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中圖分類號】R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引言:燒傷屬于兒童最為常見的意外傷害,兒童發生意外燒傷風險較大,與兒童性格活潑好動有關,兒童對于外部世界有著極為強烈的探索心理,因此容易導致意外傷害。熱液燙傷屬于兒童最為常見的燒傷類型,電擊傷和化學性燒傷則相對少見。針對兒童燒傷,需要及時處理用以減少對兒童身體的傷害。本文主要科普兒童燒傷的預防和處理方法,為讀者提供借鑒。
1.兒童常見燒傷原因
兒童常見的燒傷包括六種:明火燒傷、熱液燙傷、化學燒傷、電氣燒傷、蒸氣燙傷和低溫燙傷。明火燒傷與兒童擅自使用明火有關,兒童在使用打火機、火柴時操作不當容易燒傷自己,此外在使用氫氣氣球玩耍時遇到火星發生爆炸也會發生明火燒傷,兒童在使用放大鏡聚焦光線時不慎引燃易燃物也可引發明火燒傷?;瘜W燒傷與化學藥物帶來的腐蝕性燒傷有關。酸堿化學物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其中裝修使用的石灰屬于堿性化合物,兒童接觸后極易引發化學腐蝕性燒傷,食品當中使用的干燥劑為生石灰時,兒童誤拆后將其投入水中、入眼、誤食均可引發皮膚、眼睛和喉嚨、食道意外燒傷。殺蟲劑、潔廁靈均為弱酸性化學物品,兒童接觸后經皮膚黏膜吸收后也會造成意外化學燒傷。電器燒傷在兒童中也較為常見,其中手機電池引發的電池燒傷較多,與兒童使用手機充電不符合規范有關,一邊充電一邊使用手機導致手機電池爆炸引發燒傷。兒童不規范適應插座、接觸高壓電也可引發電燒傷。蒸氣燒傷在兒童當中也較為常見,蒸氣燙傷多與家長看護不當導致兒童意外接觸蒸氣有關,蒸氣燙傷嚴重程度高于沸水燙傷,與蒸氣在液化后可繼續在兒童燙傷部位釋放熱量有關,因此造成的燙傷嚴重程度更高。兒童意外接觸摩托車排氣管也可導致蒸氣燙傷,摩托車在發動時可產生的蒸氣溫度較高,此時兒童意外接觸可引發燙傷。低溫燙傷不易察覺,待發現兒童存在低溫燙傷時,兒童皮膚表面已經燙傷較為嚴重。熱水袋使用時間過長、暖寶寶使用時間過長均可引發低溫燙傷,一些發熱的藥物貼劑也可引發低溫燙傷。
2.預防兒童燒傷的方法
兒童燒傷多數不屬于突發事件,因此多數兒童燒傷可以有效預防。第一,為兒童準備洗澡水,需要先加入冷水后加入熱水,采取該種加水方式,能夠有效避免兒童熱液燒傷,可達到有效避免兒童誤入熱水盆的目的,讓兒童在適宜的水溫當中沐浴。第二,冬天需要取暖時,熱水袋需要使用布套套好,利用布套的隔熱功能,避免兒童發生低溫燙傷,避免熱水袋和兒童的皮膚發生直接接觸。第三,家庭當中使用的一些溫度高的液體和容器需要放置到兒童無法接觸到的安全地方,為避免兒童發生蒸氣燒傷,盡量避免讓兒童單獨進入廚房,火爐旁也不能讓兒童靠近,在做飯時不能抱著兒童,避免意外燒傷。第四,需要加強對兒童的安全教育,讓兒童從小遠離容易引發意外燒傷的物品,需要讓兒童建立起遠離煙花爆竹的觀念,需要在大人的陪同下點燃煙花爆竹。不要自己使用明火,不能單獨點燃煙花爆竹。第五,不能讓兒童自己使用電器、手機,在家中玩耍時不能接近電源的開關、插頭以及電線,需要使用一定的警示標志讓兒童理解這些物品的危險性,考慮到兒童容易遺忘物品的危險性,因此家長需要多次教育,讓兒童提高警惕性。避免發生電燒傷和電擊傷,搶救不及時可導致兒童意外死亡,因此家長需要提高重視,加強對電燒傷預防。第六,家中不要存放酸性、堿性化學藥物,例如裝修使用的生石灰需要將時處理。發現食品當中含有生石灰干燥劑,需要及時處理。鑒于潔廁劑當中含有稀鹽酸,因此需要將潔廁劑放置在兒童無法接觸到的地方。一旦發生化學性傷害,造成的燒傷嚴重程度較高,需要及時送醫處理。
