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池
(天津市清潔行業協會,天津 300321)
“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積極促進在全日制職業教育院校開辦清洗保潔管理和技術專業、環境與健康服務管理專業,吸引更多的青年接受職業技能教育,培養專業人才,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完善清洗保潔學科體系和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以提高實踐能力為重點,按照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要求,探索形成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與有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模式”,這是《中國清洗保潔行業規劃綱要(2021—2025)》提出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也是我們多年來“培養專業型人才,讓更多的有知識、懂專業的年輕人進入行業”愿望實現的必然途徑。
天津市清潔行業協會成立初期,依托職業培訓學校,與當地職工大學和中等職業專業學校聯合辦學,為會員企業培訓管理型和技能型人才。近年來隨著職業教育的興盛,在職業院校開設清潔專業的構想越來越強烈。2021年初,通過與天津城市職業學院多次接觸,對推動清洗保潔行業參與1+X證書制度落實,在職業院校開設清潔專業,并依托職業院校開展各種職業培訓進行了反復磋商,在一些具體問題上達成共識,2022年上半年在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嵌入清潔專業課程,為清潔專業進行職業教育首開新河,實現突破。為推動清潔行業1+X證書制度,現就三個方面的問題提出思考。
對于清潔事業的價值缺乏足夠認識,不少人依然理解為低技能的家務勞動之一,對于清潔行業的專業性及其對現代產業重要性認識不足。表現為作為職業教育培訓和人才技能鑒定評價基本依據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中沒有清潔人員標準,清潔職業沒有列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沒有職業資格門檻,一方面有利于擴大就業,另一方面也說明社會對清潔的專業技能要求、認識不足。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羅列了把我國職業共分8個大類、75個中類、434個小類的1481個職業,其中只有“保潔員”一職,定義為“從事公共場所、公共區域、公共設施、公共水域的水面以及建筑物內外清潔、維護工作的人員”,對于清潔工作的覆蓋不全。
由于社會對清潔工作的專業性認識較低,清潔人員在職業體系中社會評價較低,對清潔服務的出價較低,因此就業市場中清潔業對年輕、高學歷高技能勞動者吸引力不足,現有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較低、年齡偏大,主要出于謀生需要而進入行業。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0年4月22日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中,保潔員在100個短缺職業排行榜中位居第七位。短缺表明求職者中選擇清潔業的較少,許多清潔企業反映崗位流失率高,人才缺乏影響服務水平,影響行業形象。
清洗保潔業務市場上,甲方現在按人員數量而不是按管理方案計算費用的做法不合理,迫使企業按低價位承接項目,影響企業形象,也危害甲方自身利益。雖然清洗保潔產業已經進入快車道,但企業普遍小、散、弱,缺少具有競爭力的品牌企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其自身也是承載弱勢人群就業的載體,行業卻“一盤散沙”,行業、地區的界限明顯,務工人員缺少稅收、就業政策等方面的保護,行業自生自滅式的發展。國內清洗保潔行業市場前景巨大,但我國行業開發技術、產品依然落后于國外先進水平。
從全國各地實際情況看,由于受制于缺少資金、生源不穩定、教師短缺等現實問題,各地普遍缺少專業化、系統化、公益化的培訓機構,影響了行業職業技能和服務水平的提高,是阻礙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通過職業教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職業技能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高端生產設備的設計制造上、在管理軟件的開發上,掌握的核心技術較少,時常受制于人。服務貿易上,承接海外工程等方面有了可觀的進步,但是清潔行業國內產業集中度不高、缺乏知名品牌,高端市場多為國外公司占領,能夠走出國門、開辟海外市場的清潔企業鳳毛麟角。我國清潔行業在與發達國家同行的競爭中實力不足,難以同臺競技。
政府在行業管理上,清潔行業還沒有明確的歸屬,分散在多個部門,沒有統一歸口。企業數量多而分散,為降低成本,清洗保潔人員多以“臨時工”身份出現,員工權益難以保障,從業人員在工資、醫療、安全等諸多方面處于被動狀態。在國家層面上,缺少代表行業形象、發出行業聲音的全國性清潔行業協會,行業近乎處于自生自滅狀態,行業內外競爭中出現的許多矛盾問題,牽扯政府部門不少時間精力但是解決效果不太好,影響到就業、民生,影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時甚至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特別是專業人才是清潔產業發展的基礎。清潔行業發展到現階段人才已經成為制約清潔產業特別是清潔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雖然各省市清潔行業、規模和頭部企業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很多成果,在服務和引領行業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清洗保潔行業協會籌備委員會2014年成立后,做了大量有利于推動行業發展進步的工作,特別是注重人才培養培訓工作,成立了培訓攻關組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在建立培訓教育體系,將清潔專業納入職業教育等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突破,尤其在參與“1+X證書制度”上做了有益的思考與探索。
從全國各地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受制于缺少資金、生源不穩定、教師短缺等現實問題,各地普遍缺少專業化、系統化、公益化的培訓機構,影響行業從業人員隊伍素質的提高和服務質量的提升,成為阻礙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職業教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職業專業技能是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清潔行業參與職業教育,以培養專業型、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重點,吸引更多的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人和社會人員進入行業是非常必要的。
