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目前,新聞短視頻伴隨著互聯網的騰飛式發展迎來了黃金時代,互聯網自帶的便捷性更是進一步豐富了新聞短視頻的傳播渠道,這給新聞短視頻在社會大眾間廣泛傳遞提供了技術支撐,其中優秀的新聞短視頻更是能夠收獲大批的流量和關注度,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新聞短視頻媒體向著高質量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工作者認識到短視頻作為新聞傳播的“風口”,開始成立專業團隊入駐各大短視頻平臺來獲得新的發展空間,以期借助平臺的高流量和高人氣提高新聞的傳播力。然而,高流量和高人氣的取得僅僅依靠新聞工作者既有的工作思路和傳播模式是不行的,必須實現新聞媒體自身優勢和短視頻的融合互補,在傳播主流聲音和正確價值觀的同時讓新聞內容更加貼近民生、符合民情。只有這樣,新聞短視頻才能發揮出真正的價值和作用,并讓媒體獲得較好的關注度。
受眾范圍會直接影響到新聞傳播的流量,隨著新聞傳播平臺的不斷涌現,我國新聞傳播的渠道更加多樣,年輕人作為當下新聞傳播的主力軍更容易受到新聞短視頻的吸引,“視頻+音樂”的形式更是讓枯燥的新聞內容平添了幾分活力和趣味,讓年輕人更容易從中找到和自己趣味相投的伙伴。同時,短視頻新聞內容的呈現方式更加多樣,既可以實現對熱點事件的全過程直播,也可以實現不同事件的關聯性報道,碎片化傳播和“朋友圈”分享更是滿足了年輕人的分享欲和交流期望,久而久之會吸引到更多的年輕人形成巨大的傳播流量,這是電視等傳統線下新聞傳播望而不及的。因此,新聞媒體入駐各大短視頻平臺有助于通過巨大的粉絲群體來獲得高額的流量,讓新聞信息在年輕用戶間得到高效的轉發和分享,通過提高與年輕用戶間的黏性來擴大傳播力。
過去,雖然我國已經形成了以微博、微信以及客戶端為主的新聞傳播格局,為新聞媒體實現擴大化傳播創造了可能,但是這些傳播方式仍然受限于文字、圖片以及音樂融合傳播的形式,靜態的新聞內容并不能滿足社會大眾時刻變化的閱讀需求,大眾需求提升而新聞傳播停滯的現實也讓新聞傳播陷入尷尬的發展困境,新聞短視頻多元的互動方式和全新的內容呈現讓新聞媒體找到了突破口。新聞短視頻自帶音樂和特效讓事件內容鮮活了起來,新聞媒體可以通過采用富有新意的制作方式讓新聞內容更符合社會大眾碎片化傳播的需求,并通過深度挖掘開發自身豐富的新聞素材等各類資源,加以動態模板和音樂搭配等方式讓短視頻更加接地氣,讓社會大眾擁有更好的閱讀體驗并形成對新聞媒體的良好印象。
新聞媒體進行新聞傳播的最終目的就是讓主流聲音和真實內容實現對社會大眾的正向傳播,對其傳播效果的評價標準之一就是其新聞內容的有效分發。而新聞短視頻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高新技術開辟了視頻推送的全新算法和模式,短視頻平臺能夠根據用戶對視頻的喜好和關注為其推送相關視頻內容,既實現了對用戶群體的精準推送也實現了視頻內容的有效細分。同時由于這些推送視頻都是用戶喜愛的內容,用戶會自主自發地將短視頻分享給親朋好友,這種鏈式傳播的范圍要遠遠高于微博、微信以及客戶端等平臺,久而久之能夠達到流量裂變的目的。同時,隨著新聞媒體在短視頻平臺上的影響力不斷提高,平臺會有意識地加大對新聞媒體賬號的推送和傾斜,讓賬號發布的視頻成為日常推送中的主力軍,用戶可以在“推薦”界面中經常瀏覽到其發布的新聞事件內容,通過曝光來進一步提高新聞短視頻的投放效果。
從當前來看,我國新聞媒體短視頻大多是對已經播報過的新聞事件進行剪輯傳播,所選取的大多是熱點事件的重要部分或者大眾關注的重點,這些片段輔以簡單的文字說明和音樂搭配后被上傳至短視頻平臺賬號。雖然這也能為新聞事件拓寬一定的覆蓋面,但是由于所傳播的視頻大多是已經播放過的內容,對社會大眾而言顯得有些枯燥無趣。同時,這種傳播方式也沒有實現自身資源和短視頻平臺優勢的最大化利用,忽視了短視頻平臺在鏈式傳播方面的獨特優勢。
短視頻不同于微博、微信等平臺,其最大優勢就在于其強大的互動功能。短視頻平臺在創立之初就將互動性列為平臺建設的重要功能,不僅配置了微博、微信等平臺共有的轉發、留言以及點贊等互動功能,還開發了合拍等提高用戶間互相了解的交流方式。但是,很多新聞媒體互動功能還是局限在傳統的留言和點贊功能,而忽視了對短視頻平臺互動功能的開發和利用,這直接抑制了新聞媒體對社會大眾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因此,新聞短視頻媒體必須加大對平臺互動功能的了解和運用,從而在團隊內形成對短視頻傳播的正確認知,建立起和社會大眾交流的多層次、多元化渠道。
