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萌
半年前,小吳的脖子開始出現問題。那天小吳就覺得自己左側脖子很痛,一照鏡子,不得了了,左側脖子又紅又腫。他嚇了一跳,還以為是被蟲子咬了,趕緊用消毒水沖洗了一遍,但脖子依舊又紅又腫又痛。
本以為忍忍就過去了,沒想到慢慢出現咽痛,就好像平時感冒嗓子疼一樣,特別疼,連吞口水都覺得疼。
紅腫熱痛,這是炎癥四大特征,小吳查了百度后得知。自己脖子這里又紅又腫的肯定是有炎癥了,得去藥店買消炎藥吃。所謂的消炎藥,其實是普通民眾的一個習慣稱呼而已,正式的應該叫抗生素。既然有炎癥,很可能是細菌感染引起的,那么抗生素會有效果。吃了一天,效果不好,小吳的脖子依舊紅腫熱痛。疼痛還能忍受,但是脖子上這么大一塊紅腫,他想著第二天去醫院看看吧。
當晚剛躺下,小吳就覺得渾身發冷,額頭燙手,一量體溫,40 攝氏度,把他嚇壞了。暈暈乎乎地下樓,打了車直奔醫院急診科。
急診科醫生看了小吳的脖子,又摸了摸,真真是紅腫熱痛,這肯定是個炎癥,而且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也懷疑是不是被什么蟲子咬到了。
抽了血,看到白細胞計數顯著高了,白細胞計數14x10E9/L,這就是個細菌感染啊,醫生說。當晚就給用了抗生素,用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一種能殺掉大部分細菌的抗生素。
本以為幾針抗生素下去病情會有所好轉,但除了體溫降下來之外,其他的沒什么改善,咽痛、吞咽痛、脖子紅腫熱痛還是存在。
病情一直反反復復,醫生嘗試了很多方法都不見效。于是趕緊請其他醫生一起會診吧,來了很多科室,感染科、耳鼻喉科、呼吸科、藥學部、影像科,就連ICU 也請來了。
會診時,大家看了患者片子,聽了管床醫生的匯報,又去床邊看了患者。
幾個會診醫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無非是淋巴結結核、蜂窩組織炎等感染疾病。
還沒來得及證實,耳鼻喉科醫生開口了,這個病還得我們來看啊,前幾天我們才做了一個這樣的手術,病人很可能是梨狀窩瘺啊。你看,脖子這邊反復發炎,好了又來,來了又走,好了又來,反復腫痛,靠近甲狀腺,但不是甲狀腺的問題,片子不支持,倒是梨狀窩瘺一定要考慮。
梨狀窩瘺?眾人不解,什么叫梨狀窩瘺,沒幾個醫生認識。即便是梨狀窩,梨狀窩在哪,也沒幾個醫生認識。
梨狀窩瘺,就在我們咽喉附近,形狀像水果雪梨的那個凹陷頭一樣,也像酒窩一樣,所以叫作梨狀窩,左右各有一個。如果先天胚胎發育不好,本來應該閉合的管道沒有閉合,導致形成瘺管,那么咽喉部的食物或者細菌就會通過這個瘺管一直蔓延到頸部皮下,局部細菌容易繁殖,造成感染,所以脖子就會反復紅腫熱痛。
絕大多數患者都是兒童起病的,少數是青年再發病。而且90%以上發病部位是左側頸部,而不是右側頸部,這和解剖位置有關系,患者正好是左側,所以符合梨狀窩瘺的特征。
梨狀窩瘺形成的內瘺口常引起頸部反復化膿性感染,也可能累及周圍的甲狀腺組織,但它跟亞急性甲狀腺炎還是有區別的。
大家看耳鼻喉科醫生說得胸有成竹,頓時來了興趣,要怎么樣才能確診是梨狀窩瘺呢?
耳鼻喉科醫生說,簡單啊,做個造影就行了,做下咽部造影,就能看到有完整的瘺管,那就確診無疑了。同時做個咽喉鏡,也可能看到梨狀窩瘺的內瘺口,很多患者都是這樣確診的。
然而現在急不來,患者的炎癥這么明顯,頸部紅腫熱痛很厲害,估計瘺管也被炎癥組織充斥了,管道可能都看不到,得等炎癥消失后再來檢查。耳鼻喉科醫生說,先繼續抗生素治療,同時做個皮下切開,我看這里面都有膿腫了,不切開排膿恐怕很難讓炎癥消散。同時再做一個穿刺化驗,看看有沒有特殊發現。
梨狀窩瘺的診斷獲得壓倒性的認同。先在B 超引導下穿刺抽液化驗,抽出了一些膿液,送去化驗,然后準備行頸部膿腫切開。小吳聽說要切開有所擔憂,但醫生告訴他了,不切開排膿,恐怕很難好。
最終小吳還是同意了,做了頸部膿腫切開術,加強換藥。一邊用抗生素,一邊切開了膿腫引流,局部感染很快就得到了控制。
終于,病情逐步好轉,頸部腫痛顯著減輕,咽痛消失,沒發熱了,復查感染指標也下降了。
病情又趨于穩定了。
可以去做咽部造影了,還有咽喉鏡,看看到底是不是梨狀窩瘺。
這時候患者已經轉到耳鼻喉科來了。
耳鼻喉科醫生胸有成竹,推患者去了影像科,準備做一下咽部造影。做造影要吞造影劑,這個造影劑比較安全,不傷身,在吞造影劑的時候,如果存在梨狀窩瘺,那么會有部分造影劑經過內瘺口而漏出來,一直流到脖子這邊。
影像科醫生目不轉睛,盯著屏幕,可愣是沒發現瘺管。于是讓小吳再喝一口造影劑,還是沒發現瘺管。又喝一杯,依然沒發現瘺管。
不會吧,耳鼻喉科醫生也在現場,的確沒看到瘺管啊。難道不是梨狀窩瘺?
算了,造影看不到就暫時不做了,總不能一直喝造影劑,患者也受不了。耳鼻喉科醫生說。
回去跟主任匯報了情況,主任沉吟了一會,說有可能炎癥沒完全消散,瘺道里面有東西堵住,所以造影看不到。咱們先做電子咽喉鏡,在直視下看能不能找到梨狀窩瘺內瘺口。
小吳聽說沒發現瘺道,有點失望,該不會不是這個病吧,醫生又弄錯了?當天下午就安排了電子咽喉鏡,主任親自操刀。鏡子從小吳鼻孔進入,挺近咽喉,梨狀窩就在這附近,如果有梨狀窩瘺,一定能看到有漏口。主任仔細看了一下,還真沒發現梨狀窩內瘺口,但可以看到左側梨狀窩黏膜有些腫脹。嗯,這可能還是有問題的。捏住鼻子,鼓氣!主任吩咐小吳。鼓氣,繼續鼓,憋氣,憋住。果然,小吳一鼓氣,左側梨狀窩內瘺口就出來了。憋氣的時候,氣體沖破了內瘺口,一覽無遺。
小吳得知正確診斷的時候淚流滿面,折騰他這么久的問題終于水落石出了。
經過繼續抗感染一段時間后,頸部感染得到控制,進入了緩解期,然后才做了手術,全麻下行左側梨狀窩瘺管切除術。術中醫生進一步判斷了瘺道的存在,直接從頸部外口這里注入美藍,美藍所到之處,就是瘺道行走的道路。
術后隨訪了2 年,小吳一切順利,再也沒有頸部紅腫熱痛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