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幼玲 彭間英 陳志好 陳慶微

摘要:目的探索PDCA循環在病區搶救車藥品管理標準化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統計病區搶救車藥品管理實施PDCA循環前后三個月過期藥品數量、六個月過期藥品數量、藥品目錄更新不及時數量、藥品效期表印制不規范數量、近效期藥品更換次數,并對不同時期三個月過期藥品數量、六個月過期藥品數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PDCA循環實施前8個月搶救車藥品三個月過期數量為23支,六個月過期數量為127支,效期表印制不規范65次,近效期藥品更換36次;實施PDCA循環第一階段7個月搶救車藥品三個過期數量為11支,六個月過期數量為137支,效期表印制不規范24次,近效期藥品更換94次;實施PDCA循環第二階段9個月搶救車藥品三個過期數量為3支,六個月過期數量為174支,效期表印制不規范0次,近效期藥品更換112次。實施PDCA循環第二階段搶救車藥品三個月過期數量比實施前少(P<0.05)。結論在病區搶救車藥品管理標準化中應用PDCA循環模式可以提高管理成效,保障病區搶救用藥安全。
關鍵詞:PDCA循環;病區;搶救車藥品;管理;標準化
【中圖分類號】S851.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搶救車是臨床護理單元存放急救藥品及相關物品的設備,車內放置的藥品種類多,有效期不一,搶救車藥品管理水平事關臨床搶救質量[1]。PDCA循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提出的質量管理方法,通過計劃(P)-實施(D)-檢查(C)-處理(A)的循環過程,可以有效提升搶救車藥品管理質量[2]。為了規范搶救車藥品管理,并建立完善的搶救車藥品管理體系,本項研究對我院病區搶救車藥品管理標準化進行了探索,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病區17臺搶救車藥品為研究對象,于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完成PDCA循環第一階段管理,于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完成PDCA循環第二階段管理,以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沒有實施PDCA循環的檢查結果作為參照對象。
1.2 方法
1.2.1 病區搶救車藥品管理現狀分析 本課題組聯合多部門專家對病區搶救車藥品管理現狀及重難點進行分析,評估在病區搶救車藥品管理中實施PDCA循環管理模式的適用性,并提出實施PDCA循環管理的建議。
1.2.2 計劃(Plan)階段 采用調查法、資料分析法、制表法等不同方法對我院各病區搶救車藥品管理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各月搶救車藥品效期,分析現有搶救車藥品效期表設計問題及管理中存在的各種不足,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按照PDCA循環管理要求逐一優化,進而提出PDCA循環管理下的改進方案。
1.2.3 執行(Do)階段 采用制表法、流程圖描述法和流程圖與文字說明結合法等多種方法,對病區搶救車藥品效期表規范印制、搶救車近效期藥品統一更換等內容實施標準化管理。由我院醫務科、護理部和藥劑科統一配置全院病區搶救車基礎搶救藥品品種和數量,再由各科室配置專科搶救藥品品種和數量,所有搶救車藥品均實施基數管理。當病區搶救室更新搶救車藥品目錄后,藥劑科隨即備齊缺乏或不足的藥品品種和數量[3]。由我院藥劑科制定搶救車藥品效期表印制細則要求,印制表格并向各病區搶救車負責人進行培訓,搶救車負責人按要求填寫相關表格并簽名確認。藥劑科制定搶救車藥品回收目錄,為可回收藥品建立快速回收通道,對不可回收藥品建立銷毀通道。
1.2.4 檢查(Check)階段采用制表法制定《搶救車藥品管理核查表》,醫務科、護理部及藥劑科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分析和評價本階段執行情況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各項工作是否按計劃完成,對比PDCA循環管理實施前后搶救車藥品三個月過期數量和六個月過期數量,查找搶救車藥品效期管理中的問題,以便在后續管理中改進。
1.2.5 處置(Action)階段判斷前一階段搶救車藥品管理標準化成效,固化有成效的管理措施,歸納本循環管理中尚未解決或新出現的問題,制定完善方案,在下一個PDCA循環中繼續改進和提高。
