張萍
事業單位具有較強的社會公益屬性,有國家行政部門直接參與管理,屬于一種社會型機構。很多人習慣將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統稱為行政事業單位,但是事業單位與行政單位之間還存在本質上的差別,其中最明顯的一個差別就是,事業單位并不是屬于政府部門的機構,也就是說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并非公務人員。不過因為事業單位是由國家行政部門設置,因此事業單位所開展的相關活動、活動經費、人員薪酬等都要依靠國家扶持和財政傾斜。
一、事業單位財政預決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1.預算編制方式方面。事業單位實行財政預決算編制管理在財政預算編制管理方式上所存在的問題一般來說可分為兩種。一是各省級預算編制單位統一編制年度預算通常都是采用按年基數編制加上年增長的編制模式,往往是以從前的年度財務支出為參考準繩,并與翌年的資金統籌分配預算資金相結合。相應的固定基數就會在預算中形成,壓縮調減的難度彰明較著,這樣會產生單位的預算與實際支出并不契合的結果。二是在布局編制年度財務預算的進程中,財務預算編制單位的時間緊張、難度系數高,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信息有偏頗的地方,并不平衡,預算編制準備有疏漏,沒有未雨綢繆。此類客觀條件導致項目預算立項不夠嚴謹完備,對于詳細的方案流程與計劃有所欠缺,諸多項目預算中的細節被熟視無睹,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執行力將會被這些項目的細節左右也被視而不見。我們常說的財務預算,實際上是一種提前的估算,以財務為核心,在事業單位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之前,是一種需要具體實施的預先估算行為。事業單位所開展的預算工作,主要包括了對具體項目活動所涉及的成本進行分析和估算,同時還需要分析開展某一活動可能會獲得的經濟效益。事業單位之所以要進行財務預算,是因為無論其從事什么樣的活動,都需要涉及到財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問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經濟性支出,而這種經濟支出的方式即事業單位開展某一活動的時候所投入的成本。事業單位所開展的活動,主要是通過成本支出的方式來實現后期經濟效益提升,即事業單位開展活動的目的所在。事業單位想要做好預算管理工作,就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深入分析,對每一個環節所涉及的成本支出、經濟收入等問題進行分析和預估。同時事業單位需要將預算的結果通過送批的方式進行上報,在得到上級部門或領導批準的情況下,需要根據預算編制內容制定合理的制度,并制定開展活動的相關方案。
2.預算執行力度方面。事業單位實行財政預決算制度管理在財政預算制度執行支持力度不大。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兩點。①財政資金使用支出與財政預算執行存在較大偏差。在現行預算指標執行的管理過程中,一些事業單位除財務部門外的其他部門往往由于工作缺少準確量化的合理分解預算指標,存在實際預算支出收入處于受到無限度控制的失衡狀態。如有些會計人員為了徹底掩蓋年度預算支出執行過程中的一些突出問題,會人為編制調節年度決算支出報表,從而盡量縮小或大幅加大預算支出與實際預算中的偏差。②人際溝通互動協調保障機制不夠健全。按照單位預算支出管理的基本定義,可見單位預算支出管理主要是按照單位主要業務支出預算、資金支出預算、工資性經費支出收入預算、對外直接投資支出預算和行政管理費用支出預算這五個方面協調發揮作用的一個系統管理,需要結合單位各個主要職能部門的配合和協作。目前,很多機關事業單位就會簡單地認為這是預算管理就是事業單位進一步強化和合理控制預算資金的行動和措施。
3.財務決算方面。事業單位的財務決算管理工作沒有形成完善的資料參考準則標準管理體系,主要表現為這幾個主要問題。第一,決算管理工作的資料編撰參考準則和核算內容仍然存在較大差異。第二,事業單位的財政決算財務報表不一致,導致財務決算報表工作開展面臨極大的困難。第三,決算中的數據不真實完整。決算收支數據的不準確完整性異常體現也存在,一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并沒有將所有的決算收支數據記錄到本次決算中,從而導致出現了與決算相關數據不完整的異?,F象。另外,一部分事業單位規定,每年年末收支結算的數據不能為負數,就會隱藏部分資金收支活動,從而使事業單位的收支達到平衡狀態。這就導致事業單位的決算數據失真,難以表現出單位在過去一年內實際的收支情況,對事業單位將會產生極大地影響。事業單位所開展的決算工作,通常需要在某一活動、工作結束后來開展。事業單位開展財務決算工作的目的在于,對某一階段所開展的一系列經濟活動進行分析和總結,因此事業單位所開展的財務決算工作,還需要建立在財務預算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將財務決算結果拿來與財務預算所編制的報表進行分析和比較,同時在完成決算工作之后,還需將決算結果編制成報表呈交給上級部門或領導,由上級部門對決算報告進行審批,并結合具體執行結果制定相應的獎懲方案。
