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慶 (合肥城建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2)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城鎮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據國家統計局相關統計資料,截至2020年末,我國城鎮居民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超過60%[1]。城鎮化的高速發展和配套基礎設施的不斷更新完善,在給人們帶來極大生活便利的同時,也暴露了諸多弊端。以城市排水管網系統為例,一些城市工程建設“重面子,輕里子”,使得城市排水管網系統落后于城市住宅開發建設,導致暴雨季節內澇頻發[2]。部分老舊城區因早期排水系統采用雨污合流系統,更是增加了水環境治理難度。住宅小區排水管網系統作為城市排水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其項目實施的優劣對于人居環境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住宅小區排水管網系統項目實施涉及規劃與設計、施工、運營維護不同階段。文章從住宅小區排水系統項目實施全流程視角對其實施要點進行論述。
宣城市某住宅小區建筑總用地面積117821㎡,建設凈用地面積79164㎡,容積率2.96,住宅平均層數26層,居住戶數共2126戶。其中地上總建筑面積234004㎡,地下總建筑面積570000㎡,包括:老年服務站、菜站、幼兒園、社區用房、物業用房、配電房、公廁、門衛等配套用房。項目位處江南丘陵區域,整幅地塊東高西低、南北高差相對較小,分東、西苑兩期建設,項目總平面規劃圖見圖1。

圖1 項目總平面規劃圖
住宅小區排水系統規劃與設計是項目實施的重要環節[3]。該階段,專業設計人員在獲取建設單位提供項目基礎資料基礎上,應嚴格遵守國家規范、施工驗收標準和當地主管部門最新規章制度,對住宅小區排水系統進行規劃設計。排水管網設計時還應充分考慮管道線位所處位置基礎地質情況,并結合當地行業主管部門規定,選擇相應的管材和管道基礎施工工藝以及排水接管要求。以合肥市為例,排水施工方案審查階段要求:除雨水以外的所有排水接管必須接入污水井,所有排水管材需為:鋼筋混凝土管、鑄鐵管或PE實壁管。結合項目實際,考慮到排水管網系統造價和耐久性,大管徑管道可以采用鋼筋混凝土管。
下文以東苑二期項目為例展開論述,圖2為二期東苑排水管網總平面圖。圖紙中主干管分布在小區地庫四周,各單體樓自成一體就近接入排水干管。小區地庫頂板無長距離排水干管穿越,該做法使得在地庫覆土厚度和排水管排水坡度一定的情況下,有效保證了起始段排水管的管頂覆土深度。各單體樓外圍雨污水布置原則如下:污水管位于雨水管內側,使得各單體樓室內污水排水接管路徑長度最短,降低了污水埋地出戶管堵塞的概率。雨污水管檢查井接入點設置在靠近室內排水接出管區域,便于各排水支管接管。圖3為東苑2#底層商業排水平面圖,圖4為東苑1#外圍排水平面圖。圖中藍色埋地排水管為冷凝水排水接管,綠色排水管線為室外雨水干管。圖3圖紙設計不足如下:①冷凝水管敷設于底層商業室內,經由底層商鋪室內地坪接入室外雨水井,后期冷凝水管堵塞時,不利于冷凝水管疏通;②排水管線設計與景觀設計圖紙沖突,排水管線設計單位未結合景觀設計圖紙臺階優化排水管線線位。導致排水施工后臺階和檢查井蓋位置沖突;③雨污水檢查井位置在單體樓進出口處,破壞了一樓門廳出入口位置鋪裝整體效果;④雨污水檢查井設置于車行道瀝青路面下,破壞了瀝青路面的完整度,降低了車輛行駛的舒適度。

圖2 東苑排水總平面圖

圖3 東苑2#底層商業排水平面圖

圖4 東苑1#樓外圍排水平面圖
綜上,排水管網系統圖紙設計在滿足本專業相關規范和相關主管部門要求的同時,還應綜合考慮景觀規劃設計圖紙中鋪裝、地面各類構筑物與其地下排水管線及其附屬排水檢查井、雨水口相對位置關系,以實現地下排水管網系統使用功能和小區景觀美觀度的統一融合。此外,作為建設項目規劃設計的組成部分,建設項目排水圖紙規劃設計還應保證涉及水專業有關經濟技術指標符合項目所在地綠建、海綿城市等有關規定。在綜合管網排布上,還應注意雨污水排水管網與電力排管、給水管等相關管線交叉部位的高程控制。設計技術層面可以利用近年來興起的BIM技術對小區室外管網進行優化。利用BIM實景模擬演示功能提高識圖效率,并用以指導后期現場施工[4]。
施工進場階段,應充分利用好圖紙會審技術交底會將設計圖紙和建設單位要求予以明確。東苑二期排水施工項目,圖紙會審設計交底不充分。使得項目后期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以下問題:①施工單位未復核排水管與其他相關管線交叉部位相對高程關系,導致施工過程中排水系統和電纜排管平面交叉部位高程沖突,造成了電排管返工;②未明確排水檢查井井底流槽細部做法,污水檢查井內部未做流槽。使得排水水力條件不佳,后期易發生污物沉積;③施工單位的排水系統施工計劃編制時未考慮與總包施工進度計劃有效銜接,總包施工計劃和排水系統施工計劃出現了沖突,增加了現場協調難度;④一處路面雨水管道系統施工時,因回填土質量較差內含大石塊,道路壓路機壓實時導致雨水管破裂受損。圖5為排水管網系統施工流程圖。結合東苑二期排水管道工程項目實踐,排水施工單位首先應重視施工進度的計劃編制,現場施工負責人應加強交叉施工部位與總包和其他相關管線單位的溝通和協調,避免交叉施工發生不必要的干擾和破壞。管線交叉施工時應采用:先深后淺、先主管后支管、小管讓大管、有壓管讓無壓管的施工原則[5]。驗收環節,監理單位應重視溝槽開挖、基礎墊層、管道安裝、土方回填各隱蔽工程環節施工質量管控。施工單位施工過程中尤其應嚴格控制基礎墊層、管道安裝、土方回填施工質量,避免因基礎不均勻沉降、回填土不符合要求導致后期管道破裂受損和地面下沉開裂。

圖5 排水管道系統施工流程圖
近年來隨著國家“房住不炒”政策的不斷加碼,以萬科為代表的各大房企不斷創新嘗試,提出從房地產開發商向城市運營商轉型口號[6]。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業主對居住環境、生活品質要求隨之增強,對小區物業管理部門運營服務質量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東苑二期住宅小區交付后物業公司反饋意見,業主投訴涉及排水部分的問題主要有:小區內部環路雨水口設置不合理導致道路積水、起苔,增加了老人行走時打滑、跌倒風險;雨污水鑄鐵井蓋設置于車行道下對機動車行車體驗產生了干擾;不同鋪裝面區域交界地帶陰陽井的存在,影響了鋪裝統一性和美觀度、冷凝水管敷設于一樓商鋪室內無法維修、一樓埋地污水管受壓變形堵塞導致上層住戶衛生間污水返溢等。物業運營管理部門如果能夠結合自身豐富運營管理經驗提前介入,及時向設計單位反饋修改建議。上述設計缺陷是可以在圖紙設計階段予以規避的。
住宅小區室外排水管網系統作為基礎配套設施重要一環,對人們日常生活起居起著基礎保障作用。建設單位作為項目的組織者,應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住房質量、品質建設相結合,有效組織項目各參與方全員參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樹立全流程管理思想,從規劃設計、施工、物業管理全流程、各環節為項目使用功能增值賦能,保障排水管網系統發揮出應有的社會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