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月娥
金溪縣人民醫院,江西 金溪 344800
子宮腺肌病(AM)屬于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婦科疾病,其主要是子宮內膜腺體、間質入侵子宮內膜肌層所導致的慢性疾病,臨床常表現為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等癥狀,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嚴重影響。給予病灶切除術并于術后進行常規藥物干預治療,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對于有保留子宮需求的患者而言,易出現病灶清除不徹底等現象,進而不利于患者的預后恢復。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作為一種帶有左炔諾孕酮的藥物環,將其放置于患者的宮腔內,可持續性地釋放3~5 年的孕激素,進而可保障機體內的激素處于平衡狀態,抑制子宮內膜的增生和病情的進展,改善患者的預后[1-2]。故本研究旨在探討AM 患者采用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金溪縣人民醫院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月收治的AM 患者70 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年齡(40.17±3.42)歲,年齡范圍36~45 歲;孕次(2.01±0.55)次,孕次范圍1~3 次;病變程度:重度13 例,輕中度22 例。觀察組年齡(40.20±3.40)歲,年齡范圍35~48 歲;孕次(2.03±0.51)次,孕次范圍1~4 次;病變程度:重度11 例,輕中度24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金溪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婦產科學》[3]中關于AM 的診斷標準者;經婦科檢查子宮有均勻增大或局限性結節樣隆起者;臨床表現有經期異常、經量過多、痛經等癥狀者;經檢查身體各項指標符合手術指征者等。排除標準:近期有妊娠計劃者;先天性子宮異常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礙者等。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病灶切除術進行治療,即采用電刀將患者病灶進行U 形切除,術中需注意在保證患者子宮內膜完整的基礎上,接近子宮內膜層實施病灶切除,病灶切除盡量徹底,于切除后給予電凝止血,修復子宮,術后進行常規的輔助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左炔諾孕酮宮內釋放系統[Bayer Oy,國藥準字J20140088,規格:含左炔諾孕酮52 mg/個(20 μg/24 h)]治療,即于患者經期期間2~7 d,讓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對外陰消毒后將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放置于子宮內。兩組均給予6 個月的治療隨訪。
(1)月經量、痛經程度、經期時間:比較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6 個月的月經量、痛經程度、經期時間,其中痛經程度以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評分[4]進行評價,患者痛經程度越嚴重則分值越高,月經量采用經期失血圖進行評價,經期時間以患者口述時間為準。(2)不同時間點血清糖抗原-125(CA125)水平:于術前、術后1、3、6 個月采集兩組患者的空腹靜脈血約3 mL,置于采血管沉淀后,離心(15 min,3 000 r/min)取上清檢測血清CA125水平并比較,檢測方法為酶聯免疫吸附法。(3)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基質金屬蛋白酶1(MMP-1)水平:采血、血清制備及檢測方法同(2),采血時間為術前及術后6 個月,對血清VEGF、MMP-2、MMP-9、MMP-1 水平進行檢測比較。(4)性激素三項:于術前及術后6 個月(月經后7 d)采血、血清制備、檢測方法同(3),對血清促黃體素(LH)、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進行檢測比較。(5)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兩組術后6 個月隨訪期間頭暈、惡心、腹痛、乳房痛并發癥發生情況??偛l癥發生率=(頭暈+惡心+腹痛+乳房痛)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0.0 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術前比,術后6 個月兩組患者月經量、痛經程度水平降低,其中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與術前比,術后6 個月兩組患者經期時間縮短,其中觀察組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與術前比,術后1 個月、3 個月、6 個月兩組血清CA125 水平呈逐漸降低趨勢,其中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血清CA125水平比較() U/mL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血清CA125水平比較() U/mL
注:與術前比,aP<0.05;與術后1個月比,bP<0.05;與術后3個月比,cP<0.05。
與術前比,術后6 個月兩組患者血清VEGF、MMP-2 及MMP-9、MMP-1 水平降低,其中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VEGF、MMP-2、MMP-9、MMP-1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血清VEGF、MMP-2、MMP-9、MMP-1水平比較()
注:與術前相比,aP<0.05。

注:與術前相比,aP<0.05。
與術前比,術后6 個月兩組患者血清LH、E2、FSH 水平降低,其中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性激素三項比較()

表4 兩組患者性激素三項比較()
注:與術前相比,aP<0.05。
術后6 個月內,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臨床上對于AM 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當前認為其可能與子宮內膜組織的增生有一定的關系,故為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常進行手術治療,可達到一定效果,但患者多仍有生育需求,未完全切除子宮,使得患者術后易出現復發現象,故需采取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抑制術后疾病復發,改善患者的預后。
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作為一種可拮抗內膜增生的藥物,其作用機制在于,可對機體內的異位內膜活性及生長產生抑制作用,進而減輕患者臨床上月經量多、痛經等癥狀,此外,其對于子宮內膜形態學變化具有保護的作用,可持久地發揮藥效,較為穩定,進而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的發生[5]。CA125 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與疾病進展相關的跨膜糖蛋白,其對于AM 的疾病檢測具有較高的特異度及靈敏度,當其在血清中水平高表達時,可促進子宮內膜的增生,進而引起異位病變,促進病情進展,加重患者的臨床癥狀[6]。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6 個月觀察組患者月經量、痛經程度水平低于對照組,經期時間短于對照組,術后1 個月、3 個月、6 個月觀察組患者血清CA125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術后6 個月內,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應用于AM 患者,可以改善月經情況,緩解通經,降低月經量,減少并發癥發生,安全可靠,與侯曉鳳等[7]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AM 的病情進展、臨床癥狀嚴重程度及預后復發情況與血清中的相關因子有一定的關聯,其中VEGF 作為機體內主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與AM 的病情進展有著顯性相關的關系,當其在血清中處于較高水平時,表明子宮異位內膜開始增生,進而促進疾病進展。MMPs 作為具有鋅依賴性的蛋白酶家族,其各種相關因子在血清中的含量與AM 患者的預后有著密切的關系,當MMP-2、MMP-9、MMP-1 在血清中處于較高水平時,可促使細胞膜水解,使得機體內的組織屏障弱化,子宮內膜細胞出現黏附、浸潤等現象,進而加重患者的臨床癥狀,若治療后其水平升高,可導致AM的復發。LH、E2、FSH 作為主要的性激素,其相互之間具有協同的作用,其中LH 和FSH 可促進機體內E2 的分泌,進而使得機體內的卵泡快速成熟,若卵泡破裂則可導致機體內孕激素、雌激素的大量分泌,進而使得機體內的性激素水平出現異常,加重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病情進展[8-9]。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作為可對雌激素活性進行抑制的一種孕激素,可直接地對機體內雌激素受體的合成進行抑制,進而降低子宮內膜血液循環時對于機體內雌激素的敏感性,發揮調節激素水平,抗內膜增生的作用,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此外,還可對細胞外基質的增生進行抑制,降低增生細胞因子的活性,進而使得機體內MMP 水平處于穩定狀態,改善患者的預后,抑制疾病復發[10]。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6 個月觀察組患者 血 清VEGF、MMP-2、MMP-9、MMP-1、LH、E2、FSH 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應用于AM 患者,可以抑制疾病復發,調節性激素水平,進而達到更為有效的治療效果,與張金娟[11]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應用于AM 患者,可改善月經情況,抑制疾病復發,調節性激素水平,減少并發癥發生,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