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癥急性胰腺炎是一種可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危急病癥,患者在發病后必須及時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并予以一定的護理干預。現階段,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可行的護理方案包括液體復蘇、病情觀察、營養支持、心理護理、并發癥預防等。本文主要對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護理新進展進行綜述,報告如下。
關鍵詞:重癥急性胰腺炎;心理護理;營養干預;液體管理;并發癥預防
【中圖分類號】R657.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急性胰腺炎具有并發癥多樣、病情進展快、病死率高等特點,通常由膽道微小結石、肝胰壺腹括約肌功能障礙、酗酒或暴飲暴食引起[1]。80%-85%的患者為輕癥急性胰腺炎,病程呈自限性,病死率小于1%-3%,但也有約20%的患者會發展為中度或重癥胰腺炎,病死率可達13%-35%[2]。隨著重癥急性胰腺炎內科治療的不斷進展,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得到控制,但仍需積極展開相關護理工作,密切關注患者的康復情況,予以針對性指導[3]。在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護理時,應根據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21)開展護理工作,重點強調液體復蘇、病情觀察、營養支持、心理、并發癥、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護理。
1.液體復蘇
液體復蘇:護士在患者早期輸液治療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療的過程中一定合理安排輸液復蘇輸入的種類,根據急性胰腺炎的補液原則,主要是大量的補液,補液量要達到4千到6千毫升,先補充血容量,先鹽后糖,先晶體后膠體,根據血壓及尿量來調整液體的劑量,見尿補鉀。控制好輸入速度與輸入量,做好液體復蘇管路的選擇,開通兩條以上的靜脈通路,最好進行中心靜脈置管。做好患者出入量和生命體征的記錄和觀察,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采取對應的護理措施。
有相關研究表明[4],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引起的組織灌注不足可導致微循環障礙,最終加重胰腺損傷并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既往研究指出[5],相對于采用常規治療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予以早期高滲鹽水液體復蘇患者的病死率與并發癥發生率顯著較低,急性胰腺炎RANSON評分、APACHEⅡ評分、CTSI評分均顯著較低,說明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早期液體復蘇治療,可促進其恢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降低病死率。可能是在進行早期液體復蘇治療過程中,加入高滲鹽溶液和生長抑素復蘇能夠幫助患者改善微循環,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提高對缺氧的耐受性,保護組織、細胞,促進局部組織循環,防止重癥急性胰腺炎水腫壞死,改善患者預后。
2.病情觀察
病情觀察:對于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而言,其病情復雜多樣,變化較快,并發癥多樣,醫護人員需嚴格監測其各項生命體征,包括血氧飽和度、體溫、尿量、呼吸、神志、脈搏、血壓等。除了生命體征觀察外,腹部體征觀察同等重要,其監測內容包括腹痛情況、腹痛范圍、腹脹情況、腹膜刺激征程度等,當發現患者的腹脹癥狀有進行性加重表現時,可初步判斷為病情惡化或者腹膜炎程度加重;當患者腹脹癥狀加重時,應警惕腹腔室間膈綜合征的發生[6]。有相關研究指出[7],在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中,多數均予以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監測中心靜脈壓4-6h/次,若過高或過低及時報告醫師,做出相應處理后1 h內復查,有助于醫師判斷患者有效循環容量狀態,進行有效的早期液體復蘇。可見,在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中,護理人員要掌握疾病的相關特點,嚴格進行病情觀察,以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復情況,及時準確執行各種治療護理措施[8]。
3.營養支持
營養支持:患者入院后禁食禁水,同時應用腸胃減壓,給予全胃腸外營養或者腸內營養支持;成立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對小組成員進行關于規范化營養護理的培訓,喂養前戴好口罩、保持衣帽整潔、檢查營養液的存放時間是否超過24h;定時檢測殘留胃液,可在喂養前抽取患者的胃液對其胃內容物潴留情況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調節其營養液速度,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遵醫囑添加營養液用量。
有研究表明[9],進行規范化營養護理,患者入院兩周后的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評分均較接受常規護理患者低,并且其前白蛋白(PAB)、血清白蛋白(ALB)、轉鐵蛋白(TF)水平顯著較高,說明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營養干預,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其臨床癥狀,改善其營養狀態。可能是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長期處于高分解代謝狀態,機體營養缺乏,不利于機體的恢復。通過營養支持,對患者的腸內營養與腸外營養建立相應的流程,則能夠及時發現相關護理問題并糾正,掌控患者的病情變化,從而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體驗感,減輕其癥狀,促進其病情恢復[10-11]。
4.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護士要多傾聽患者主訴,及時溝通交流,觀察患者動作與神情,了解其護理需求,對于患者的配合要及時肯定,表達認同感有利于提升其信任度。加強對患者關愛的同時,要多換位思考,對情感狀態予以了解后掌握其內心需求,引導保持平和舒暢心態,見縫插針地宣教疾病知識,提高患者科學認知度。對患者疼痛反應進行敏銳觀察,了解疼痛程度與性質并做好解釋工作,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可指導患者進行肌肉放松或以播放音樂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
既往研究指出[12],相對于接受常規護理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心理護理患者護理后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顯著較低,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分顯著較高,說明實施心理護理可減輕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負擔,提高其生活質量。可能是通過心理護理,予以患者更多的精神支持,鼓勵、安撫患者,能夠提高患者自身安全感,滿足其合理的心理需求,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其心理負擔[13-14]。同時,能夠使患者主動參與到疾病管理中,采取正確的護理行為,對其生活質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15]。
5.并發癥預防
