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浪
(重慶對外經貿學院,重慶 400000)
隨著我國整體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元化,新媒體行業為傳統的廣播電視行業帶來了嚴重沖擊,但是新媒體技術也是廣播節目發展的契機。相關調查發現,自我國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來,傳統媒體的廣告市場份額顯著下降,但廣播節目卻仍然保持穩定播出,這與廣播節目自身特點,以及主持人的語言風格等因素是息息相關的。而廣播主持的感知與情感作為廣播節目的核心要素,在廣播節目發展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主持人結合實際情況以及節目具體內容進行準確的感知與情感把握,能夠實現節目主辦方與受眾之間的平等交流并帶入受眾情感,提升對市場需求和市場發展形勢的了解程度,從而提高廣播節目的收聽率。廣播節目主持感知與情感的準確把握并不容易,其與主持人的主持風格、主持模式、節目具體內容,以及節目情感走向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想要實現廣播節目主持感知與情感的準確把握,需要主持人對所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同時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適應時代發展,加強對現代化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從而實現廣播電視節目的與時俱進。
從現階段我國媒體行業的發展形勢來看,廣播節目是否能夠留住受眾、占領市場,主要取決于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效果,以及節目的整體氛圍。對雙方互動效果以及節目整體效果造成影響的因素相對來說較為復雜,需要主持人對其進行全面分析,其中主持人是否能夠對受眾的情感以及情緒進行準確掌握,并按照節目情感走向對情感進行準確表達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因此,主持人需要充分重視其感知能力以及情感的表達能力?,F階段,媒體行業市場競爭壓力巨大,廣播節目相對于其他更為豐富且娛樂性更強的節目來說,本身并不占據優勢,因此想要實現其可持續發展,主持人必須提升對于市場形勢以及受眾群體需求的敏銳度,而在節目中與受眾進行溝通與互動,是主持人準確感知受眾情感和情緒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主持人在感知受眾情感與情緒的基礎上,順應節目發展內容以及受眾具體需求,對自身情感進行合理表達。表達情感的過程也并不容易,不但需要主持人準確理解節目具體內容,以及節目播出效果和受眾群體的具體需求,更需要主持人對自身的語言、表情、肢體動作以及語氣和聲調進行合理控制。
主持人準確把握和表達情感能夠有效提升節目整體的親民性和節目的真實性,從而增強節目整體的傳播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主持人真情實感的流露能夠有效活躍節目氣氛。比如,在節目內容趣味性較強時,主持人流露出歡樂的、愉快的情感,能夠有效帶動受眾的情感,從而提高節目整體效果,能夠帶動受眾情緒的節目才是好節目,而受眾的情緒主要是由節目具體內容和主持人的情感帶動的;二是主持人準確把握情感能夠推進節目流程。比如,在主持訪談類節目或者是紀實類節目時,主持人如果在前期埋下轉折的伏筆,然后在轉折時配合節目的音效河燈光等流露個人情感,能夠引起受眾興趣,從而留住受眾;三是傳統的廣播節目要求主持人語言精煉準確,客觀冷靜且邏輯性強,但是現階段我國的媒體市場何受眾群體的具體需求發生了較大轉變,越真實且親民的廣播節目反而越受歡迎,因此主持人在節目中流露個人真實情感,能夠提升節目的整體親民性,拉近主持人和受眾的距離,從而留住受眾、占領市場。
主持人在節目中流露情感必須保證情感的真實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節目整體的親民性和真實性。如果主持人不能夠根據節目具體內容準確把握自身情感,在娛樂搞笑類節目中流露出沉悶或嚴肅的感情,而在緊張刺激的節目中又流露出輕松歡快的感情,不但無法充分發揮出廣播主持人情感在節目表達中的作用,更會嚴重影響節目的播出效果,甚至可能會讓受眾無法了解節目的類型,降低收聽率和節目效果,失去市場。因此,在廣播節目實際開始播出之前,支持人要對節目想要傳達出來的情感和節目內容進行全面分析,然后結合實際情況明確自身應該流露出什么情感,在節目中力求真實,不浮夸,不做作。
適度原則主要是指廣播節目主持人在表達其自身情感時,需要根據節目效果對表達程度進行合理控制,避免過于浮夸或情感流露不到位等。不同的廣播節目以及不同的節目內容對主持人的情感流露程度有不同的需求,這就需要在節目開播之前,主持人對于節目的具體內容和情感走向有準確的把握,同時需要準確感知受眾的情緒以及受眾對于節目內容的情感,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合理控制自身情感流露程度,避免情緒過于高漲導致節目氛圍怪異,或因情感流露不到位而無法充分發揮出情感表達的重要作用。
廣播節目主持人的情感表達能夠呈現節目的整體藝術性。因此,需要主持人在表達自身感情并感知受眾情緒時,需要遵循一定的藝術性原則,在全面了解了節目情感走向以及節目內容所需情感和受眾所需情感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節目整體的藝術性和節目的表達效果。結合實際情況,在充分流露個人情感與節目內容情感的前提下,提高情感表達和情感流露的藝術性,使主持人的情感成為增強節目藝術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廣播節目主持中,主持人如果想要進行情感表達,就必須在明確了解了受眾的情緒和受眾感情后,再對自身進行調整,因此其必須以互動為主持的第一原則。加強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互動,通過主持人與受眾的語言溝通和情感聯絡,從而在準確感知受眾情緒的基礎上,進行自身情感的表達。拉近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關系,不但能夠有效提升節目的播出效果,更能夠增強主持人對受眾情緒的感知能力,因此互動是廣播節目主持人必須堅持的主要原則。