二、如何做好事業單位財政預決算管理策略
1.優化預算編制工作。日臻完善預算體系的式樣方法,以往預算基數不在作為項目預算考慮的范疇,使原本的預算形式被破除,與翌年的工作重心相聯接,革新預算基數、分配支出布局。采納零基預算方法,使財務預算透明度提高,預算編制更加與事實契合,抬升預算管控水準,提高標準。嚴謹清理規范基本民生支出項目管理,限制壓減財政的一般性基本支出。融合用人單位的主體性質及用人單位的權責職能,使基本醫療支出保險定額管控標準及基本保障管控方法盡善盡美,對全體員工做到應保有保無壓、單位應保盡壓有保。正確部署確立財政部門基本經費支出管理預算,對于一般性經費的開支,要限制縮減,行政會議費、培訓費等部門的費用都被襄括在內,繼續嚴控“三公經費”,堅持統籌兼顧、對于重點要凸顯。項目預算安排及執行進度方面要重點控制,廣而告之零基預算編制方法,依據輕重緩急,有條不紊地對項目支出作出規劃安排,保民生保重點,革新資源配置,對預算管理更開誠布公,抬升預算管控水準。構筑各部門預估計算商討調和機制,以工作計劃細化工作細節為依據,使項目預算更加精益求精。
2.加強預算管理執行力度。應該在預算編制的全部進程落實提升預算管理執行監督力度,財政資金支付也被襄括。各事業單位內部能夠建立完善當前的過程會計核算過程監控管理體系以及完善預算制定執行的過程實時會計監督管理體系。事業單位在組織執行各項預算的工作過程中,除了認為要嚴格實現對預算資金投入數額的嚴格控制,還認為應該不斷強化各項預算的具體執行工作進度,保證各項預算工作能夠高效率地完成。在預估計算方面,只有將書面文字轉變為實際付出的行動,才能真正使預算價值“物盡其用”。正因如此,行政事業單位就要把在預算管理中遺留的障礙明晰,預算管理中遺留的問題一經發現,就要吐故納新,及時調控預算管理方案,以此來確保預算管理可以持續緊跟時代的發展。不斷對預算的執行程度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執行的進程中,第一步要處理的問題,就是在預算管理中有概率會顯露的各式各樣的可行性問題。有同符合契的方面在預算計劃與實際預算行動兩者之間存在,若想最大限度上使預算執行的障礙有所減緩,做法就是充分確保每一個預算計劃都與實際成長處境兩者的融會貫通,進一步有效提升預算進展效率質量。與此同時要讓預算執行的責任落到實際中,責任意識應被各個部門的全體員工所具備,并互相監督鼓勵,依據執行計劃嚴謹開展工作,依照與其相關的程序及法規要點,在正確的責任制結構內正確落實執行方針。除此之外,還應積極處理各部門之間在溝通中出現的分歧,善于利用現代互聯網等技能,使部門與部門間的交流障礙被消除,以此來確保預算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反饋意見能及時得到處理,并參照當時處境對問題的處理方案及時擬定,使預算開展的效率可以“事半功倍”。
3.規范完善決算工作。事業單位的年度決算編制工作管理是其對預算編制工作管理有效性的重要體現和評價,也為下一年度的預算管理工作開展提供重要依據。因此,各事業單位必須高度重視加強預算工作管理和做好決算數據管理工作。制定健全規范化的調整決算工作流程和審計工作管理體系,加強對財政收支預算項目差額調整以及決算工作的過程監督與檢查管理,保證調整決算過程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加強對財政決算管理工作的安全監督與風險管理,從而確保能夠及時發現其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問題,并及時采取相應的應急解決政策措施。加快推進對決策預算年度評估管理體系的深入建設與逐步完善,保證機關事業單位年度決算評估工作的有效有序進行。
三、結語
事業單位零基財政預決算編制管理從穩步優化財政預算編制管理工作、加強財政預算有關管理制度執行監督力度、規范完善財政決算管理工作,積極而為、多措并舉,進一步加快深化財政預算制度管理體制改革, 對于財政零基預算編制管理向財政縱深范疇繁榮方面,要積極主動推動進展,使與預算相關的管理軌制逐漸完備,并使財政預算管理有所提升。這樣做的目的是在于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并在某些方面使績效質量有所提高,為行政事業單位更好地使預算管理水平與日俱新給予依靠。
(作者單位:莆田第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