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成 劉添宇 王 嫻 王友梅
(1.湖州中等衛生專業學校,浙江 長興 313100;2.長興縣人民醫院,浙江 長興 313100)
本研究針對中職衛生學校藥劑專業的學生培養,探索建立一套校院分工合作、協同育人、共同發展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使“校院交替,學訓做鑒”成為我校藥劑專業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不斷完善人才培養的管理制度及相關標準,提升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
依據社會對藥劑專業人才的需求,開展以醫院、醫藥零售企業、我校歷屆畢業生、藥劑專業在校生四個維度為對象的調研活動,獲取第一手調研資料,開展藥劑專業人才需求分析,形成專業調研報告,確立藥劑專業核心職業崗位及典型工作任務,從而分析中職藥劑專業人才的培養規格、知識能力與素質,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為校院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確立做好充分的準備。
召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會議,邀請相關專家進行充分論證,確立“校院交替,學、訓、做、鑒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對其基本內涵進行詮釋,對“校院交替”的基本特征進行描述,進一步明確培養過程中四個環節“學、訓、做、鑒”的具體內容,形成適合本校實際情況、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進程表和選擇性課程體系。
根據確立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人才培養實施方案,成立領導組織、確立工作職責、制定活動目標和具體的實施過程。
依次組織藥劑專業學生踐行“校院交替”過程中“學、訓、做、鑒”的不同環節,同時,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和計劃。在實施過程中,主動對接我校簽約的實習單位,做好相應協調工作,同時開發新的實習實踐單位,以更好地開展學生的職業體驗和實習實訓,發揮更好的培養效果。
1.1 專業調研,形成專業調研報告
開展以醫院、醫藥零售企業、我校歷屆畢業生、藥劑專業在校生四個維度為對象的調研活動,獲得了豐富第一手資料,為我校藥劑專業改革提供了可靠的參考依據。我們組織的本次調研,對象包括了23家醫藥企業或零售藥店、30家醫院或鄉鎮衛生院、98名藥劑專業歷屆畢業生、99名藥劑專業在校生。
通過深入了解行業企業對中職藥劑專業人才需求狀況和職業能力要求,了解中職藥劑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便根據行業的職業崗位需求,分析中職藥劑專業人才的培養規格、知識能力與素質,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使得本校藥劑人才培養更具針對性和適應性,從而更好地為縣域及周邊區域用人單位的發展服務。
藥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包括調研論證、專業定位、培養目標、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等情況。
1.2 職業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務分析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分析了藥學服務行業崗位及相應的典型工作任務。通過調研得知,我校藥劑專業畢業生工作之后,對于崗位的選擇,主要集中在社會藥房“藥品零售”和醫院“藥房調劑”這兩個崗位,因此,這兩個崗位就是我校藥劑專業畢業生的首選崗位?;谡{查分析,我們認為人才培養方案在基于基本崗位能力培養的基礎上,還應再進一步拓寬專業知識面,以高素質、技能型藥劑人才為培養目標等方面對藥劑專業的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因此,藥劑專業畢業學生在不同類型工作單位工作崗位又分為首崗、發展崗、遷徙崗等崗位(見表1)。

表1 藥劑專業工作崗位一覽表
2.1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學生培養實施校院交替,培養過程通過學、訓、做、鑒的不同環節,達到學生能力逐步提升,最終符合崗位用人需求的目標。通過校院(企)融通,建立具有崗位模擬情景的校內實訓室,堅持理實一體化“做中學”的教學組織形式,設置頂崗實習實踐教學環節,推行“現代學徒制”等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建立緊密合作的校外實訓基地,不斷創新“校院交替,學、訓、做、鑒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2.1.1 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內涵
“校院交替,學、訓、做、鑒一體化”主要圍繞著創建和完善以“培養合格人才”的教學目標,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活動,以職業技能鑒定為參照強化技能訓練。
2.1.2 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
實施“校院交替,學、訓、做、鑒”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在入校開始即能確立學習目標和職業目標,通過“校院交替”及“學、訓、做、鑒”四個步驟的內容,完成藥劑專業人才的培養。
“學”:第一學年在大類招生基礎上開設職業體驗課程,安排一周進醫院、藥企零距離接觸崗位,培養學生專業認知等的專業基本能力,之后回到學校進行文化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理論、人文課程的學習,通過多種途徑的學習,促進專業認知、培養專業思想、強化職業意識、樹立職業目標,學習形成專業基本能力。
“訓”:第二學年安排1個月社會實踐,進入一線崗位進行核心技能認知,強化專業基本能力、認識專業核心能力,之后在校進行理實一體的專業理論學習、技能實訓,促進學生進行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校內藥劑專業各項臨床操作技能訓練,并在每學年輔以各課程的技能考核達標、學生技能競賽等方式促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形成專業核心能力。
“做”:第三學年進入校外實習基地進行畢業實習,使學生以未來職員的身份,切實完成崗位工作,進一步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強化專業核心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鑒”:接受職業技能鑒定,并取得醫藥商品購銷員或中藥調劑員等職業技能證書,第三學年末返校接受五位一體畢業生的最終評價,形成綜合能力,為進入社會工作崗位做好準備。
通過工學交替的模式,使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理論及技能學習,并通過相應的職業技能考核,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的職業素質、專業能力得到提升,最終成為合格的藥學專業人才(見表2)。