由于廣播節目在其實際播出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內容和環節相對較多,如果主持人在播出之前對于廣播內容的了解不夠全面,且無法根據市場實際發展形勢,以及受眾具體需求對情感進行深入分析,則無法在實際主持過程當中準確把握節目的情感走向。節目情感走向能夠合理推進節目內容流程,同時提高節目的播出效果。因此,其在廣播節目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主持人需要充分重視這一問題。相關調查發現,目前我國多數廣播節目的主持人對于廣播內容的情感走向無法進行準確把握,一方面是主持人無法全面了解廣播的具體內容,并將其與自身情感相融合,另一方面是主持人對于廣播內容所需要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把握不準,因此無法將廣播內容的節目走向與情感走向相結合。
想要充分發揮出情感表達在廣播節目中的作用,就必須保證情感的真實性和自然性,而現階段我國多數主持人在進行廣播節目主持時,無法對情感進行自然表達,其在實際播出之前會根據節目內容以及觀眾需求,對情感表達和情感走向進行系統分析并制定相應的模板,在節目播出過程中完全按照事先定好的流程和模板操作。雖然這樣做能夠確保在主持過程中不會出現太大的差錯,但是無法表露出主持人的自然感情,效果相對較差。如果出現意外情況或者緊急情況,主持人可能無法第一時間對其合理應對,從而使節目整體情感混亂且會與受眾產生隔閡。
共情能力是廣播節目主持人想要充分發揮出其情感表達作用并提高廣播節目效果的必要能力。但相關調查發現,目前我國多數主持人的共情能力相對較弱,主要是因為主持人無法根據受眾的語言或表情等肢體動作,感知到受眾的具體情況并與受眾共情。只有實現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共情,主持人才能夠更真切、更自然地實現與受眾的契合,從而推進節目流程,提升節目播出效果。主持人前期若無法準確感知受眾需求,后期情感表達和節目流程推進與受眾預期不符,就會導致受眾流失,嚴重影響節目效果。
只有主持人情真,聽眾才能體會到真情。當然,真實的情感也并非一定要在節目中袒露無遺,毫無節制,而要符合節目內容的要求,做到恰如其分地表達,否則受眾就會產生反感。這其中,理解是主持人走進聽眾內心世界的通道和橋梁,也是主持人情感表露的源泉。主持人在節目中要與聽眾交流、對話,并體察他們的情感,甚至當聽眾拿起電話無聲地沉默的那一刻,也能體味出對方內心深處的痛苦或歡樂、呼喚與期盼。有了這樣的理解,主持人和聽眾才會形成一種親密無間的情感關系。
針對播音主持人員過于約束自我、放不開的現狀,播音主持人員需要通過各種語言鍛煉來突破自我,改變既有的主持情感把控。一個主持人不僅需要有一定的感情表現能力和感染力,還需要對感情的控制做到收放自如、拿捏得當,“在該笑的時候笑,該哭的時候哭?!?/p>
比如,在主持娛樂搞笑類節目時,需要主持人在與嘉賓或受眾高效互動的基礎上,盡量表達出陽光、樂觀、積極、向上的情感,同時需要注意語言和用詞的風趣性,配合表情、語調與肢體動作,通過情感流露活躍節目氣氛;在主持災難、記錄類節目時,則需要主持人視節目播出內容,將自身的情感調整為嚴肅、凄涼或悲憤等。
需要注意的是,廣播電臺主持人在表達自身情感時,不僅僅需要根據主持內容和節目內容對自身情緒和情感進行表達,更需要對受眾的情緒進行感知,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和市場的具體需求,對自身情緒進行合理調控。比如,在汶川地震期間,某電臺欄目女主持人在播報汶川災情時失聲痛哭,不僅把自身對汶川災區群眾的關心和愛心表現出來,感染受眾,而且還極好地把黨和國家以及當地政府的立場、態度直觀地表達出來。同時,受眾從其悲憫的哭泣中感受到巨大的人文關懷,拉近了自己和電臺之間的心理距離,而且對該電臺提升了忠實度。
增強廣播節目主持人情感表露的準確性,首先主持人必須對稿件內容和節目類型有全面的了解,然后在其實際主持的過程當中,將自身融入到主持內容中去,增強代入感,才能夠增強情感表露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比如,主持人在主持某大型新聞類訪談節目時,其想要表達自身情感,就必須首先將自身帶入到事件的某人物身上,從該人物的視角出發去看待整件事情的經過,然后通過將心比心增強自身情感的真實性。增強自身的代入感,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受眾的代入感,從而實現節目整體效果的提高。
廣播節目的播出時間普遍相對較長,而且為提高節目的豐富性和趣味性,需要相關人員根據受眾群體的具體需求,以及市場整體發展形勢,對節目內容進行合理規劃和安排。在節目播出期間,節目內容以及情緒和感情處于不斷變化之中,想要通過主持人個人情感流露推動節目進程,就需要主持人對情感節奏有明確的認知,并對其進行準確把握,然后根據節目走向以及節目內容流程的推動,準確感知情感節奏并流露自身情感。
市場化競爭和受眾群眾增多這兩個因素為廣播電臺的發展注入了動力。而作為電臺團隊中最顯眼和最直接與受眾交流互動的播音主持人,其感知和感情把控能力無疑對欄目形成了明顯直接且深遠持續的影響。而針對于現今存在的主持人感知與情感表達不準確這一問題,需要通過主持人自身訓練來提高綜合能力。同時,提升自身心理素質,以達到從容淡定的目的,盡最大可能減少錯誤。而對于主持人在欄目中感情過于約束、情感抒發不夠和矯揉造作,應當加以改正,在放開自我的同時,將感情把握到位,對于笑、哭、肅、平等感情做到收放自如,實現真情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