1.3 觀察指標 對比PDCA循環改進前后三個月過期藥品數量和六個月過期藥品數量。記錄不同時期搶救車藥品效期表印制不規范數量、搶救車近效期藥品更換次數。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軟件處理和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三個階段的三個月過期藥品數量和六個月過期藥品數量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實施PDCA循環前后搶救車藥品三個月過期和六個月過期數量比較 PDCA循環實施前8個月搶救車藥品三個月過期數量為23支,六個月過期數量為127支;實施PDCA循環第一階段7個月搶救車藥品三個月過期數量為11支,六個月過期數量為137支;實施PDCA循環第二階段9個月搶救車藥品三個月過期數量為3支,六個月過期數量為174支。三階段搶救車藥品三個月過期過期數量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兩比較,實施PDCA循環第二階段搶救車藥品三個月過期數量比實施前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實施PDCA循環前后搶救車效期表印制不規范數量、近效期藥品更換次數見表2。
3 討論
病區搶救必須爭分奪秒,搶救不及時會給患者生命安全帶來極大威脅,搶救藥品的管理和使用是搶救工作的關鍵,而搶救車藥品管理直接關系搶救成功率,管理水平是醫院急救水平的綜合體現[4]。藥品管理的核心是藥品效期管理,使用過期藥品按銷售劣藥處理,釀成后果的按醫療事故處理,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過期藥品管理不善使藥品資源浪費,也給臨床用藥安全埋下隱患[5]。然而,針對病區搶救車藥品管理的研究不多,如何解決搶救車內藥品過期、藥品目錄更新不及時、效期表印制不規范等問題,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認識和完整的管理體系。PDCA循環在1954年由戴明提出后,被廣泛用于質量管理活動中,其計劃(P)-實施(D)-檢查(C)-處理(A)四階段循環是不斷改進、螺旋上升的過程,也是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各個循環之間環環相扣,推動質量管理不斷完善和提高。應用PDCA循環解決病區搶救車藥品管理問題的實質,一是通過調查發現問題,再通過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后通過實施方案并檢查效果,明確方案優點和不足,有效的部分固化并堅持下去,不完善的部分繼續改進,從方法論上說這是提升管理水平的科學有效方法;二是通過落實PDCA循環可以提高藥學和護理人員藥品管理知識,通過PDCA循環統一了搶救車藥品管理流程,明確了操作要求,縮短了醫護人員取用搶救車藥品時間,使得護理人員有更充裕的時間掌握急救藥品的藥理知識。本項研究結果顯示,實施PDCA循環第二階段的三個月過期數量明顯比實施前少(P<0.05),有效地避免過期藥品的使用。效期表印制不規范問題也有所改善,近效期藥品更換次數增加,說明護理人員更充分地意識到近效期藥品長期積存的危害性,主動更換了近效期藥品。
綜上所述,在我院病區搶救車藥品管理中實施PDCA循環后,提高了護理人員對近效期藥品的關注,通過嚴格把關減少了過期藥品損失,保障了急救藥品安全,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林代瓊,李長英,曾成姚.某市醫院搶救車管理質量現狀調查[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0,27(2):139-142.
[2]于紅靜,劉雪梅.PDCA循環在搶救車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7,16(9):989-991.
[3]李浩,施芳紅,王永慶,等.PDCA循環優化基于JCI標準的病區搶救車藥品管理效果[J].中國藥師,2017,20(9):1670-1673.
[4]鄧海芬.PDCA循環在產房搶救車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學,2018,42(9):908-909,911.
[5]黃婧,王金萍,韓小年,等.PDCA循環法在我院住院藥房藥品效期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21):184-187.
基金項目:云浮市醫藥衛生科研立項(2020B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