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穎
“立法速度快、質量高;監督角度準、力度大;對代表履職支持有力、保障到位;對自身建設緊抓不放、與時俱進。”1月21日下午,在市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蔣卓慶向全體市人大代表作常委會工作報告,代表們對報告給予高度評價,同時提出,要進一步提升人大工作質量和水平,緊扣新時代人大工作的形勢特點和目標要求,更好地發揮制度優勢,推動新時代人大工作再上新臺階。
不斷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形式
2021年,在市人大常委會的各項工作中,最具代表性的關鍵詞莫過于“全過程人民民主”,審議中,“全過程人民民主”也是代表們頻頻提及的熱詞。
“常委會工作報告有高度、深度、力度和溫度。”張汪耀代表說,“高度”體現在講政治,處理好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關系;“深度”表現在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提出以來,完善健全基層立法聯系點制度,廣泛深入聽民情匯民意集民智,在各區鄉鎮人大換屆選舉中很好地踐行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力度”體現在立法速度、力度前所未有;“溫度”則表現在切實發揮代表作用,支持代表依法履職。
“積極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創新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李新華代表談到他對市人大常委會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體會時說。周凌代表認為,“報告內容全面、數據詳實,堅持把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貫徹到工作的全過程,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相統一”。
“去年,市人大常委會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中走在全國前列”,陳宇劍代表建議,上海人大要進一步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深入領會、深刻把握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從理論上宣傳闡釋好、在實踐中深化落實好,不斷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現形式和工作內容。同時,市人大常委會要對區和街鎮人大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加強指導,“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人大履職中充分體現”。
李虹鳴代表表示,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化建設,加大對人大工作的宣傳,講好中國民主的故事,講好上海人大的故事。王觀寶代表提出,市人大常委會要加強對基層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工作指導,特別是在“家、站、點”平臺和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方面,要指導區級人大擴點、提質、增效。“進一步加強市區人大上下聯動”,張婷婷代表建議,針對與民生相關的立法項目,市人大常委會要更多與區和鄉鎮人大共同開展工作,做到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民意。她還建議要組織立法聽證會、論證會,提高立法的社會參與度和關注度。
加快立法步伐評估實施質量
去年,市人大常委會共召開10次常委會會議,審議42件法規草案和法律性問題的決定草案,已表決通過35件,圍繞深化改革開放、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加快立法步伐,強化引領推動,體現地方特色,切實解決實際問題。“立法速度不斷加快,數量達到歷史最高紀錄。”代表們對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推動立法和修法,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創新提供及時、有力法治保障給予充分肯定。
“2021年,市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幾部重要法規都涉及關鍵領域”,陳超代表說,《上海市數據條例》的出臺對上海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大數據時代,上海率先進行相關立法,為城市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法治保障”。茹國明代表表示,市人大常委會緊貼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愿,在《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的制定中做到了迅速響應、與時俱進、持續跟蹤,體現了人民至上的宗旨。
不少代表認為,浦東新區立法有亮點、有特色。去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市人大常委會制定浦東新區法規的立法權。短短半年時間內,市人大常委會出臺了《上海市浦東新區深化“一業一證”改革規定》《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主體退出若干規定》《上海市浦東新區完善市場化法治化企業破產制度若干規定》《上海市浦東新區城市管理領域非現場執法規定》等6件浦東新區法規,著力推進浦東高水平制度型開放。
“浦東正在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立法工作非常重要。”劉中民代表表示,市人大常委會要進一步落實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對浦東新區立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田春華代表建議,一方面動員多方力量繼續開展浦東新區法規立法需求征集,另一方面,推進浦東新區法規運用效果評估工作,市人大各專工委發揮作用,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市人大代表積極參與法規評估相關工作,廣泛征求意見,推動法規真正落地。陳峰代表建議以出臺浦東新區法規為契機,探索前瞻性立法新模式。
代表們在為市人大常委會加快立法步伐積極履職點贊的同時,還指出要高度關注立法效益和質量評估。丁偉代表建議通過專項監督等方式,對司法、行政機關執行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評估法律法規實施落實情況。“面對立法需求越來越緊迫的情況,要充分用好有限的立法資源,做到立法決策與社會需求精準對接。”沈志強代表說。陳東代表建議推進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提質增效,一要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加強立法建議采納反饋工作;二要加強立法工作培訓,組織聯系點工作人員旁聽相關立法工作會議,提高參與立法能力。楊軍代表提出,要更加重視立法專業人才培養和儲備,加強高等院校立法相關專業的設置和培育,進一步提升全市立法工作質量。高曉敏代表建議,加強對新出臺地方性法規的宣傳教育和貫徹落實,通過公益廣告、加強法規實施情況檢查等方式,提高市民知曉率,推動法規落實。
更細更實監督提升群眾獲得感
報告指出,2021年,市人大常委會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發揮人大監督職能優勢,促進中央、市委決策部署和法律法規有效實施,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得到保障。今后如何進一步增強人大監督成效?代表們表示,要對群眾普遍關心問題加大監督力度。
戚建豪代表說,市人大常委會在立法后要做好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政府工作更細、更實。此外,在重大民生政策出臺后,要及時進行監督,了解政策在一定時期內的實際運行效果,并督促政府不斷完善政策措施,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尚艷華代表建議,加強對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監督調研,建立專家跟進指導機制,對加裝電梯中的難點問題及時給予指導。針對養老服務方面,她還提出要更多關注空巢老人、獨居老人等生活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引入企業和專業社會組織,推動智能化養老設備使用、家政養老護工隊伍建設等,更好地推進社區養老有效落地。
“當前群眾對運動和健身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吳修忍代表希望市人大常委會更加關注體育事業的發展,著力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針對群眾體育場館數量和面積不足的問題,加強場館建設并提高利用率,挖掘學校、綠化帶、適合改造的建筑物屋頂等潛在運動場地資源;進一步完善體育產業管理機制;加大體校結合力度,中小學加強體育教育,大學多組織各類體育運動,增加教師師資力量,增強學生體質和體育修養”。
丁碧軍代表建議,加強互聯網傳播行為的制度規范,尤其是對自媒體和“網紅”為博眼球采取高消費、攀比等錯誤引導行為進行遏制,倡導理性的消費觀念,積極營造正確、健康的世界觀、價值觀。
代表們還對如何做好代表議案建議的辦理工作提出了意見建議。朱柯丁代表建議將代表建議辦理中的“采納解決”細分為“采納、解決”兩類,“當年無法解決的可以留作今后解決,分別統計采納率和解決率,并跟蹤反饋代表建議的解決情況”。柏萬青代表提出,在承辦代表建議前、中、后三個階段,政府相關部門要與代表進行充分溝通,了解代表真實意圖,明確辦理的重點和方向,增強辦理實效。
320150033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