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俊
(江西贛粵高速公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江西 南昌 330038)
關于瀝青砂的主要特征:為了能與上層和下層之間具有良好黏附性,理應選用小于5 mm的細集料且油石比相對較大的材料。瀝青砂的應力吸收層可以有效防止裂縫的擴展,減緩反射速度,提高抗變形能力。為了形成具有彈性且不容易滲透的混合料應對瀝青和細集料的用量稍微加大,加強與半剛性基層的黏結,同時有效控制路面持續滲水。要使上傳應力分散至更大的面積,就應采取這種結構層的鋪設。當應力在吸收層中廣泛分布時,裂縫可以得到有效的延緩。此外,即使公路在通車多年之后,其面層也可能出現反射裂縫現象,那是因為應力吸收層有一定彈性,然而應力吸收層基本上不會發生斷裂。從而有效控制積水的下滲,能進一步對基層提供有效保護。
針對應力吸收層鋪設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應先對基層的質量進行全面檢查是否滿足工程的需求,當檢驗合格以后方可進行下一步的鋪筑施工,否則工程的質量無法得到保障。想要提高工程質量應采取一定的措施,當在基層鋪筑施工過程中若存在過多的雜質沒能及時處理,則會導致后期不能徹底有效解決。然而對鋪筑建設進行施工之前,不僅對瀝青混合料溫度、瀝青標號、黏度、氣候等因素,達到相關要求以后進而進行施工。
對原材料取樣現場進行檢驗,待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通過對瀝青與集料按標準稱重后運送至拌合機,同時每鍋攪拌時間應大于50 s,且控制干拌時間應大于5 s。
在對瀝青混合料攪拌完成后,將拌制好后的混合料由施工單位運輸至公路進行施工,那么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針對超載以及緊急停車、掉頭現象在運輸過程中是絕不允許發生的,為保證攤鋪機前方隨時有混合料運輸車等待,那么施工單位應通過合理調配車輛來以實現,進而能保證在發生特殊情況下車輛也能正常運輸通行。
(2)不管車輛在運輸前或運輸后應對運輸車輛進行清理,應使用涂抹防黏劑與隔離劑對車輛內部(除車廂底部外)進行涂抹,可以有效的減少瀝青附著于車廂內部。
(3)在施工過程中運輸車輛應保持勻速行駛,不僅能避免瀝青混合料出現離析,還能確保運輸車輛的穩定性和平衡性。
(4)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防止路面的污染情況發生,當運輸車輛把混合料運輸進入攤鋪場所前,應對運輸車輛的輪胎進行沖洗干凈。
(5)當在進行攤鋪施工時,為了避免運輸車輛和攤鋪機相互碰撞,應使其間距控制在110~319 mm之間,且保證運輸車輛與攤鋪機以相同的速度前進,進而得以保證瀝青混合料勻速卸下。
在橡膠瀝青攤鋪完畢后,針對碎石的攤鋪應采用全液壓、氣動控制功能的碎石撒鋪機。應保證路面的潔凈與干燥在碎石鋪設之前,同時覆蓋基質瀝青(0.4%~0.6%)在碎石上。通過試鋪效果可以確定撒鋪碎石用量,對該工程選取每平方米15~22 kg之間作為鋪撒碎石量,可通過人工方式進行填補撒鋪不均部分位置。在撒鋪碎石完畢后,可通過人工方式向瀝青膜內掃入散落在瀝青膜外的碎石。最后對路基進行壓實作業可選取膠輪壓路機,為確保瀝青層內的碎石得到充分粘附,一般控制碾壓遍數在2~4遍之間。然而多余碎石的清除可利用人工或機械的方式進行。
在進行碎石碾壓施工時一般同時選取2臺膠輪壓路機(25 t),壓路機應進行3遍不間斷碾壓,同時應緊隨碎石撒鋪車后面。為確定碾壓完成時間,可通過下承層溫度來實現。當碾壓完成時間在10 min左右時,下承層溫度控制在18~40 ℃之間;當碾壓完成時間在20 min左右時,下承層溫度控制在40 ℃以上。
在對瀝青鋪撒之前,應將瀝青放在標準尺寸的容器內稱重,并將其放置于灑布車前10 m處。想要得到正確的噴灑量,當灑布車通過容器后,應及時取出并重新稱重,然后計算出具體的噴灑量,最后與瀝青灑布車電腦調節系統相結合,可根據用量進行適當的調整。
在碎石攤鋪的前期,當路面完成瀝青撒鋪以后,在道路末端放置一個標準尺寸矩形容器并且對其稱重。當灑布車通過容器后,應及時取出并重新稱重,然后計算出具體的噴灑量,最后與瀝青灑布車電腦調節系統相結合,可通過數據進行調整確保撒鋪量和設計相符。
在攤鋪吸收應力過程中,以及基層的攤鋪安裝過程中,施工人員注意進行檢擦攤鋪使用的應力攤鋪機構件的安全,能在正式的工作中,得以保證其質量和正常進行運行。同時,針對機械操作員,嚴格按照施工的流程及標準進行操作,這樣才得以對攤鋪機工作質量水平的提高。此外,對應力層及吸收瀝青層的應力攤鋪處理工作中,施工人員應在全部的施工位置,利用攤鋪機把應力瀝青層及混合材料層攤鋪好,同時為了勻速進行攤鋪工作,使用攤鋪機時速度應控制在每分鐘2~3 m左右,致使對施工路面的流動性得以提高。
其一,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員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壓路機。此外,針對這些施工因素施工人員應合理加以管控,能夠幫助自動壓路機順利進行工作。例如,在行車碾壓保護問題上,施工人員可結合實際施工環境進行分析;當在施工中溫度出現降低、碾壓層厚度減少時,為了更好的進行碾壓工作,多臺壓路機可同時使用,進而對路面的密度得到提高。其二,對于不同施工階段的管道碾壓和養護,施工人員應注意不同的點。施工人員應隨時對碾壓狀況進行觀察,特別是在機車進行初次機車碾壓養護工作時,這樣才得以保證路面的平整。如果施工人員發現碾壓后的路面壓實度不足,應立即進行復壓和修補。假設問題太嚴重,施工人員只能重新再次施工,并注意減少這些問題在下一次施工中的再次發生,以提高碾壓工程的質量。在對復壓工作進行時,應特別注意施工的連續性。為了保證壓實度能夠達到要求,必須要保證混合料壓實的均勻性,這也是防止公路施工過程中出現離析問題的關鍵。一部分的路面攤鋪結束后,需要使用雙鋼輪壓路機對路面進行靜壓。由于混合料攤鋪過程中的厚度相對較薄,因此,壓路機與攤鋪機的行駛速度必須保持一致。此外,在對路面進行碾壓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灑水作業,但是水量不宜過大,否則可能會由于混合料的溫度降低速度過快而出現路面離析的問題。
在公路施工中,應力吸收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結構形式,對公路工程的質量起著關鍵性的影響。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案例的實際情況,把握整體的施工流程,將理論與實踐相互聯系,增強施工的合理性。另外,需要采取相關措施進行質量控制,減少出現的失誤,將施工控制在最佳效果內,切實延長公路的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