最初短視頻是作為分享搞笑日常和段子而發展起來的,發展至今,大多數點贊、關注度高的視頻內容也是幽默搞笑類的,這在粉絲流量巨大的賬號內容上也能發現。但是新聞媒體所發布的短視頻大多是對國家政策、熱點事件的客觀反映,不能為了獲取高流量而放棄自身的專業性和真實性,因此,內容權威性和娛樂性的統一是當下新聞媒體在進行短視頻制作時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要重視短視頻的特點,從而保證上傳的短視頻既能夠正確傳達國計民生,也要引起社會大眾的共鳴和關注。
新聞媒體作為國計民生的報道和傳播部門,必須將真實性放在首位,因此,新聞短視頻既要繼承幽默輕松的風格也要高度關注對事件本身的傳播。新聞短視頻覆蓋的內容包括國家政策、國際會議以及社會熱點等多方面內容,雖然短視頻傳播要重視內容傳播的時效性,但是內容優質更為重要。當然,這也不是讓短視頻工作者不顧新聞傳播的時效,而是要求短視頻工作者要以內容優質為核心實現新聞的快速傳播。短視頻平臺為新聞制作提供了豐富的模板和文字、配樂,新聞媒體要注重對事件資源的整合和平臺模板的使用,讓視頻內容足夠新穎、有趣且抓人“眼球”,從而吸引更多的社會大眾主動了解國計民生。其中,短視頻新聞內容不能局限于對電視、報紙等媒體傳播內容的“照搬”,而是要通過對相關信息的挖掘來實現視頻內容的創造性開發,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新聞媒體對重大主題報道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自身在行業內的地位高低,因此,新聞媒體一直將重大主題報道作為自身工作開展的核心任務。為了進一步提升傳播力,新聞媒體前期加大了在人才引進、技術創新以及管理變革等方面的力度,也切實為重大主題新聞點燃了新的動力。但是受到新聞傳播媒介和以往思維觀念的影響,新聞媒體對重大主題新聞的播報還是傾向于宏觀描述,播報方式固化單一且過于“高大上”,這與受眾想要的“煙火氣”報道十分不符。而短視頻所制作的內容大多是從小處著眼,能夠為重大主題新聞提供全新的報道視角,可以將新聞事件中的平凡人平凡事充分展現在用戶面前。同時,新聞短視頻能夠實現聲音、視頻、文字以及照片等多方面的融合運用。舉個例子,新聞短視頻能夠在播放事件內容片段的基礎上加入聲音或者文字,可以讓用戶對新聞內容形成更加直觀的感受,這種用戶喜聞樂見的方式能夠為新聞媒體引來一大波流量。
新聞短視頻作為我國官方媒體賬號必須引導大眾弘揚主旋律,這也是短視頻平臺堅持的主線。新聞短視頻通過記錄事件發展能夠引起用戶更加直接的情感共鳴,十分有助于正能量的傳遞和和諧社會的建設,而這也是新聞媒體吸引用戶、形成流量優勢的重要因素。要想達到這一目的,新聞媒體必須注重自身內容的引導性和輿論性,實現對好人好事的深度挖掘和全面報道,確保內容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從當前受眾點贊數較高的視頻中能夠發現,這類主旋律、正能量的視頻新聞更能吸引大眾的目光和流量,同時,新聞媒體憑借和其他短視頻賬號間的聯系能夠實現進一步的分享和擴散,讓短視頻在更大的范圍內去影響更多的人,既能加強新聞媒體和社會大眾間的情感共鳴和互動交流,也能進一步傳播正能量。
綜上所述,對于新聞短視頻的流量爭奪已經成為當下各大媒體策劃選題、編輯傳播的重要核心,不管是內容優化還是貼近民生都是新聞短視頻媒體為了獲得高人氣打出的新策略,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獲得更高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從當前來看,5G技術的運用會給新聞短視頻帶來更加多元的可能性和更加蓬勃的活力與朝氣,可以說新聞短視頻的未來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對此,新聞媒體必須以準確的責任定位參與短視頻發展的浪潮之中,讓短視頻傳播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實現全媒體矩陣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