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繪芝
伴隨醫院制度日益健全、合理化,使醫院工作更為順利、安全,對提高患者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門診藥房在醫院工作開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合理的藥物服務可提高患者用藥安全性,對提高醫院社會效益具有明顯促進作用[1]。提高門診藥房藥學服務質量可使藥物使用安全性明顯提高,對患者康復具有顯著作用[2]。PDCA 循環法在使用過程中應用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的反復循環使問題得到及時發現,并予以有效解決,可不斷改進循環方法,對藥學工作的日益完善具有明顯作用[3]。本研究選取門診就診患者,探討PDCA 循環在提升門診西藥房藥學服務質量中的應用效果。如下所示。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12 月136 例門診就診患者及10 名藥房工作人員作為對照組,其中,患者中男75 例,女61 例;年齡23~65 歲,平均年齡(49.51±8.86)歲。藥房工作人員中男2 名,女8 名;年齡22~49 歲,平均年齡(35.16±4.68)歲;工作時間2~16 年,平均工作時間(8.56±2.56)年。選取2019 年1~12 月136 例門診就診患者及10 名藥房工作人員作為觀察組,其中,患者中男76 例,女60 例;年齡23~66 歲,平均年齡(49.48±8.85)歲。藥房工作人員中男3 名,女7 名;年齡22~50 歲,平均年齡(35.22±4.94)歲;工作時間2~15 年,平均工作時間(8.61±2.23)年。兩組患者及藥房工作人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門診西藥房藥學服務,依據醫院相關制度完成藥房工作。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藥效服務基礎上加入PDCA 循環法,包括:①計劃:建立PDCA 循環小組,組員均經培訓合格后上崗,熟練掌握PDCA 循環方法。小組討論探查西藥房藥房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制定適宜解決方案。②執行:根據實際情況,為藥劑師安排合理工作崗位,通過新老員工搭配方式排班。新藥進入藥房需安排藥劑師及時學習相關知識,明確藥物用法、用量、適應證、禁忌證等。按照規定對藥品進行合理陳列,需將其按照分類予以擺放,將易混藥品進行分開擺放,且予以醒目標記。若新上藥品應放置到藥架內側,使藥品整齊放置。特殊藥品應采用彩色標簽著重標記,并由專人負責。建立醫院網絡信息系統,對藥品使用信息進行及時更新,并注意統計過期藥品,對藥品信息進行及時更新,藥房調劑差錯。調劑處方時,注意審核處方用藥合理性。如有異常,需及時溝通處方開具醫師,在確保無誤后才可進行處方藥物調配。處方調劑可按照時間落實到個人,如有問題需及時追責。發放藥物時,對患者講解藥物使用中的問題,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與安全性。③檢查:建立藥學服務質量監管小組,對藥房服務質量進行定時檢查,針對門診西藥房常見問題進行評估,按照質量標準對服務質量進行評估。建立獎罰制定,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④處理:定期召開會議,總結門診西藥房藥學服務中出現的問題,制定合理措施進行處理,將其應用到下一個循環中。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比較兩組患者的藥品差錯發生情況 包括:用法錯誤、用量錯誤、書寫錯誤、劑型錯誤、標簽錯誤。
1.3.2 比較兩組患者對藥學服務的滿意度 通過自制患者門診西藥房藥學服務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估,滿分100 分,非常滿意:>80 分;基本滿意:60~80 分;不滿意:<60 分。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4]。
1.3.3 比較兩組藥房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評分 包括藥學服務能力、積極性、責任感、自信心、解決問題能力、成就感、溝通協調能力、愉悅感,每項1~5 分,得分越高顯示工作質量越高[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藥品差錯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藥品差錯發生率為1.47%,低于對照組的7.3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藥品差錯發生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對藥學服務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藥學服務的滿意度為98.53%,高于對照組的92.6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藥學服務的滿意度比較[n(%)]
2.3 兩組藥房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藥房工作人員的藥學服務能力、積極性、責任感、自信心、解決問題能力、成就感、溝通協調能力、愉悅感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表3 兩組藥房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藥房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醫院工作中,門診西藥房負責藥物的發放與患者用藥安全性。為了提高患者的用藥安全性,預防患者病情受到不良影響,造成醫療糾紛,門診西藥房保持較高的藥學服務質量具有重要意義。PDCA 循環在近些年來較常用,此方法具有較高的有效性與持續性。通過PDCA 循環方法的應用,可使藥學服務工作具有較高的條理性、系統性,使整個藥學服務工作的開展具有更佳的有效性。采用PDCA 循環方法時,可通過循序漸進地方法完成工作目標[6]。在完成一次PDCA 循環時,找到問題、解決問題,并將解決方案應用到下一個PDCA 循環中,可避免問題再次發生,可使藥學服務工作目的在動態中完成,可不斷地有效的提高工作質量,對用藥安全具有明顯促進作用[7]。
經研究可知,觀察組患者的藥品差錯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患者對藥學服務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藥房工作人員的藥學服務能力、積極性、責任感、自信心、解決問題能力、成就感、溝通協調能力、愉悅感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因此說明,觀察組采用PDCA 循環后可明顯減少藥品差錯發生率,可使患者對藥學服務滿意度更高,而且員工的藥學服務工作質量更佳。在實施PDCA 循環時,建立PDCA 循環小組,加強組員培訓,可使之具有較高的職業素質,可在藥房服務工作開展中保持較高的工作能力,具有較高的工作素質,而且通過獎罰制定,可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加強處方審核,且對藥物名稱、使用劑量等信息詳細掌握,對患者講解藥物使用信息,可提高用藥安全性。建立網絡化藥物管理系統,可及時更新藥物信息,提高用藥安全性。正確擺放藥物,有利于藥物的安全取放[8]。通過檢查、改進,可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更改,有利于減少西藥房藥學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在PDCA 循環過程中,可提高員工積極性,使之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建議,有利于西藥房工作的順利開展。通過PDCA 循環方法的應用,可使西藥房工作更為科學化、制度化,可減少藥學服務差錯,可提高患者用藥安全[9]。PDCA 循環應用可使藥房工作更為合理,管理方法更為人性化,而且能夠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可使每名員工詳細掌握PDCA 循環方法,并在實際工作中進行合理應用。藥品從到達藥房,一直到發送至患者手中,每個步驟均按照規定完成,可提高患者用藥安全性。通過PDCA 循環的不斷完善,可使各項制度落到實處,有利于員工不斷提高工作能力與工作素質,可從源頭避免藥物服務差錯,可使用藥安全性明顯提高[10]。通過提高員工藥學服務工作質量,可有效減少藥品差錯,提高患者滿意度,可使用藥更為合理,對保障患者生活安全具有明顯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PDCA 循環應用到門診西藥房中,可減少藥品差錯,提高藥學服務質量,應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