并發癥預防:腸胃消化系統并發癥預防護理,引導患者減少進食,適量予以清胰湯或大黃承氣湯;免疫系統護理,加強對患者病房的消毒殺菌,告知患者家屬定期用濕毛巾為患者擦浴,協助其更換衣服,對床上用品進行高效的清理保潔;主要器官護理,加強對患者身體主要功能的檢測,包括血壓、心率、體溫、呼吸、排泄等。
既往研究顯示[16],相對于實施常規護理患者,實施并發癥預防護理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顯著較低,說明實施并發癥預防護理可幫助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降低并發癥風險。由于胰腺與人體的消化系統距離較近,一旦胰酶泡破裂,滲漏的胰酶可與胰腺組織發生反應,降低腸胃消化功能;在護理前期減少患者進食,適當予以清胰湯或大黃承氣湯則能夠促進腸胃蠕動,提高患者的排氣排便功能,避免毒素廢物淤積。滲漏的胰酶可與胰腺組織發生反應,還會破壞患者的免疫系統,可使人體被外來細菌入侵,此時加強患者病房的殺菌消毒,做好患者身體的清潔,可以避免因自身和環境細菌滋生而引發并發癥[17-18]。
6.健康教育
健康宣教: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健康宣教模式;若患者健康意識處于混亂狀態,則需要幫助患者學習促進健康意識與行為改變的新事物,為患者發放健康手冊,鼓勵患者積極提問,喚醒患者健康意識;若患者無法很好控制自身的生活習慣,護理人員則需要讓患者描述自從患了急性胰腺炎以來造成的影響,并積極鼓勵患者,促使其能夠相信自身有能力能夠改變;多利用微信、電話、網絡等工具,定期詢問患者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自身的實際情況,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幫其解決相關問題。
既往研究表明[19],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后,其出院3個月后的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生理機能以及軀體疼痛評分均優于未接受健康宣教患者,說明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生活質量。可能是充分發揮語言藝術,多鼓勵與安慰患者,對其開展健康宣教,能夠使其正視自身問題,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良生活習慣,并且做出改變,從而能夠幫助其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提高生活質量[20-21]。
結語
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病情比較嚴重,并且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缺氧、缺血、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已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需重視其臨床護理。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可對其實施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營養支持、并發癥觀察等干預措施,同時嚴密監測其生命體征,做好液體管理與并發癥預防工作。
參考文獻:
[1]李鳳霞.循證護理在重癥急性胰腺炎護理當中的應用效果及對護理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21,23(34):3.
[2]王國興,肖紅麗,任恩峰.急性胰腺炎急診診斷及治療專家共識[J].臨床肝膽病雜志,2021,37(05):1034-1041.
[3]黃嫣,陳巧玲,林菁,等.延伸護理干預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復依從性的影響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8):2.
[4]Vege SS,DiMagno MJ,Forsmark CE,et al. Initial medical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Institute Technical Review[J]. Gastroenterology,2018,154(4):1103-1139.
[5]陳華.急性重癥胰腺炎早期高滲鹽水液體復蘇的效果觀察[J].華夏醫學,2020,33(01):84-87.
[6]楊富,方芳,彭文,金立華.重癥急性胰腺炎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研究,2019,33(18):3118-3122.
[7]俞進.急性重癥胰腺炎重癥監護期的護理管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1):228-229.
[8]何曉芹. 重癥胰腺炎病情觀察和臨床護理[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9, 11(32):3.
[9]楊喬.規范化營養護理流程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21,37(11):143-145+125.
[10]Zhou Hong, Zhang Chunle.Study on the effect of self-made health education videos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s, 2018, 15(10): 4.
[11]張冰.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優質護理[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0,26(6):181-182.
[12]蔡碧華,王磊,覃蘭否,等.ICU重癥胰腺炎患者接受心理護理強化干預對HAMA、HAMD及SF-36評分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1,16(15):188-190.
[13]羅金玲.心理護理聯合腸內營養支持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1,33(17):176-178.
[14]張慧.舒適護理聯合心理干預在重癥急性胰腺炎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9,40(13):2.
[15]曹婷,羅書蘭,方毓,等.重癥急性胰腺炎ICU護理中心理干預的臨床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2(84):269+271.
[16]葉滔.并發癥預防護理應用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心理月刊,2020,15(01):114.
[17]孫備,李冠群.重癥急性胰腺炎局部并發癥外科干預策略[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20,19(4):5.
[18]Wu You, Zeng Yanbo, Du Yiqi.Progres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leeding complications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 Chinese Journal of Pancreatology, 2020,17(5):5.
[19]徐月芬.基于健康意識理論的教育模式對急性胰腺炎出院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0):203+206.
[20]倪金鑫,王小麗.基于健康意識理論的教育模式對急性胰腺炎康復期患者自我效能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8):182-183.
[21]王晶欣,徐燕玲,江華.IKAP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的應用[J].循證護理,2021,7(10):1311-1314.
作者簡介:蔣翠姣(1987-09)女,漢族,廣西全州人,本科,主管護師,桂林市人民醫院,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消化內科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