表2 “校院交替,學、訓、做、鑒”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實施進程表
2.2 整合崗位需求,構建理實一體課程體系
綜合分析藥劑專業學生的崗位知識及技能需求,以校院合作為途徑,以培養藥劑專業學生首崗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重點,加強與醫療衛生單位、企業的合作,根據藥劑專業職業崗位群的要求,參照省中職課程改革方式,對接職業資格準入考證制度,以“校院交替,學、訓、做、鑒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為主線,整合和分析崗位工作任務能力需求,加強核心能力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實施以能力為導向、任務驅動型等專業核心課程項目教學為主要教學模式,建立具備醫藥衛生專業特色的選擇性課程體系。
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分管副校長、簽約實習單位科教科主任為副組長,學校相關科室主任為組員的領導小組。確立了組長、副組長的相關職責,制定了活動的目的和具體的實施過程方案。
活動對象:藥劑專業學生。
備注:由于本課題時間為一年,不足以跟蹤同一個年級三個年度進行“校院交替,學訓做鑒”的全部環節,因此,分別將跟蹤四個不同的年級完成不同的培養環節(見表3)。

表3 2020—2021年度藥劑專業學生“校院交替”具體安排表
4.1 組織2021級藥劑班新生踐行“校院交替”人才培養過程“學”的環節
職業體驗:組織2021級藥劑班走進學校簽約單位進行為期一周的“職業體驗”,促進專業認知、強化職業意識。
專業基本理論、技能學習:制定“藥劑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方案”,根據方案要求,組織學生進行藥學相關專業理論知識、技能的學習。
4.2 組織2020級藥劑班學生踐行“校院交替”人才培養過程“訓”的環節
制定“藥劑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實施計劃方案”和“藥劑專業技能訓練模塊化實訓項目任務書”,實施“以學為中心”“做中學”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確保學生實訓效果。
4.3 組織2019級藥劑班學生踐行“校院交替”人才培養過程“做”的環節
制定“湖州中等衛生學校2019級藥劑專業學生畢業實習實施計劃”和“藥劑專業畢業實習計劃大綱”。組織學生進行為期10個月(40周)的頂崗實習,學校主要安排醫院和藥品經營企業兩類實習單位。
實習結束時,在實習手冊上認真寫好實習小結。各科室實習結束,對實習生做好出考核評語評分。
4.4 組織2018級藥劑班學生踐行“校院交替”人才培養過程“鑒”的環節
制定“醫藥商品購銷員職業技能鑒定方案”“學生五位一體評價方案”。組織2018級畢業生接受職業技能鑒定,并取得醫藥商品購銷員職業技能證書,在第三學年末返校接受五位一體畢業生的最終評價。
培養模式是中等醫學教育教學改革的瓶頸,近年來,經過不斷地研究發現,校企(院)合作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鄧才彬[1]等認為構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當前醫藥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許多學校、企業已經做了大量的實踐與探索,但是,在實踐中仍存在不少問題,需引起高度重視。杜煌[2]等基于對市場和藥企需求的雙向發展訴求,探索研究了藥學專業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認為應從校企合作的機制中尋找全新的平衡點,解析當下培養藥學專業人才的方法與模式。袁海建[3]等依據人才培養方案所涉及的基本內容出發,基于現代學徒制,對藥學專業零售藥店方向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廖發菊[4]等為了建立與人才市場需求相適應的中職藥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等方面作出了積極有效的探索。通過上述研究可以發現,中高職院校已經對“工學結合”的藥學專業人才培養,進行了較為充分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們在文獻檢索中發現,關于中職學校藥劑專業學生人才培養過程如何實現“校院交替”的研究卻非常少,至今沒有發現采用“校院交替,學、訓、做、鑒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我們所采用的通過“學、訓、做、鑒”不同環節以實現“校院交替”的過程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并且,也具有非常有效的人才培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