3.兒童燒傷的應急處理方法
通常兒童發生小面積的燒傷建議在家庭當中進行處理和觀察,不需要至醫院進行處理,一來延誤處理時機,二來擠占醫療資源。當兒童發生大面積的燒傷時,鑒于兒童的傷情較為復雜,此時全身的新陳代謝發生紊亂,因此建議家長第一時間將兒童送往大型醫院進行救治,用以降低兒童的病死風險。需要特別強調,兒童發生燒傷后需要重視早期處理,早期處理的效果越好,則對于兒童燒傷后期治療與恢復幫助越大。處理兒童燒傷時,需要遵循以下方法:
1)切斷燒傷源:發現兒童發生燒傷之后,家長需要第一時間將兒童燒傷的源頭與之隔離,切斷燒傷源能夠避免兒童受到更大的燒傷傷害。以電擊燒傷為例,此時家長科室用以一些絕緣物體將帶電體和兒童分離開來,此時一定不能徒手將兒童與帶電體分開,否則家長也極容易被帶電體造成電擊傷害。施救者在施救時由于情況緊急,并未穿有絕緣鞋,為避免電流通過大地進入施救者身體,施救者需要先觀察自己所站立地面是否干燥,確保自己的雙手干燥,此時可立即對兒童進行施救。
2)除去兒童燒傷后皮膚附著衣物:當發現兒童燒傷后發現有衣物附著在兒童皮膚表面,需要將衣物與兒童皮膚剝離開來,避免后續引發感染風險。當發現剝離衣物較為困難時,可使用剪刀剪開兒童的衣物。當發現兒童的衣物已經和皮膚緊緊貼合在一起,這時不能強行將兒童的衣物從兒童身上撕下,需要將兒童送至醫院進行處理。
3)降溫:處理完兒童衣物之后,將兒童被燒傷的皮膚表面充分暴露,此時需要讓兒童在冷水下沖淋15分鐘以上,利用冷水帶走殘余熱量,沖淋結束之后還可適應冰塊冰敷燒傷處,若兒童無法耐受,建議不使用冰塊進行冰敷。對于入眼的化學物品燒傷,也需要讓兒童持續應用冷水沖洗,一方面沖洗剩余的化學物品,另一方面也可降低溫度,沖洗后及時將兒童送醫處理。
4)重燒傷需要預防休克:對于嚴重的燒傷需要預防兒童發生休克,可讓兒童頭部偏向一側,平臥,及時送往醫院救治。
5)持續觀察燒傷病情:輕度燒傷后一周未見好轉,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4.結語
兒童燒傷的處理當中存在較多誤區,廣大家長需要注重兒童燒傷的處理誤區,做好燒傷的正確有效處理,用以保障兒童燒傷能夠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兒童燒傷不僅會波及皮膚,同時還可引發全身性反應,因此對于輕度的兒童燒傷,也需要做好觀察,若一周后燒傷未見好轉,同時出現其他癥狀需要盡快至醫院就診。發現兒童燒傷后,家長需要讓兒童持續應用冷水沖洗,應用冷水沖洗能夠減少熱量對兒童的傷害。針對兒童燒傷,需要嚴格禁止涂抹牙膏、紫藥水以及紅藥水,上述方法均為錯誤的燒傷處理方法。兒童燒傷之后,可讓兒童在恢復期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幫助兒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