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宏廣
(甘肅省莊浪縣中醫醫院 耳鼻咽喉科 甘肅平涼 744600)
【關鍵字】 慢性扁桃體炎;低溫等離子消融扁桃體切除術;傳統扁桃體剝離術;治療效果
慢性扁桃體炎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大多是由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作,或隱窩內細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成的慢性炎癥。通常發生在大齡兒童和年輕人中,大多癥狀為咽痛、吞咽困難、咳嗽等,有的還會伴發其他病變。而已有慢性炎癥的患者,可促使原有疾病加重。因此要及時治療,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如可酌情考慮用藥,若經藥物治療后癥狀仍不緩解或有加重表現時,可考慮采用手術切除扁桃體。扁桃體切除術主要包含有兩大類,一類為冷器械手術,大致為以往傳統的扁桃體剝離術以及擠切術,另一類為熱器械手術,包括有高頻電刀和等離子射頻等等手術。本文正是基于此,回顧了66 例慢性扁桃體炎患者資料,對比分析了低溫等離子消融扁桃體切除術與傳統扁桃體剝離術對慢性扁桃體炎的治療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回顧分析了66 例慢性扁桃體炎患者資料,將所有患者隨機均分成了對照組(傳統扁桃體剝離術,33例)和觀察組(低溫等離子消融扁桃體切除術,33例)。對照組中男17 例,女16 例,年齡7 至54 歲,年齡平均值為37.9 歲。觀察組中男19 例,女14 例,年齡6 至51 歲,年齡平均值為36.5 歲。
診斷標準:(1)具有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作病史,(2)局部檢查時均發現扁桃體及腭舌弓呈暗紅色慢性充血,扁桃體表面凹凸不平,有鞭痕或黃白色點狀物,擠壓腭舌弓有分泌物從隱窩口溢出,根椐病史和局部檢查征象符合慢性扁桃體炎診斷特征。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嚴重心肝腎病變和不配合者。對兩組患者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之中所有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觀察組患者主要使用低溫等離子消融扁桃體切除術進行治療,采取BONSS 國產等離子消融手術系統加以治療,將設備初始能量水平調至7 檔,切割時需緊貼患者扁桃體被膜,患者止血時需要將設備能量設置成5 檔,使用的等離子射頻刀為401 號等離子射頻刀。對患者進行腭弓上部黏膜的切開,將患者的扁桃體上極充分暴露,切割包膜和其周邊間隙,直到患者的扁桃體下極,從而完整切除患者扁桃體,對患者扁桃體窩進行檢測,對患者的出血點進行電凝止血。對照組使用傳統扁桃體剝離術進行治療,首先采取鐮刀切開腭舌并且向后進行延長,使用切口將扁桃體上極包膜進行分離,采取扁桃體剝離術分離患者扁桃體至其下極,采取圈套器絞除其扁桃體,對扁桃體窩進行為時2 分鐘的止血,如果患者發生顯著的出血點必須對其采取絲線進行縫扎。所有患者在手術之后3 天均需要采取止血藥和抗生素治療,并做好術腔的清潔工作,可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或溫開水含漱清潔。
對兩組別患者手術各類指標進行對比,主要有手術時間、手術中出血量、手術后扁桃體窩白膜形成和脫落的時間。
本研究當中所有的數據所采取的統計學軟件均為SPSS21.0 統計軟件,P<0.05 說明組別間差異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使用檢驗方式分別是X2檢驗和t 檢驗。
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當中出血量和白膜形成時間顯著長于觀察組,兩個組別之間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個組別患者白膜脫落時間對比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如下表1。
表1 兩個組別患者手術各類指標對比()

表1 兩個組別患者手術各類指標對比()
?組別例數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白膜形成時間(h)白膜脫落時間(h)觀察組3315.26±4.657.99±1.877.45±1.9710.23±1.69對照組3323.08±4.3220.33±2.159.54±2.319.67±1.27 t-7.07824.8783.9551.522 P-0.0000.0000.0000.133
扁桃體所產生淋巴細胞能和人體機體進行免疫應答,同時也是人體的咽淋巴環當中體積最大的淋巴組織。扁桃體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人們在成年之后其扁桃體會慢慢萎縮,然而也存在少數人因為扁桃體萎縮而反復發炎,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必須對其進行切除[1]。扁桃體手術是耳鼻咽喉科臨床常見手術。扁桃體切除術的效果優劣取決于手術中的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的疼痛程度、手術野的愈合時間及有無扁桃體殘留等[2]。以往治療慢性扁桃體炎,采取傳統手術切除,術中出血較明顯,出血量比較多,且無法對較大血管進行窺及,致使術野不清楚,易殘留。術中因粘連易造成周圍組織損傷,甚至肌肉剝離,導致患者手術之后周邊組織水腫,且具有非常嚴重的疼痛反應[3]。低溫等離子消融扁桃體切除術,是使用多電極射頻產生一定的能量,將射頻刀頭與組織之間的電解液轉換成等離子體蒸汽層[4]。等離子體中的帶電離子被電場加速后,使目標組織中的細胞以分子為單位逐漸解體,從而達到對組織消融、切割以及止血的效果,能夠有效降低患者手術過程當中的出血量和時間[5]。
與常規扁桃體、腺樣體切除術相比,低溫等離子消融扁桃體切除術具有如下優點:
1.手術時間縮短,平均手術時間約10 分鐘[6]。
2.出血減少,幾乎不出血,術野清晰。當射頻產生的能量低于產生等離子體的域值時,組織的電阻會產生熱效應而發揮止血作用[7]。
3.創傷小,術后疼痛輕微。低溫等離子消融技術是利用等離子射頻的能量,以較低的溫度(40℃~70℃)使細胞、組織消融,射頻所致損傷中心區域為凝固性壞死,周圍為液化壞死,壞死組織脫落吸收后由纖維組織修復產生瘢痕收縮形成組織體積縮容的效果[8]。同時所用刀頭術中連接0.9%氯化鈉注射液不斷地沖洗,更進一步減少了周圍組織的熱損傷,使術后患者的疼痛大為減輕[9]。低溫等離子扁桃體消融術在切割同時止血,因此術中出血極少,手術時間比剝離法明顯縮短,加快術后恢復[10]。
4.護理簡單,恢復快,患者愿意接受[11]。在本文中,回顧分析了66 例慢性扁桃體炎患者資料,將所有患者隨機均分成了對照組(傳統扁桃體剝離術,33例)和觀察組(低溫等離子消融扁桃體切除術,33例)。對比組別間患者的各類手術指標后發現,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當中出血量和白膜形成時間顯著長于觀察組,兩個組別之間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個組別患者白膜脫落時間對比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對慢性扁桃體炎患者進行治療時,相比于傳統扁桃體剝離術所需時間,低溫等離子消融扁桃體切除術時間更短,手術當中的出血量也更低,患者身體恢復更快,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