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珠
“在代表建議辦理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國家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決心。”在2022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全國人大代表、 謝家灣小學教育集團黨委書記、 總校長,重慶謝家灣學校校長劉希婭對去年全國人代會期間所提交的建議辦理表示非常滿意。
投入要向學前和義務教育傾斜
國家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多方位關注扶持農村教育,精準回應了教育發展新階段的時代特質,契合當前老百姓對優質教育的期盼。
近年來,我國基礎教育投入的總量和分項一直保持高速增長。但劉希婭在多年的工作、調研中發現,我國對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投入不夠,區域之間發展不均衡,影響教育優質公平發展。
在2021年召開的全國人代會上,劉希婭提出了《關于教育投入向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傾斜的建議》。她認為,解決教育發展問題,深化基礎教育改革,需要從加大教育投入總量、優化教育投入結構、縮小區域差異、建立合理的教育經費分擔機制等入手,切實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增加教育經費投入不能只靠財政單腿走路。”劉希婭建議,應鼓勵發達地區對口支持貧困地區。
劉希婭在建議中還提到,在財政資金投入結構中,要重點向學前教育及義務教育傾斜,占比不低于60%,并適當降低高等教育投入比例。要調整目前以省市級地方政府主要承擔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財政投入機制,明確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分擔比例。
基礎教育經費投入不斷提高
“我對建議辦理很滿意。”劉希婭說,去年全國人代會結束后,她很快便收到了教育部的答復。答復中提到,教育部正在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力度、優化教育經費投入結構和建立合理的教育經費分擔機制等。
2021年4月,財政部、教育部印發了《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支持地方健全普惠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機制,落實公辦園生均財政撥款標準或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普惠性民辦園補助標準,并且建立了相應的動態調整機制。
對此,重慶市通過劃撥供地獨立新建公辦幼兒園,回收以國有資產或財政性資金舉辦的幼兒園,鼓勵鄉鎮、街道、國有企事業單位辦公辦幼兒園,回購、接收一批小區配套幼兒園等方式,持續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同時,實施《重慶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管理辦法》,落實民辦幼兒園在分類定級、教師培訓、表彰獎勵等方面與公辦幼兒園享有同等待遇,加大對普惠性幼兒園購買服務、綜合獎補、結對幫扶、培訓教師、教研指導等工作力度,積極引導更多的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服務。
“值得高興的是,中央財政對城鄉義務教育的補助也有明顯提高。”劉希婭說,中央財政下達的2021年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同比增長2.5%,重點支持地方落實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同時期下達的2021年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預算,較上年增加5.31%。
“看到建議得到了很好的回應和落實,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我感到很自豪、很欣慰。”劉希婭說。
立足工作實際堅持為教育發聲
劉希婭說,今年全國人代會上,她依然立足本職工作,持續關注教育領域,其中“雙減”落地實施是她關注的重點。
此前,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公布了2022年工作要點,“雙減”仍然是重點,要通過鞏固提高學校“雙減”水平,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因此,今年全國人代會,劉希婭準備提出“優化中考制度,促進‘雙減’進一步落地”“優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雙減’政策落地”“建立分級財政支出機制,保障‘雙減’精準落地”等建議。
此外,作為一名基礎教育領域的人大代表,多年來劉希婭持續呼吁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提出將校園欺凌懲戒納入立法、有性侵犯罪記錄者不得從事未成年人相關工作、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使用治理、保障留守兒童與父母交流時間、加強對失范未成年人的專門教育等多項建議,都得到了積極回應。今年,劉希婭依然持續關注教育領域修法立法及法律實施的相關問題。“我還打算提出《依法加大對家庭教育監管和問責力度的建議》《檢察機關針對教育領域突出問題開展公益訴訟的建議》和修訂刑法、教師法、職業教育法的議案等。
359650033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