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翀


關鍵詞:設計方法學;課程項目化;設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2)02-0042-03
1項目化教學概述
項目化教學是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掌握與工作任務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實現理論與知識的結合。以工作任務為課程設置教學內容,以項目為載體組織內容,并以項目活動為主要學習方式。項目化教學離不開工作任務分析與項目設計兩個核心環節,工作任務分析能準確把握工作崗位的要求,為課程內容選擇提供依據,建立課程學習與項目工作的直接聯系,從而建立學習與工作、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項目化教學是在工作任務分析的基礎上,以專業技能為主要學習目標,在圍繞實際工作核心內容的基上,分解課程主題內容,按照項目原則進行重新選擇與項目化設計。設計的項目包含學生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和職業素養,并以逐層遞進的方式將職業技能要求進行深入講解,以確保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和實踐學習能力可以獲得雙重進步。因此,項目化教學是根據職業人才培養需求和產業發展需求構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2《設計方法學》課程的教學現狀
2.1課程教學內容偏重于理論
大量企業對設計人才的需求也十分旺盛,設計師根據企業和市場的需要,設計創新實用產品,使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得到了提高,從而幫助企業更好地發展。企業對于設計人才的要求也非常高,需求也很大,要求產品設計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重視設計師的實踐能力?!对O計方法學》課程在高職課程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而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滲透,原有的教學方式與當前的學習需求不相符,學生只能從理論層面學習結合目前高職課程項目化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在課程項目化教學的開展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教材單一、內容枯燥、理論知識較為空洞深奧,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深度探究意識,還會導致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大都以照本宣科、墨守成規的方式結合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對學生進行引導,這樣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散。
2.2實踐教學方法不當
《設計方法學》課程的特點是綜合性較強,并注意培養全能應用型人才,而這也說明應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讓學生具有自主設計思維意識,并讓學生能夠掌握設計方法。但是,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過于深奧,且與設計方法學學科的學習內容有所脫節。此外,教材內容單一、教學模式過于保守,不利于對學生開展實踐教學。因此,降低了學生的設計方法學的學習能力。
2.3課后實踐教學后缺少反饋
通常學生最后的成績是通過考勤、正常操作和考核操作的權重比來評定,這種單方面的評價方法不能有效地突出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此外,實踐的作業內容多是基于教師自己提出的概念或比賽課題進行實踐訓練,使學生缺乏對當前行業的實際思考和前瞻性,學生的最終培訓往往與企業脫節。
3基于項目化教學的《設計方法學》課程教學改革意義
3.1提高學生現實體驗感
目前,《設計方法學》課程教學的開展與實踐學習存在的一定的剝離,學生在課堂環節學習了更多的內容是理論知識,但卻缺乏進行深入的實踐學習,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是設計真實的項目學習主體,通過實際或虛擬的項目開展學習。教師可以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的內容,搜集項目學習的要素,并進行歸納、整理,制定虛擬或是實際項目制作及實施計劃,確保學習項目更具針對性。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結合課程項目要求為學生制定任務,并將課程項目化學習任務下發給每個小組,以此提高學生在實際項目應用的體驗感,讓學生能夠了解真正的項目內容。
3.2調動學習學習自覺性
將項目化教學應用于《設計方法學》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弊端,將概念、方法、名詞等知識圍繞核心的項目學習展開,這會讓學生找到學習的目標與方向。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學習小組中進行合作學習,以此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協調能力。在小組學習過程中,著重練習理論與實踐進行共同學習,并鼓勵學生嘗試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在項目內容中進行應用,以此實現知識與技能的精準對接,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幫助學生逐步進入工作者的角色。這種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動機的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能夠具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及能力。
3.3幫助學生養成職業意識
《設計方法學》的理論知識內容與實踐技術存在一定的差異,課程實踐的實質是將理論內容的結構結合實踐項目的需求進行重組,學生應具有將理論知識進行雜糅、延伸的能力,確保在實踐應用中能夠發揮理論學習的作用。將項目化教學應用于《設計方法學》課程,其目的是以實際操作為背景,構建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融合的學習體系,以此培養學生具有從實踐層面看待學習內容的意識,幫助學生養成職業素養。
4基于項目化教學的《設計方法學》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4.1完善項目教學內容設計
4.1.1教學設計
《設計方法學》是設計專業類的核心課程,包括思維篇及方法篇兩個層面,前者是通過研究視覺、心理、思維等內容,對設計方法與思維的規律和基本原理進行系統化的分析;后者是結合藝術設計的基礎理論內容,著重對環境設計、工業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等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并指出應如何通過科學有效的模式提高創造性思維成果的可行性。根據《設計方法》課程的教學目標,結合建筑設計基礎理論、實用主義理論、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情境學習理論等相關理論,將“做中學”的教育思想融入其中?!对O計方法學》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設計進程模式,認知設計準則、規律、原理,完善設計方案。同時,《設計方法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將其理論知識在實踐層面進行應用,才可以凸顯出其應有的作用和價值。所以,教師應將《設計方法學》內容與課程項目化教學進行有機融合,并指導學生能夠結合項目內容,對項目設計的主題內容進行分析。如在項目的前期可以導入SWOT分析,如圖1所示。介紹相關設計的SWOT模型需要先整合內部因素(優勢、劣勢),然后在用外部因素(機會、威脅)來對內部因素進行整體評估。同時,學生也可以結合自主查找資料的方式,將于項目內容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應用。接下來可讓學生進行產品第二步,對產品問題的定位以及對產品設計策略進行考慮。這里需要運用GUCDR模型,并用雙鉆模型進行輔助。
4.1.2項目設計
