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仲杰
(山西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某公路項目是路基加寬改造項目,加寬尺寸為4.5 m。在本次工程項目中總計有兩段加筋土路堤的結構,分別是92 m與178 m,平均填筑高度為4.0 m。經過分析,項目施工的重點部分是加筋土技術,所以本文重點分析加筋土技術的應用。
按照項目設計方案的要求,根據1∶0.5的坡度設計,進行臺階開挖施工,坡面臺階為100 cm×100 cm,臺階開挖結束后,將表面的松散土清理掉,也可以采取夯實作業方式。坡面臺階開挖施工環節,為了使得原路面符合穩定性要求,需要將位移樁埋設到路肩上,并增大監測頻率,可以選擇相應的支擋措施。
(1)基礎整平
以設計方案為基礎,進行基底開挖施工,且落實整平處理工作,一般應超出基底30~50 cm左右。地基開挖工作完成后,開始全面檢查,并落實軟弱土體加固處理,比如壓實、換填等。根據需要進行現場整平、壓實施工,承載性能超過100 kPa。
(2)首層格柵鋪設
加筋土路堤施工的坡面傾角尤為重要,可以在現場設置臨時模架;遵循設計方案開展格柵下料,以首層格柵設計長度、墻面結構、上層連接部位長度尺寸,切割格柵。首次攤鋪作業中達到水平性要求,且部件之間是垂直的,格柵尾部應用U形釘固定在基底,防止發生位移的問題,反包段臨時設置在加筋土路堤外,格柵間搭接尺寸超過10 cm。
(3)加筋土填筑
①將土壤、草種裝入到網眼袋內,將模架作為基準,放置位置達到精準性要求,且堆放達到整齊性要求。但是也要注意,草種的一側應朝向加筋土路堤外側。
②填筑加筋土的環節,選擇使用合適的機械設備,施工方式如下:加筋土運輸到現場卸料,全部傾卸在格柵上,并在卸料的環節車輛停止移動,卸載完成后,以較慢的速度進行卸土。
③應用機械或者人工方式攤鋪材料,執行試驗路段確定的技術參數,保證加筋土的松鋪厚度符合工程的要求,并應用分層壓實的方式,達到加筋土密實度標準。在壓實工作完成后,測量頂面高程,符合設計標準。在現場施工環節,壓路機的輪子與格柵要保持15 cm左右距離,之間是土料,從而預防發生格柵損壞的問題。臨近坡面1.0 m位置上,無法碾壓密實,通過夯實機進行處理即可。
④在碾壓施工環節,達到密實度的要求,與擋墻方向保持水平性,并選擇最佳的壓路機型號,填料性能符合要求,碾壓遍數符合工藝方案。相鄰碾壓施工要確保輪跡重疊1/2,首次碾壓為靜壓,從中間向兩側進行,然后逐步轉向到加筋土坡面。
⑤回填工作的過程中應使得全部填料的含水量達到工程標準要求,壓實度超過95%。回填工作全部結束后,包含反包段格柵包在鋪筑的網眼袋與首層填料,然后按照上述方法進行格柵施工,通過連接棒把第二層與首層格柵反包段連接形成整體。
⑥上一層格柵結構上,通過應用張拉鉤施加應力,處于拉緊的狀態,直到最終的反包格柵全部都繃直為止。在本次工程項目中張拉鉤是專用工具,制作材料是鋼筋,并且張拉施工由兩名以上人員同時操作。
⑦上層格柵自由端應用U型釘固定,松開張拉鉤,在達到設計標準要求后,把頂部的格柵反包段埋入到頂層填料內,其應該稍微超過下層反包段。經過固定之后,工作人員按照設計標準要求開展填料壓實施工。
路基部分作業環節,加筋土技術應用時,必須加強檢驗和管控,從而提高加筋土的路堤質量水平,具體按照如下要求進行檢驗。
(1)加筋土路堤在現場施工中應落實質量監督與管控措施,制定質量檢驗標準要求,落實原材料質量檢查,獲取準確數據信息。
(2)加筋土路堤每一道工序施工結束后,質檢人員立即開展檢查和驗收,如果發現不能符合標準要求,應及時返工處理,并再次檢驗,直到最終質量合格。
(3)加筋土路堤現場施工中檢驗要從下述幾點出發:①加強地基基礎處理情況檢查,主要是基底開挖高程、平整度,確定是否符合設計標準。②檢查土工網墊層處理狀態,檢驗墊層長度與厚度。③檢測土工格柵鋪設與反包長度,落實格柵搭接長度與寬度檢測,保證符合質量標準要求。④檢查網眼袋鋪設狀態。⑤確定填料含水量參數,檢測松鋪厚度、壓實度性能。
(4)檢測加筋的層數、間距,確定連接棒連接狀態,確定是否符合設計標準,一旦有任何問題應立即處理,確保加筋土路堤質量合格。檢查填料的質量與壓實度,每個施工范圍內,每兩層抽查一次,每次抽查點位超過6個。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的過程中為了能夠確保工程的整體質量滿足既定的要求,還需要安排工作人員對涉及到的施工參數進行明確,對存在異常的地方要及時的進行處理,確保整體工程項目的建設效果達到施工標準需要。
(5)鋪設完成的土工格柵應拉緊,防止存在松弛的問題,末端應用小木樁固定,保證整體結構的穩定性。
加筋土斷面在現場施工中分析地形、地質條件,明確施工方案的要求,從而使得加筋土斷面符合質量標準要求。根據技術標準和規范,每一層加筋帶厚度達到30 cm左右。加筋體的基底與后部邊坡填筑作業中開挖形成臺階的形式,防止新土與原邊坡結構出現界面的情況,并且保證斷面超過2.0 m,且要設置倒坡,坡度為3%左右。路基土方填筑中坡腳與加筋頂面的距離超過50 cm。如果加筋土應用粉砂土施工時,寬度超過2.0 m為宜。加筋土如果受到浸泡而導致性能損失的問題,在現場施工中應落實排水處理措施。
加筋土路堤施工現場,為了使得質量合格,選擇合適質量控制方法,加強材料控制,并落實技術交底、檢驗等工作,落實質量控制措施,提高質量管控水平。在現場施工開始環節,結合工程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禁止無序施工。落實材料質量檢測和控制工作,并加強技術交底,然后才能開展施工,質量檢測不合格情況下,禁止開展后續施工。加筋土原材料嚴格管控,還要落實機械設備的質量管控,性能參數合格,采購階段有效控制,以提升工程的施工效果。加筋土路堤現場有較多的隱蔽工程,所以需要加強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現場做好各項記錄工作,禁止存在質量隱患。同時,還要保持良好的溝通與交流,隨時保持密切聯系,避免因為質量問題而返工,從而降低項目成本、縮短工期,實現總體效益提升。
公路工程中路基是主要的承載結構部分,關系到工程的質量和效益,所以加強質量管理尤為重要。路基施工中加筋土施工技術的應用尤為重要,落實每個環節的管控,確保加筋土的施工效果,工程穩定性、安全性合格,提高質量水平,滿足公路運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