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

場景一:室內,溫度15 攝氏度。50 歲的吳女士坐在沙發上,活動著雙手,嘴里念叨著:“我的手最近是怎么了?早晨起來活動半個小時以上才能變得靈活。”
家住在深圳的吳女士,入冬以來,發現自己的雙手手指出現憋脹的癥狀。后來隨著氣溫的降低,她又發現早晨起床后手指不如以前靈活了,活動至少半個小時以后才能變得靈活。
場景二:晚上,兒女們都下班回家,吳女士就把自己最近的情況告訴他們。孩子們咨詢了學醫的同學,同學覺得吳女士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建議他們去醫院的風濕免疫科就診。
場景三:于是他們帶著母親來到了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的風濕免疫科就診。經過王醫生的一系列檢查,最后吳女士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場景四:診室內。
吳女士:王醫生,您能不能給我講一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個什么樣的病。
王醫生:正好今天患者不多,我就來給你們科普一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以侵蝕性、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這種疾病在類風濕因子的作用下,關節滑膜發生慢性炎癥、血管翳增生,并逐漸出現關節軟骨和骨的破壞,最終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發病后如果不及時治療,致殘率是很高的。
場景五:診室內。
吳女士的女兒:哦!這個病這么可怕。那么王醫生,導致這種疾病的危險因素是什么,哪些人容易得這種病呢?
王醫生:這個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為什么這么說呢?雖說現代醫學相當發達了,但是有些疾病的發病原因還是沒能找到。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和發展機制極為復雜,至今仍未完全搞清楚。現在醫學普遍認為,這種疾病與遺傳、激素、環境等因素有關。
手指類風濕與以下因素相關:
性激素 口服避孕藥女性較少發生類風濕關節炎,其病因與性激素具有相關性。
內分泌因素 由于類風濕關節炎多發于女性,并且女性患者懷孕期間癥狀可減輕,應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可緩解關節疼痛,因此推斷內分泌因素在類風濕關節炎的病因中較重要。
環境因素 長期處于寒冷、潮濕環境的人群,罹患類風濕關節炎的概率明顯增加。
誘發因素 精神刺激、創傷等。在應激狀態下體內各種激素水平失衡,可能誘發或加重類風濕關節炎。
不良生活習慣 吸煙過多有可能增加類風濕關節炎發生的風險。
本病好發于感染病毒者、性激素異常者以及吸煙人群、直系親屬有類風濕關節炎病史者等人群。
場景六:診室內。
吳女士的女兒:王醫生,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患上了這種病?
王醫生:這種疾病有一個典型的癥狀就是晨僵,您母親早晨起來之后出現的手指不靈活就是晨僵的表現。類風濕關節炎的典型癥狀為關節疼痛、腫脹、晨僵、畸形等。此外,有的患者還可能出現發熱、疲勞、無力、食欲減退、體重減輕、手足盜汗、全身不適感等等。
關節疼痛 發病初期,患者常常感覺關節疼痛,并在晨起時感覺關節僵硬,持續1 小時以上可自如活動。發病的關節通常是對稱的,最常見于近側的指間關節,其次是雙手掌指關節、腕關節、膝關節肘關節等等。
關節腫脹 這是由滑膜腫脹和關節腔積液導致的,患者此時的主動和被動關節活動均會受到限制。
關節畸形 患者此時會發生受累關節脫位或半脫位,有10%~15%的患者出現類風濕結節。
其他癥狀 本病部分患者可長期無癥狀,僅于體檢或因其他疾病檢查時發現,或因并發胸膜炎、心瓣膜炎、胃腸道損傷、皮膚損傷等癥狀,就診時才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
所以說,如果出現雙手腫脹、疼痛,甚至晨僵的癥狀一定要警惕這種疾病,需要盡快就醫。
場景七:診室內。
吳女士的女兒:王醫生,我媽的這種情況該怎樣治療呢?我擔心我將來也會得這種病,有沒有可以預防的措施呢?
王醫生:關于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強調個體化。其中的治療包括:
西醫治療 藥物和康復治療。主要藥物是非甾體類抗炎藥、免疫抑制劑、生物制劑、糖皮質激素類,一般非甾體類抗炎藥作為一線治療藥物,免疫抑制劑如甲氨蝶呤作為輔助藥物。根據具體情況可選擇一種或兩種免疫抑制劑,如果效果不佳,可以配合生物制劑。
中醫治療 中醫強調辨證論治,不同患者證候不同,需在主方基礎上進行個體化加減。中醫可以應用內服湯藥、中成藥,再配合外治的方法,如針灸、中醫泡洗等,療效較好。此外,也可以通過康復鍛煉進行輔助性治療。
手術治療 包括人工關節置換和滑膜切除手術,前者適用于較晚期有畸形并失去功能的關節。滑膜切除術可以使病情得到一定的緩解,但當滑膜再次增生時病情又趨復發,所以必須同時應用抗風濕藥物。
關于預防,平時一定要有預防疾病的理念,不要等得了病再去預防,那時就來不及了。以下是根據國內外有關文獻及醫生的臨床經驗,提出的一些預防措施:
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或生產勞動。
避免受風、受潮、受寒 春季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不要貪涼,空調不能直吹,不要暴飲冷飲等;秋冬季節要防止受風寒侵襲,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注意勞逸結合 過于疲勞,人的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容易引發一些疾病。
保持精神愉快 精神愉快也是預防類風濕關節炎的一個方面,遇事不可過于激動或長期悶悶不樂。要善于節制不良情緒,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預防和控制感染 實驗研究表明,細菌或病毒的感染可能是誘發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因素之一。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