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芬
(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平泉中心衛生院 甘肅慶陽 744517)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臨床根據患者的發病情況分急性期、穩定期兩種[1]。臨床在COPD 急性發作治療中主要采取綜合療法,即應用氧療干預、抗感染、舒張支氣管等治療,以此來改善患者的呼吸狀態,緩解臨床癥狀[2]。但對于多數COPD 急性發作患者來講,因病情的影響,病痛的折磨,導致患者出現不良的心理狀態,如抑郁、焦慮等,而以上不良心理的出現,又會對疾病的治療、預后等產生一定的影響[3]。因此,在COPD 急性發作過程中,配合有效、科學的護理服務來輔助提高治療與預后效果非常有必要。細致化護理是一項新型的護理措施,其可以將護理環節進行細致化處理,調整、優化潛在的護理問題,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實現護理目的[4-6]。本文取50例COPD 急性發作患者,探究細致化護理用于慢阻肺急性發作病人不良心理應激改善中的作用,報道如下。
從本院(2019 年10 月~2021 年2 月)收治的慢阻肺急性發作患者中抽取50 例開展本次研究,分析臨床資料,以護理形式的不同將50 例患者按1:1 的格式分為兩組。即25 例對照組患者中16 例男性與9 例女性,年齡54~80 歲,平均(66.71±5.22)歲,發病至治療時間8~40h,平均(24.57±1.65)h;25 例實驗組患者中17 例男性與8 例女性,年齡53~81 歲,平均(68.11±5.57)歲,發病至治療時間8~41h,平均(25.07±1.66)h。上述資料組間對比差異P>0.05。本次研究所有參與者均以慢阻肺急性發作為診斷標準。醫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次研究。
納入標準:(1)符合診斷標準者;(2)處于急性期者;(3)患者、家屬知情,簽署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1)心律不穩定者;(2)合并其它心肺疾病者;(3)認知障礙者;(4)交流障礙者;(5)免疫功能障礙者;(6)不愿參與研究者。
對照組患者獲得常規護理,入院后做好生命體征與血氣指標監測,對呼吸道的分泌物進行清潔,做好氣道管理,配置溶液,配合用藥指導服務,對飲食進行合理安排,根據患者的意愿開展呼吸訓練。基于此,實驗組患者獲得細致化護理,如下:
(1)環境細致化護理:患者入院后,需要及時對其進行評估,即評估病情,明確后引導患者了解醫院的環境,定時消毒、清潔,室內的溫度、濕度需要保持在適宜狀態下,每天開窗通風半小時,保持充足的光線等。
(2)應用焦慮與抑郁量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并以其為依據,配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在護理中首先需要了解不良情緒出現原因,引導宣泄方法,講解疾病相關知識,預期效果,分享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
(3)幫助患者取舒適的體位,即保持前傾坐位,雙腿保持自然前伸,上身向前傾,雙腿入于高30cm的凳子上,頭部放在凳子的上方;左側臥位,床頭適當地抬高(30 度),右手放在枕旁,左手放在胸前,軟墊放于右肩背下[7]。
(4)指導患者保持坐位,雙腳著地,頭向前傾,雙手抱枕,上抬膈肌,深吸氣,堅持3~5s,從胸腔用力,要求患者咳嗽,同時對腹肌進行收縮,借助腹壓與膈肌的力量咳嗽[8]。
(5)對患者開展呼吸訓練,叮囑患者盤起雙腿,膝蓋上放手掌,慢慢吸氣,直至最大的肺容量,吸氣7s 后,慢慢呼氣,每次20 次。同時訓練腹式呼吸,一手放于胸前,另一手放于腹部,呼吸時用力對腹部做按壓,吸氣時用力對抗手,隆起腹部,鼻吸氣。
就兩組心境狀態、肺功能、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
(1)心境狀態由相關量表評價,包括緊張、疲乏、抑郁、憤怒、迷惑、自尊感、精力等項目,其中緊張、疲乏、抑郁、憤怒、迷惑為反向評分,后兩項為正向評分。
(2)肺功能指標,應用肺功能檢測儀,對FVC、FEV1、FEV1/FVC 指標進行監測。
(3)健康知識掌握情況由自制量表評價,包括發病原因、用藥方式、并發癥預防方式、運動方式等,總分100 分,有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其中第一項評分>90 分,第二項評分為70-90,第三項評分<70 分。100%-未掌握率=健康知識掌握情況。
(4)自制工具評價護理滿意度,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技巧、病情管理、心理疏導、健康宣教,每項100分,分數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
護理前,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無差異,P>0.05;護理后,實驗組、對照組肺功能指標均高于護理前,且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肺功能比較()

表1 肺功能比較()
組別(n=25)FVC(L)FEV1(L) FEV1/FVC(%)實驗組護理前2.15±0.381.18±0.3866.88±13.52護理后2.66±0.411.80±0.5079.88±14.65 t4.56164.93623.2606 P0.0000.00000.0020對照組護理前2.16±0.451.19±0.5065.45±12.35護理后2.36±0.411.47±0.5572.35±10.88 t1.64271.88352.0961 P0.10700.06570.0414兩組護理后t2.58702.21982.0632兩組護理后P0.01280.03120.0445
實驗組:完全掌握18 例、部分掌握7 例、未掌握0 例,健康知識掌握情況100%;對照組:完全掌握10例、部分掌握10 例、未掌握5 例,健康知識掌握情況80.0%,組間對比差異顯著,X2=5.5556,P=0.0184
經自制工具評價護理滿意度,發現護理態度、護理技巧、病情管理、心理疏導、健康宣教等評分相比,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度比較()

表2 護理滿意度比較()
?
COPD 是常見病,對于COPD 急性發作的患者來講,如不及時治療,會對患者的生命、身體健康等產生極大的影響。COPD 急性發作后,患者會出現咳嗽、痰量增多、呼吸困難等表現,且痰液還會出現膿性,加重氣道內炎癥反應,甚至還會導致患者出現呼吸衰竭,對肺功能產生損傷,威脅生命安全[10]。此外,COPD 急性發作病情變化較快,患者會出現不適感,會加重其心理應激反應,還會影響預后效果。
實踐表明,在COPD 急性發作時,配合細致化護理服務,可以輔助提升治療效果,對控制病情的進展具有積極作用。細致化護理是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創新出來的一項護理服務,其是將護理措施進行優化、細致處理,在護理中,通過重視患者舒適度來保證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以此來提升患者護理效果[11]。將細致化護理用在COPD 急性發作期患者中,在不同的護理措施下改善不良心理,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改善肺功能。本研究示:實驗組心境狀態優于對照組,FVC、FEV1、FEV1/FVC 均高于對照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細致化護理服務可以輔助提升COPD 急性發作患者治療效果,進而提高預后效果。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慢阻肺急性發作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采用了細致化護理服務,對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應激反應具有積極的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