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堅軒

江南水鄉,多彩城鎮。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長江三角洲承東啟西、聯南接北,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旨在進一步增強長三角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充分激發區域帶動、示范作用,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
從基礎建設到公共服務,長三角在不斷打破物理界限的同時,也在更廣闊的領域上謀劃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近年來,上海檢察機關在中央、市委和最高檢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牢固樹立“一體化”意識和“一盤棋”思想,積極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作用,推動長三角區域檢察協作全面深化。
破題:找準服務國家戰略切入點
大江東去,奔流入海。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賦予上海和浦東新的重大任務、歷史使命、戰略機遇,進一步明確要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更好發揮龍頭輻射作用。
長三角檢察機關有著良好的協作基礎。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市檢察院就牽頭蘇浙皖省級檢察院共同成立長三角區域檢察協作辦公室,作為統籌協調區域檢察協作、協同推進檢察服務保障的常設機構,會簽《關于成立長三角區域檢察協作辦公室的工作意見》,并與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等建立起常態化工作交流和信息互換機制。
截至目前,滬蘇浙皖檢察機關已累計形成生態環境保護、未成年人保護等省級檢察協作機制近30項,建立省級交流平臺14個,形成了滬蘇浙皖檢察工作座談會等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檢察協作交流平臺,在促進融合匯智、深化共識、資源集聚共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市各分院、基層檢察院也立足區域資源特色和檢察工作實際,密切與蘇浙皖檢察機關交流互動,建立了“青吳嘉” “崇啟海” “嘉昆太”等跨區域基層檢察協作平臺機制20余項,以區域協作“小分隊”帶動長三角檢察協作“大部隊”,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保障國家戰略制度體系。
不久前,依托長三角區域檢察協作平臺,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就辦理了一起異地企業合規協作的假冒注冊商標案件。據該院第七檢察部檢察官助理任志偉介紹,針對涉案企業注冊地、生產經營地和犯罪地分離的情況,該院與企業所在地檢察機關簽訂《第三方監督評估委托函》,通過個案辦理聯合探索建立涉案企業合規異地協作工作機制,確立了“委托方發起” “受托方協助” “第三方執行”的合規考察異地協作模式,合力破解涉案生產經營地與犯罪地相分離對社會調查、異地監督考察、行刑銜接等工作帶來的實踐難題,有效降低辦案成本、提升辦案質效,為長三角跨區域檢察協作貢獻了實踐與制度樣本。
穩妥推進企業合規改革試點有助于促進區域企業健康發展、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與此同時,市檢察院還充分發揮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作用,連續4年聚焦重點領域,制發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檢察服務保障專項意見,做深做實檢察服務保障各項舉措。如圍繞浦東新區改革開放再出發、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科創板注冊制改革等出臺專項檢察服務保障意見,在一體化示范區、臨港新片區、虹橋商務區等國家戰略重要承載地、科技創新集聚區,通過設立協作事項協調機構、企業法律服務工作站或創新創業司法服務基地、知識產權檢察保護中心等方式,加大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點區域的保障力度。
聚焦:構筑區域“法治保障共同體”
統一區域司法政策適用標準、促進區域數據資源共享、推動跨域法律服務和惠民便民合作……立足法律監督職能,滬蘇浙皖檢察機關堅持以需啟動、以案推進、實質破題的推進路徑,全面拓展區域內各層級檢察協作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激發一體化協作法治效能。
“針對長三角區域適法不統一問題,我們進行了匯總協調,以盜竊、危險駕駛罪等區域多發、常見罪名為突破口,推動開展司法政策適用標準聯合調研,共同研究提出一體化應對方案,協同推進法律政策適用標準統一。”據市檢察院研究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區域內法律政策多元疊加、規則標準不統一,滬蘇浙皖四地檢察機關圍繞重點、常見罪名,研究制定類案辦理工作指引和司法政策適用標準,如上海青浦、江蘇吳江和浙江嘉善簽訂《危險駕駛案件辦案協作協議》,及時互通危險駕駛案件司法政策標準和定罪量刑情況,并制定《關于醉酒駕駛犯罪案件不起訴的辦案指引》,不斷推動區域內法律政策適用標準的統一;作為全國首家跨行政區劃檢察院的市檢察院第三分院(鐵檢分院)也發揮“專+跨”優勢,組織召開長三角地區檢察機關反走私執法一體化研討會,圍繞走私執法程序性問題、實體法適用問題、一體化工作機制等進行研討,簽署《長三角地區檢察機關反走私執法一體化協作配合框架協議》,推進執法理念一體化、辦案制度一體化、執法標準一體化、人才培養一體化等舉措,形成反走私“一盤棋”,打造高品質“交通網”,增強打擊犯罪合力。
作為“長江大保護”的重要一環,四地齊抓共管、積極落實最嚴格生態保護,去年3月,由市檢察院牽頭滬蘇浙皖檢察機關聯合開展“長江十年禁漁”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據統計,2021年,四地檢察機關發揮刑事檢察職能作用,共批準逮捕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案件87件136人,提起公訴861件1636人;依法充分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共立案非法捕撈類公益訴訟案件839件,履行訴前程序732件,起訴470件。同時,市檢察機關還發揮跨行政區劃檢察改革先發優勢,對全市環資一審刑事案件集中管轄,實行專業化辦案和法律監督,先后開展“環太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三年專項行動(2019—2021年)” “守護海洋”等專項行動,推進流域“河(湖)長+檢察長”機制全覆蓋,形成生態環境聯保共治。
發力:護航一體化示范區高質量發展
2019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復《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這片包括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在內的區域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兩年多來,長三角檢察協作也以此為抓手,不斷探索推進。
“我們將持續深化長三角區域知識產權檢察職能統一履行試點,在推動區域協作聯動、統一執法司法標準、建立跨區域行刑銜接機制、深化人才培養和開展聯合宣傳等方面不斷提升區域知識產權保護檢察協作能級。”2021年3月,市檢察院聯合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等10家單位出臺國內首個跨省域知識產權保護指導性文件——《關于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推進先行先試的若干舉措》,并成立“青吳嘉知識產權檢察聯合辦案組”,進一步推動長三角全方位、多層次、綜合性知識產權保護。
從疫情期間推行律師“網上預約、跨省閱卷”服務到建立跨域企業社區矯正人員返工復工通道,從破除數據壁壘、適法差異,開發運行全國首個跨行政區檢察數據專網郵件系統到探索建立跨省聯動惠企機制,從共建共享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實驗室到實現司法案件涉稅證據跨區域調取……扎根示范區“試驗田”,青吳嘉三地檢察機關深耕區域檢察一體化建設,不斷助推法治軟實力更加彰顯。
在長三角區域,打破行政邊界的檢察協作不僅在一體化示范區內探索落地。四地持續加大保障措施系統集成,上海崇明、寶山和江蘇太倉等地檢察機關建立起長江口檢察協作聯盟,聯合屬地漁政部門開展長江口生態資源保護聯合執法,高水平服務保障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上海金山、奉賢和浙江平湖、海寧等8家檢察院也聯合建立滬浙灣區公益檢察協作機制,聚焦灣區內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公共安全防護公益訴訟重點領域,開展7項專項行動……
龍頭帶動,各揚所長。近年來,長三角四地檢察機關攜手共進、整體聯動,不僅打通有形的“路”,還破除無形的“界”,不斷跑出服務保障國家戰略“加速度”。相信,在法治護航下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未來更加可期。
392450033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