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曉娟 夏進東 周賈佳
【中圖分類號】R32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患者,女性,69歲, 既往體健,無高血壓病史,無特殊不適。于2004年河北老家超聲體檢發現右腎包塊,直徑約2cm。當時考慮右腎靜脈瘤,隨后未做任何影像學檢查。于今年7月參加我院社區老年人健康體檢,超聲顯示:右腎形態大小正常,實質回聲均勻,皮髓質結構清晰,于腎門處可見混合性包塊,大小約57×42mm,邊界清晰,形態規整,內部以實性成分為主,內可見多枚強回聲,后方不伴聲影,彩色多普勒(CDFI)顯示結節內可見紅藍相對渦流血流信號(如圖1),頻譜多普勒(PW)顯示血流頻譜為單峰樣動脈性血流頻譜,流速為22cm/s(如圖2), 初步診斷:右腎混合性包塊,考慮動脈瘤合并附壁血栓,建議增強CT進一步檢查。后經上海市松江區中心醫院增強CT提示:右腎上段動脈瘤伴瘤內附壁血栓,請結合臨床。(如圖3)。隨后病人轉入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行(右側血管導管)腎動脈支架置入術+(血管導管)腎動脈栓塞術+(血管導管)腎動脈造影術+(血管導管)股動脈穿刺封堵術。手術經過:仰臥位,保留導尿。Seldinger法穿刺右側股動脈,置入4F導管鞘。導入Pigtail至腹主動脈造影;雙側腎動脈血流通暢,開口于腰1椎體上緣。導入RDC至腎動脈開口處,cobra導管配合導絲選入右腎動脈,正位及右前斜25°造影;腎動脈血流通暢、近腎門處分3支主干,近腎門處可見一偏心性動脈瘤樣擴張(瘤壁明顯鈣化),大小57×35×36mm騎跨于上2支腎門主干分支動脈,腔內大量附壁血栓,腔內2×2×1.8cm顯影。微導管導絲選入瘤腔內,先后導入0.035in彈簧圈(10mm,cook)×4枚、00.35in Interlock(10mm×40cm)×1枚。為保留腎門中間主干分支動脈,在該動脈分叉處植入冠脈支架(3.5mm×38mm)1枚。再將微導管選入瘤腔內,先后導入0.018in Interlock(14mm×30cm)×1枚、Interlock(8mm×20cm)×1枚、Interlock(10mm×20cm)×4枚。造影:腎動脈血流通暢,腎臟顯影,輪廓正常,延遲相瘤腔內未見顯影。退出導絲導管,Progide封閉動脈穿刺點后加壓包扎。術后右下肢皮色皮溫好,右側足背動脈搏動++。
患者術后恢復情況良好,于2022年1月11日來我院復診,右腎超聲顯示:右腎動脈瘤術后,形態大小正常,實質回聲均勻,皮髓質結構清晰,于腎門處可見不均質性包塊,大小約54×51mm,邊界清晰,形態規整,邊緣及內部可見弧形強回聲,后方不伴聲影,彩色多普勒(CDFI)顯示結節內未見明顯血流信號(如圖4)。超聲診斷提示:右腎動脈瘤術后,右腎不均質性包塊,考慮附壁血栓及鈣化,請結合臨床。患者于2022年1月20日于松江中心醫院增強CT提示:1.右腎上段動脈瘤術后,瘤內未見造影劑充填,伴附壁血栓及鈣化,請結合臨床(如圖5)
討論:腎動脈瘤是一種罕見的腎血管疾病,多由腎動脈中層彈性纖維先天性發育不良所致,后天性病因包括腎動脈硬化、肌纖維性疾病、結節性動脈外膜炎、梅毒、細菌性動脈炎等、腎動脈瘤臨床表現隱匿,早期不易發現,一旦出現嚴重并發癥或破裂大出血可危及生命。腎動脈瘤可發生于腎動脈主干或其分支,約60%發生于腎動脈主干或腎動脈的第一分叉處,約15%發生于腎實質內。 本例患者屬偶然體檢發現。既往報道診斷金標準[1-2]為血管造影檢查,血管造影檢查可清晰顯示動脈瘤的部位與周邊血管關系;但畢竟為有創檢查,且費用較昂貴,相比CT、磁共振(MRI)檢查,超聲檢查更為便捷無創,無放射性等優點。常規超聲為無回聲團塊,容易誤診為單純性囊腫,若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顯示瘤內特殊的血流動力學特征,脈沖多普勒顯示瘤內雙相動脈血流頻譜,而囊腫內無血流信號,因而能有效鑒別腎囊腫與動脈瘤,若伴有血栓形成,則表現為囊實性團塊,容易誤診為腫瘤,超聲表現為瘤體邊緣血流信號充盈缺損。動脈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瘤壁會出現血栓機化、局部鈣化或殼狀鈣化,本例患者為瘤體周邊伴有鈣化,但由于鈣化聲影不明顯,仍能顯示內部血流情況。
由于腎動脈瘤常伴發急性破裂出血危及生命,因此腎動脈瘤早期診斷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腎動脈瘤治療方法包括保守觀察、手術和血管內修補術以及根治或部分切除手術,然而腎動脈瘤選擇合適的手術干預仍存在爭議,一般認為直徑>2cm的伴有腰部疼痛、血尿或高血壓癥狀的,需進行手術干預,對于直徑<2cm的可進行醫學影像學觀察隨訪。
隨著廣大社區人民群眾對健康體檢的重視,體檢人員正形成一個龐大的特殊群體。大部分體檢人員無特殊癥狀,各種腫瘤常常隱匿發病,無癥狀腫瘤的早發現早治療對預后起著重要作用。超聲檢查具有無創快捷,無放射性、無痛苦、價廉等優勢,是體檢中用來篩查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這就對社區體檢工作的超聲醫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檢查過程中要仔細認真地觀察,不斷總結經驗,避免誤診、漏診,及時做出正確診斷,為臨床治療爭取時間。
參考文獻:
[1]劉德翰,袁鋒,夏向文,等,腎動脈瘤介入治療的方法及療效[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15,36(1):16-19
[2]王雷,潘輯,吳明雙,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巨大腎動脈瘤一例[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4,23(7)58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