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媛
針灸療法作為傳統中醫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其獨特的康復理論與治療方法,在數千年的醫療實踐中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在現代的康復醫學中也正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針和灸是兩種不同的治病方法。針法是用金屬制成的針刺入人體一定的穴位,運用適當的手法以疏經活絡,調和氣血。
灸法一般是指用艾柱或艾卷點燃后熏灼穴位的皮膚,達到溫通氣血、散寒止痛的目的。
二者都是通過穴位、經絡調節人體臟腑氣血,進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調整作用
針灸治病,就是根據病證的屬性來調節機體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恢復其正常的生理平衡狀態。如針刺有促進腸運動功能正常的作用,即腸運動功能減低者,促使其增強運動;而腸運動功能亢進者,則促使其緩解。
增強免疫作用
針刺療法和艾灸都有扶正的作用。針刺療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而針灸對增強免疫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能使網狀內皮系統功能活動增強,對機體內各種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抗體的增加均有明顯作用,臨床上用于抗感染、抗過敏、抗癌等。
活血、鎮痛作用
針灸治病是通過對穴位選行針刺和艾灸,“通其經脈,調其氣血”,從而能活血化瘀、生新止痛。
修復組織作用
針灸具有修復組織的作用已被大量臨床所證實,如:針刺面部的穴位治療面神經麻痹,針刺頸臂穴位治療臂叢神經麻痹,針刺上肢穴位治療正中神經麻痹等,均有較好的療效。
急性腰扭傷俗稱“閃腰”,多因劇烈轉動身體、彎腰提拿重物或姿勢不當,使腰部肌肉、韌帶等軟組織受到扭轉、牽位損傷,導致局部氣血淤阻、經脈不通。
急性腰扭傷是針灸治療最為有效的病癥之一,通過針灸可使局部氣血運行通暢,松弛緊張的筋脈。另外,針灸同時配合自身運動療效更好。專家強調,根據腰扭傷部位的不同,所選穴位也有所差別,定準穴位治療單純性急性腰扭傷,一般1~2 次即可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