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葛倩 郝冬冬
摘要:為了適應老齡化問題,為了更好的解決老年精神心理問題,及時掌握老年人心理問題的原因和特點,通過老年人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使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關鍵詞: 心理? 特點? 原因? 措施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一、老年人的心理具有以下特點:
1、情緒改變:有些老人變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動,動不動留淚,因為小事而大發脾氣,對周圍事物總感到看不慣,不稱心;固執己見,自以為是;有的變得郁郁寡歡,苦悶壓抑,情緒低落。
2、智力改變:記憶力常有減退,以近時記憶較明顯,對新近發生的事件記不起來,并感精力和腦力不足,對空間概念和抽象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都減退,計算能力也會緩慢遲鈍,容易出錯,新的知識難以接受,電話都不會打,不會使用電腦和智能手機。
3、性格改變:有的老人顯得啰嗦,說話多重復,過于小心謹慎,唯恐出錯;有些變得不修邊幅,生活懶散,不注意個人衛生;也有的變得幼稚,貪吃零食;或變得自私,好占小便宜。
4、過分的關心自身的健康水平,老年人往往有許多的軀體疾病,擔心會突然的故去,不加識別的買許多的養生方面的書籍,對軀體的不適癥狀十分敏感,動不動就要去醫院反復檢查治療。
5、孤獨感,現在的年輕人工作都比較的忙,回家探望父母的時間較少。使得許多老人有孤獨無助感,情感脆弱。目前約有1/3的老年家庭出現“空巢”現象,且仍在增加??粘铂F象使醫學產生一個新名詞“空巢綜合癥”引發老年抑郁癥。
二、老年人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1、角色轉變與社會適應的矛盾。這是老年人退休后帶來的矛盾。退休、離休雖然是一種正常的角色變遷,但不同職業群體的人,對離退休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樣的。工人退休前后的心理感受變化不大。他們退休后擺脫了沉重的體力勞動,有更充裕的時間料理家務、消遣娛樂和結交朋友,并且有足夠的退休金和公費醫療,所以內心比較滿足,情緒較為穩定,社會適應良好。但離退休干部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了,這些老干部在離退休之前,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廣泛的社會聯系,其生活的重心是機關和事業,退休、離休以后,生活的重心變成了家庭瑣事,廣泛的社會聯系驟然減少,這使他們感到很不習慣、很不適應。
2、老有所為與身心衰老的矛盾。很多年高志不減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狀況并不理想。他們或者機體衰老嚴重,或者身患多種疾病,有的在感知、記憶、思維等心理能力的衰退方面,也非常明顯。這樣,就使得這些老年人在志向與衰老之間形成了矛盾,有的人還為此而陷入深深的苦惱和焦慮之中。
3、老有所養與經濟保障不充分的矛盾。根據國外的一些研究,缺乏獨立的經濟來源或可靠的經濟保障,是老年人心理困擾的重要原因。一般來說,由于缺乏經濟收入,社會地位不高,因而使得這類老年人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他們的性情也比較郁悶,處事小心,易于傷感。老有所養與經濟保障不充分的矛盾,既是社會矛盾,也是社會心理矛盾。
4、安度晚年與意外刺激的矛盾。老年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幸福美滿地度過晚年,而且大多數老年人都希望長壽,但這種美好愿望與實際生活中的意外打擊、重大刺激往往形成強烈的對比和深刻的矛盾。老人往往會面臨喪偶之痛,夫妻爭吵、親友亡故、婆媳不和、突患重病等意外刺激,對老年人的心靈打擊也十分嚴重。
三、解決老年人心理問題的主要措施
(一)從個人方面
1、培養業余興趣愛好。調查表明,大多數長壽者心胸開闊,樂觀豁達。保持廣泛的業余興趣愛好,如垂釣、種花、養鳥、聽音樂、跳舞、繪畫、棋類等,都是有益于老年人心身健康的理想項目。廣泛的業余興趣愛好,將對晚年健康大有裨益。
2. 多運動?!吧谟谶\動?!睂嵺`證明,運動不僅延緩衰老,生物學家的研究已經證明人的肌體“用進廢退”,古人也早就提出“不動則衰”。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加強身體的適度鍛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俗話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就是這個道理。
3. 心地善良,待人寬厚?!叭收邏邸睘闊o數長壽老人的實踐所證實。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長壽老人幾乎個個慈祥善良。同情與幫助他人,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人常說:“心底無私天地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說,對人寬厚、幫助別人,不僅有益于別人,也有利于自身。
4.勤于學習,科學用腦,尤其要善于用科學的知識指導養生保健。老年人最主要的心理準備就是重新學習,豐富精神生活,延緩大腦衰老。要“活到老,學到老”。進入老年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如老年自我保健,老年社會學、老年心理學、家政學等。同時還要了解國內外大事,了解社會變更,學習新知識,更新觀念,緊跟時代的步伐。另外,還應該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學兩手具有新時代特征的技術,如打電腦、上網等。
5.保持樂觀情緒,保持好奇心,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只要每個人都能樂觀豁達,與時俱進,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那么其生活質量和人生價值將具有更大的社會意義。馬克思曾經說過一句名言:“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藥更能解決生理的疲憊和痛苦?!笨鞓放c豁達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不僅要會享用,更要善于發掘。
(二)從家庭方面
不少子女認為孝順老人就是多給錢,讓他吃得好穿得好。事實上老人最重視的還是家庭和親情。不管工作多忙,子女都應常?;丶铱纯矗闩憷先耍訌姾屠先说臏贤?,有事了多與老人交流和聊天,讓老人有被需要感和重視感。
(三)社會方面
要加強社會宣傳,弘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采取積極有力的措施達到不斷提高廣大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的群體水平。建設更多老年活動中心,老年大學等等,鼓勵一些公益性的社會機構參與到關愛老人的工作中來。加強社區老年文化建設,增加一些老年心理咨詢、醫療機構,來解決老年人的精神心理疾病。
【討論】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人群體壽命逐步增加,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遠遠高于一般人群平均水平。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已成為社會各界需要付諸行動迫切解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