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婉潔 徐英子
自2017年起,我國出生人口“五連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更是敲響了老齡化和低生育率警鐘。
如何才能提高生育率、提高育齡青年生育三孩意愿?《民生周刊》記者采訪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原副院長、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周天勇。
首先,家庭婦女生育成本過高。從目前來看,婦女生育的機會成本,主要來自因懷孕和哺乳期耽誤工作、出差不便、體力及深度思維能力差異等,造成的應聘就業難、容易被解聘、晉級升職加薪難等方面。
其次,教育成本偏高。以2020年的支出標準,一名家庭子女從進入幼兒園到大學畢業的19年,需要家庭支出41萬元。目前,中國在小學6年和初中3年實行9年義務教育制,幼兒園和高中、大學都實行學生繳費就學制。而且,壓縮了國家免費的高等教育專業。除了軍校,過去由政府支付費用的農林業、師范和地勘等,也需要繳費。
在義務教育的9年中,也有許多要由家長支付的費用,特別是擇校費和課外培訓費,占到全部學習費用的30%到40%。
相關研究數據顯示,中國城鎮平均每個戶籍人口家庭大約15%的收入,用于子女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教育支出。其中,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家庭承擔教育支出分別為收入的13.95%、9.6%、15.11%和24.28%。如果從2020年城鎮戶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5000元左右,每個戶籍家庭2.5人計算,平均每家人均可支配總收入13.75萬元;幼兒園到高中畢業,年均一名學生支出按前述的為家庭總收入的15%計,年均20625元(包括擇校費和課外培訓費)。共計15年,按照2020年平均支出,需要30.94萬元。
從高等教育看,2020年大學生一年基本學費平均在6000元左右(一本、二本和三本平均),住宿費用為1000元左右,基本生活費用18000元左右,年所需費用25000元。占2020年城鎮常住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總收入的22.8%,占農村常住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總收入的54%。一名大學生4年家庭支付的基本費用平均為10萬元。
再加上,年輕人居住成本過高。目前,年輕人群體購房還本付息和房租支出,占到其消費支出的35%到45%左右,高成本對生育形成擠出效應。
國家應加大人口再生產財政投入,對生育進行獎勵補貼。按照撫養人口對個人所得稅進行綜合扣減征收,減免多生育人口家庭的房地產稅,財政對二胎和二胎以上家庭提供生活和居住幫助。
對于育齡婦女,一是需要按各行業特點,有針對性地規定招聘女性員工的比例,任何行業不得歧視女性應聘者,并且要規定較高的應聘比例。
二是嚴格要求用人單位執行《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中“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條款。
三是各地街道和農村社區應當設立3歲以前的公立或者民辦托兒所,解決托育難題。據調查,許多地區幼兒園不收托學前嬰幼兒,這是一些已生育家庭遇到的第一個困境。而相當多年輕人,因顧慮無處托育影響工作而不敢生育??梢怨膭钜恍┐笃髽I和事業單位,包括社會個人經營托兒所,社會興辦國家幫助,各級政府應對托兒機構進行稅費減免、育嬰補貼、場地提供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
降低教育成本。根據相關研究,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到高等教育,教育成本是生育孩子直接成本中的最大支出,占比高達70%以上。除了繼續加大教育財政投入,促進區域教育公平發展外,還應就以下幾點對教育政策做出調整:
兒童照料方面,發展托幼機構、發揮社區育兒功能,特別是鼓勵0~3歲的社會育兒機構發展,減輕家庭育兒負擔;加大學前教育預算支出,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將幼兒教育特別是學齡前教育優先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減輕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負擔;壓縮教育年限,將從小學到高中的教育年限由現在的12年減少到10年;大學教育中的年限也予以適當壓縮。
降低居住成本。應當調節水資源分配,改造和擴大可利用土地,以土地資產和水權抵押發行長期國債。放開集體土地直接進入建設市場,民間可以到城郊和農村購買農民多余、閑置和需進行調換的宅地,以將自己在城市中的住宅進行出售和出租置換,盤活城市中老年人居住或者閑置低利用的房屋,增加對年輕人的供給數量。
總之,多措并舉,將年輕人居住支出降低到總消費的20%左右,才能實實在在地激勵中青年家庭想生育二孩,甚至三孩。
改變傳統生育觀念,明確未婚生育不違法。修改收養法,允許有意愿的家庭,在雙方自愿的前提下領養嬰幼兒和幼童,包括過繼子女等。
我國育齡人群生殖障礙問題也不容忽視。提升民族生育能力,營造生育環境。適當限制含草甘膦等轉基因農產品的進口,保證食品安全;進行外部環境整治,預防外部環境對生育形成不利影響。改變目前生育婦女不孕率高和男子精液合格率低的狀況,綜合提高中國家庭的生育能力。
另外,應當加大投入,加快對冷凍精子和卵子技術成活率提高,以及人造子宮體外孕育技術的研發攻關,形成安全的儲備精子卵子庫,試制并使子宮外孕育新生命的仿真設備。
從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看,2020年中國總和生育率降低到了1.3。而從年度人口抽樣調查數據,甚至一些學者們估算的數據來看,許多年份總和生育率在1到1.2之間,最低的年份甚至為1.05。
未來可能還會降低的總和生育率讓人擔憂。從人口總和生育率1.3看,已經是一個很低的水平,未來必然給經濟增長形成很大的下行壓力。
2021—2025年、2026—2050年、2051—2075年、2076—2100年這4個階段中,我們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控制生育率繼續下降,并通過鼓勵生育,盡可能把總和生育率恢復到1.6到1.8水平。人口分別在這4個階段末年份保持在140600萬、130000萬、122158萬和106499萬人規模。將本世紀末人口數量保持在10億以上,非常有必要作為我國21世紀社會發展戰略和命運嚴防死守的紅線。
323150033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