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雪林
摘要:目的? 探究對急診患者實施急診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 從急診科收治的患者中選出112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將所有患者實施分組對比。其中的56例為對照組,給予常規的急診護理方法,另外的56例為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急診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方法下達到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中滿意度為96.43%,對照組滿意度為87.5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急診患者在救治期間除了給予常規的護理以外增加心理護理干預是非常必要的,能夠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質量,贏得患者的滿意。
關鍵詞:急診患者;心理護理;護理質量;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急診是醫院中搶救患者的重要陣地,收治的患者往往都發病急驟、病情危重、需要實施及時有效的救治。急診患者會因為自己所患疾病的危急而呈現出焦慮、緊張的心理,非常渴望得到醫護人員及時有效的救治,心理活動十分復雜。同時,不穩定的情緒又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應激能力,使得患者對疾病的耐受度及抗病能力大大降低,影響了康復進程,甚至還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在實施搶救期間做好患者的急診心理護理干預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選取了112例急診患者,以分組的方式來詳細對比分析急診心理護理干預在急診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急診科收治的患者中選取出112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有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62例,患者的最大年齡為74歲,最小年齡為22歲。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對于本次的研究均給予支持,家屬提供了患者全面的信息。在隨機的原則下對所有患者進行分組,其中的56例患者納入到對照組中,另外的56例患者則納入到觀察組中,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結果顯示組間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較高。
1.2方法
對照組中的患者按照急診科的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而觀察組中的患者除了給予常規護理方法還增加了急診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包括的內容有以下幾點。
1.2.1分析患者的心理表現
(1)恐懼心理:患者突發疾病入住急診科,陌生的環境、緊張氣氛,再加上急救設備及操作都會增加患者的恐懼心理。另外,醫護人員表現出的緊張情緒也是患者出現恐懼心理的誘發 因素。(2)焦慮心理:患者在入院后對疾病本身及病情的發展感到擔心,常常表現為焦慮、緊張的情緒,且這種不良情緒的發生程度受到患者年齡、文化程度、性格等的影響。(3)過激心理:部分患者在就診過程中會出現過激反應,具體表現為不配合醫護人員的操作。(4)孤獨心理:患者入院后,一方面與家人分離,另一方面與單位同事分離,完全進入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容易出現孤獨的心理。
1.2.2急診心理護的具體實施
(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熱情地接待,并表現出和藹的態度,與患者建立和諧的關系,形成良好的氛圍。加強與患者進行語言上的交流,護理人員應多給予患者肯定性的支持和鼓勵,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應及時有效的回答,并告知患者不良的情緒對病情的不利影響[1]。簡單地向患者介紹當前的病情及需要注意的問題,讓患者及家屬都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2)建立充分的安全感:給予患者足夠的安全感是患者配合操作的保證,而要想給患者充分的安全感需要醫護人員有崇高的醫德及為患者服務的精神。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實施具體的心理疏導,給予患者肯定、支持和鼓勵,盡量避免消極的暗示,從而讓患者放松身心,具有安全感。(3)制定心理護理措施: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性格、文化程度、經濟條件等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并掌握好患者的心理類型及表現出的特點,實施反復的評估,在了解了患者的心理動態后實施針對性的疏導[2]。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護理滿意度,使用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讓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評分,根據評分的高低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及不滿意,滿意度的計算方法為滿意率與基本滿意率之和。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的表示方法為(%),檢驗方法為χ2,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則使用P<0.05表示。
2結果
計算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得出,觀察組的數據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呈現出統計學差異(P<0.05),具體見表1。
3討論
急診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生理及心理上承受的折磨與其他科室比較更大,需要醫護人員及時實施搶救措施,同時還應進行有效的護理。而常規的護理注重的是疾病本身,忽略了對患者的心理干預,沒有考慮到對患者心理狀態及情緒進行分析,也就導致患者的配合度不高、護理滿意度不高。
本研究對觀察組的急診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了急診心理護理干預,對不同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了掌握,分析患者的心理表現及特點,從而實施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分析數據得出,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給予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組間呈現出統計學差異(P<0.05)。這就充分顯示了心理護理干預對于急診患者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劉曉雪.對急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效果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 13(28):175-178.
[2]劉玲,馬輝.急診心理護理對急診患者的護理效果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