通過《設計方法學》課程的有效教學真實地反映設計行業所涉及的工作環境、企業生產或服務過程、任務完成程序和要求,以及勞動組織。以項目工作任務為載體,按照項目工作流程組織學習過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設計并傳授完成實際工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該課程的授課對象是設計專業的二年級學生,他們接觸的復雜設計內容并不多,專業知識也不夠。因此,《設計方法學》課程教學需要做以下調整:第一,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學科的要求獨立分析項目主題設計思路,完成作品制作,作品符合美學原理和力學原理;第二,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獨立使用教材和圖書館,從網絡資源中獲取與項目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圖片,并綜合運用在項目設計中。
4.1.3教學模式
1)建立基于工作流程的項目型課程體系。以建立校企雙邊合作的工作室為前提,然后進行課程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促進工作與學習的有機結合。《設計方法學》項目課程的核心內容是建立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企業專家、職業教師等相關人員可以組建獨立開發團隊,進行項目選擇、環節設計和教學評估進行研究并確定課程計劃。同時引入標準化的廣告設計行業標準,以技能培訓為根本目標,以實踐操作規范為主導,立足本職工作行業道德素質和可持續發展水平,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全面,從而逐步形成基于工作流程的項目體系。此外,還需要在項目的基礎上結合社會、企業和其他實際應用對相關課程的內容進行分類。
2)根據工作要求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方案。教師應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熟悉各方面崗位職能要求和素質基礎,再確定教學內容和技能要點。開發團隊通過實地考察當地企業,劃定工作崗位,為其打包括產品設計、產品廣告策劃和產品廣告制作。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與企業的技術專家和主管討論這些崗位的具體任務和能力要求,并明確項目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和要求點。此外,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程序化設置,不斷規范工作流程和學習規則,嚴格遵循教學原則,并將工作過程和學習過程有機結合。
4.2整合課程項目化教學方法
4.2.1以學習任務方式下發
為提高學生對《設計方法學》知識內容的學習能力,教師應為學生整合學習知識點,并將項目內容以學習任務的方式下發給學生。教師可以以學習項目為核心要素,整合學習內容,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進而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總結歸納學習過程。比如,提高項目學習能力,提升動手實作能力,確保能夠高效的完成項目化學習任務,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仿真學習情境,旨在讓學生能夠在實踐學習中感悟學習項目、思考學習項目、理解學習項目、完成學習項目。例如,教師可以將“產品設計”設置為虛擬的學習項目,如圖2所示。
通過完整產品設計流程示意圖啟發學生思考應如何設計產品,在進行學習任務的過程中,能夠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環節,對自身的學習思路進行梳理,讓學生厘清脈絡。這種任務驅動化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突破性提升。同時,學生在進行自主思索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拓展學習思路,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自然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以穩步提升。
4.2.2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還應同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能夠更加高效的完成項目化學習任務,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項目學習內容。比如,產品驅動知識點的學習,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在小組研討過程中,結合實際產品設計項目進行學習,圍繞著某個產品的實際項目開展討論,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學習能力。在各小組學生研討結束后,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產品的運行方式及組織框架對學生開展教學,并要求各小組學生進行明確分工,提高學生的配合能力,通過提煉概念、開展創意、形成產品三個步驟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真正體現出產品設計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進而體現出設計方法學的教學價值。
4.2.3作品以項目書形式呈現
同時,還應注意將產品設計報告、展板、實體模型、產品效果圖進行完整項目書的呈現,如圖3所示。以此體現課程教學的體系性、系統性。在結束小組研討學習的同時,也標志著小組學生合作設計完成一個產品設計項目。此外,教師也應為各小組構建競爭氛圍,在完結產品設計后,可以在各小組間開展競賽,并做出考查測評,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讓學生產生成就感。
4.2.4進行課程項目化考核
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開展課堂教學,同樣也應對學生進行課程項目化的考核。需要注意的是,傳統的用一張試卷衡量學生的考核方式存在一定弊端,因此,需要將考核過程延伸至整個教學環節,包括學生的日常學習狀態、理論知識學習能力、實踐技能等。這不僅會確保考核過程更加真實,也能使學生對自身存在的不足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以此幫助學生進行針對性改進。而在此基礎上,為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也應構建靈活的評價體系,多元化項目化考核模式,能夠對學生不同的職業素養進行培養??己朔椒梢苑譃樾〗M考核與個人考核兩個層面,個人考核模式可以運用個人考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出示問題的方式,考查學生《設計方法學》學習效果,并針對學生的學習不足制定差異化的改進措施。而在考查學生操作手法的環節,教師則應開展小組考核,可以讓學生在組內進行分組討論,然后利用拍視頻的模式,將學生完成任務的情境發送給教師。這種考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責任感。
4.3課后反思再進行教學引導
此外,通過開展項目化教學,教師也應進行課后反思,比如,由于設計類專業的教學要求需要由不同課程體系進行支撐,但若單純的進行設計教學,缺乏后續的制造、加工等過程,會導致理論內容缺乏完整性。教師也可以根據考核結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態度、個性差異等,不斷嘗試以多元化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5總結
總而言之,落實《設計方法學》項目化教學改革不僅符合學生的就業導向,也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必然的發展趨勢?;诖耍瑢W校和教師應明確基于項目化教學的《設計方法學》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同時積極采取科學的對策將其解決,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與綜合素質,實現理想的教學改革目標,從而為國家輸送更多復合型、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397650033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