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琴 韓茜

摘要:目的:急診危重癥患者在轉運過程中由于短暫缺失的治療資源及外周環境的突然改變,其往往存在難以預知的病情變化和較大的轉運風險。因此,在院內轉運中要對轉運流程進行多環節、多方面、無縫隙的動態評估,力求將轉運風險降至最低。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組,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針對轉運流程中諸多環節進行現狀調查、原因分析、設定目標、制定對策并組織實施。結果:急診2018年8月5日~9月1日院內危重患者轉運共計91例,安全風險由改善前69.75%下降到改善后38.25%,改善值42.19%。結論:運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危重病人轉運的風險。
關鍵詞:品管圈 ;危重病人;轉運
【中圖分類號】U1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1研究對象
統計分析急診2018年3月25日~4月22日院內危重患者轉運共計98例,其中不安全事件總計279件。
2 方法
2.1 品管圈的組建
由護士長擔任輔導員、6名護士,共7名人員組成,圈長負責整個小組的活動策劃和任務分配,圈員平均年齡28歲。
2.2 圈名的成立
護航圈—為生命保駕護航
2.3圈名和圈徽的意義
圈徽的意義:急診醫務人員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生命保駕護航
藍色的手代表急診醫務人員第一時間的緊急救治、愛心呵護
兩顆愛心代表著無數的急診病人。
2.4主題選定
應用頭腦風暴法,全體圈員圍繞1、提高院內危重病人轉運安全2、提高搶救室記錄本完善3、提高搶救藥品完好率4、減少搶救室病人滯留5、提高搶救室環境整潔度。這五點運用5/3/1評價法每個圈員對每一個主題,每一個項目打分。最終選定“提高院內危重病人轉運安全”為本次品管圈的活動主題。
2.5 計劃擬定
品管圈活動時間為2018年3月第二周至9月第四周,經過全體圈員討論繪制甘特圖制定詳細的活動計劃。
2.6 現狀把握
原始資料收集-統計分析急診2018年3月25日~4月22日院內危重患者轉運共計98例,其中不安全事件總計279件,記錄于以下統計表,計算所占比例及累計百分比如下:
2.7 目標設定
2.8 解析
全體圈員通過人·物·環·方法四個方面分析制定了特性要因圖。經過全體圈員打分圈選要因后又縱向分析制定了要因關聯圖,并通過現場調查,查閱文獻和問卷調查形式得到了三條真因分別是:1轉運前評估不到位2交接記錄表格設置不夠詳細3培訓不到位。
2.9 對策擬定和實施
一? 組織護士和擔架員系統理論學習
主要因:2017危重病人轉運共識掌握不全,擔架員缺乏系統培訓。
改善前:(1)由于年輕護士較多,對理論學習缺乏系統的復習,知識更新不及時,病情評估不到位。(2)擔架員年齡偏大,缺乏專業系統的理論學習
對策內容:(1)利用網絡平臺共同學習2017危重病人轉運共識(2)根據本院的實際情況,參照2017轉運共識制定本院的轉運分級標準,組織大家學習運用(3)組織擔架員進行安全平車使用方法培訓(4)現場查看擔架員平車運送方法
對策處置:經效果確認后,該對策為有效對策,所以將急診科相關指南和共識的學習運用列入分層次培訓計劃。對新進擔架員及時進行安全平車使用方法的培訓。參照2017年急診危重癥患者院內轉運共識——標準化分級轉運方案。
二 組織護士和擔架員系統理論學習
對策名稱:1細化轉運交接記錄單,添加轉運分級標準。2重視轉運流程的執行主要因:轉運前評估不到位,交接記錄單設置不夠詳細。
改善前:1護士思想上固話,不能及時吸收新的進展。2未將轉運分級標準添加在交接單上3急診病人轉運流程執行不到位。
對策內容1重新整合轉運交接記錄單,添加本院轉運分級標準。2組織科內人員學習轉運交接單的內容,項目3利用晨會組織大家學習轉運流程,尤其是新進人員.帶教時,強化流程制度的學習。4規范轉運工具,使用氧氣筒進行轉運5質控活動中,搶救室管理質量重視轉運流程的執行情況。
對策處置:經效果確認后,該對策為有效對策,所以將轉運分級標準作為科室制度上報護理部,制定轉運交接記錄單。
2.10 效果確認——有形成果
進步率 =(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
=(69.75—38.25)/69.75*100%
=45.16%
目標達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改善前)*100%
=(38.25—69.75)/(42.19—69.75)*100%
=114.19%
2.11制定了標準化—轉運分級標準標準化和急診入院病人交接記錄。
3 討論
危重癥病人院內轉運是影響病人診療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直接牽涉其生命安全與醫療費用支出 。 目前院內轉運的研究重點在于如何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和
最大限度地提高院內轉運的安全性 ,使病人從轉運中獲得更大的診療益處 。
改進院內轉運流程從而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科學完善的制度是保質完成院內轉運的關鍵點之一 ,完善合理的轉運制度則需要整合一套轉運流程規范 、人員培訓與選擇 、設備與藥物配備 、完善核查單 、交接單 、規范交接程序以及多部門協作等諸多方面 。
參考文獻:
[1] 李小寒 ,尚少梅 .基礎護理學 [M ] .6 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494 .
[2] 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 .《中國重癥患者轉運指南(2010)》(草案)[J]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 ,2010,22(6) :328‐330 .
[3] 急診危重癥患者院內轉運共識專家組 .急診危重癥患者院內轉運共識——標準化分級轉運方案[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17,(5) :512‐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