1.參與“1+X證書制度”,是建設行業培訓體系,提升培訓層次,提高從業人員隊伍素質的需要。有效利用職業教育院校資源積極參與并發揮行業組織、龍頭企業作用,以評價組織為載體,合理合法的參與等級評定,更好地為從業者提高社會地位、為企業培養人才服務。
2.參與“1+X證書制度”,是推動行業標準制定、落實,在標準制定中加強頂層設計、占據主導地位,促進標準化建設和統一規范標準的需要。清潔行業協會商會了解行業、了解企業,站在第三方角度參與證書評價評定,與標準宣貫執行相一致,與行業標準規范相統一。
3.參與“1+X證書制度”,是落實國家緩解就業壓力、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問題,為廣大從業者提供學習機會、掌握行業相關知識和技能,既是為提供就業機會,又是為拓寬、暢通就業渠道的需要。清潔行業屬跨行業多業態的現代服務業范疇,就業容量大,通過職業教育吸引年輕人和從業者增強學習興趣、提升專業本領、提高就業質量,降低企業用工風險,節約社會人力資源成本,有效實施行業人才發展戰略。
4.參與“1+X證書制度”,是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規模需求,推動行業機械化、智能化,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隨著機械化、智能化、數字化的應用,年輕人通過學習專業、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進入行業后不僅為行業提供后備力量,也為他們施展才華提供發展平臺。
5.參與“1+X證書制度”,是充分促進社會效率與公平,打通底層清潔行業勞動者、普通從業者增加技能,提升素質,增強競爭力的通道,實現共同富裕的需要。通過參加職業教育、培訓,使從業者取得多種技能證書、增加本領的同時,為靈活就業、適應多種專業崗位就業需要提供機會、提供保障。
需要把握的三種情況:一是清潔行業從業者的現狀。長期以來,清洗保潔行業員工的狀況是低文化、低素質、低技能,前些年以40、50下崗人員為主,現在以20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為主,且女性比例約為85-90%之間,學歷較低,學習能力差;技術不高,職業素質偏低,現代清洗技術及清洗設備的操作能力較差。二是“1+X”不是一個證書,而是兩種證書的有機結合。“1”與“X”相對獨立,發證主體不同,評價標準和規范不同,都有各自的社會公信力。在學校取得的職業等級證書(也就是“X”),由教育部門負責把關,這既是技術標準或行業企業標準的準確體現,還是在院校實施的職業教育或培訓標準,這和市場中流行的社會化證書不同(清潔行業參差不齊的培訓機構證書)。三是“1+X證書制度”既是教育制度,也是就業制度。這種證書除了滿足院校人才培養之外,還可以面向企業員工和其他社會學習者。非常適合靈活用工者,為他們掌握多門技術、獲得多種證書、拓展多條就業渠道服務。經過學校和社會共同認可的職業教育標準,不僅是針對學齡人口的國民教育標準,也是針對社會成員的人力資源開發標準,既服務于學生,又服務于社會與企業員工。
在清潔行業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按照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要求,形成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與有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商會和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模式,在全國范圍內安置學生的實習與就業工作具有可行性。
1.從中國清洗保潔行業協會籌備委員會自身建設來看,自2014年在湖南長沙成立以來,凝聚了44家行業協會商會、160余家國內知名度較高的發起人企業。近八年來,籌委會在指導各省市協會商會標準制定、教育培訓、技能大賽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積極推動行業現代化發展進程,解決了若干個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2.從省市行業協會商會發展現狀來看,重慶、北京、深圳均有相應的培訓機構,具備教材編寫和師資力量,各省市協會商會在行業培訓工作上積累了相當豐富經驗,具備“校企辦學或校社辦學”的基礎。
3.從解決行業企業的需求來看,濟南陽光大姐服務有限公司在培養育嬰專業人才上供不應求,天津城市職業學院設置的養老服務專業,畢業生成了企業搶手人才,清潔行業想突破瓶頸,就得有強大的人才隊伍作后盾,廣大清潔服務企業急需大量的清潔專業人才及相應的清潔服務管理人才,提升專業化水平和服務質量,提高企業競爭力。
4.從院校專業設置來看,“業態種類多、業務范圍廣、就業容量大”的特點,相對于家政、物業行業社會面更廣、就業需求更大、更契合職業教育發展方向和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5.從國家給予相關政策來看,中央財政對實施1+X證書制度建立了獎補機制,通過相關轉移支付對省市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予以獎補(2019年初用于支持1+X證書制度試點的獎補資金已經通過轉移支付下達各省),清潔行業應在各地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用好用足政策。
根據清潔行業發展現狀,應該抓住國家發展職業教育,推動“1+X證書制度”的有利契機,積極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天津市清潔行業協會已與天津城市職業學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建立雙向服務、合作共贏的友好合作關系,就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共同搭建服務平臺,有效落實校企融合;組建《環境與健康管理服務專業》申報工作團隊,研討相關標準、建設方案;以“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賽為切入點,申報、組織清洗保潔專業賽項;申報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清洗保潔專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籌備1+X證書制度申報第五批試點;在相關專業開設清洗保潔課程,在甲方開展乙方會員和從業人員培訓,達到增加就業崗位,引領專業學習目的等方面達成意向。各省市行業協會商會也做了大量工作。
到明喆集團有限公司、河南圓方集團、北京三和晨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至誠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等頭部企業走訪調研清潔人力資源管理現狀,采用訂單式定向培養機制,并提供實習崗位。這些企業是清潔行業的代表,在吸納就業、培養人才方面有優勢,形成了完整系統的體系,并有條件在與高等院校、高職院校合作,培養學歷+技能做探索并總結積累經驗。
根據教育部對職業教育的有關要求,聯合各地方職業院校,在調查研究基礎上按照相關政策及要求完善相關材料,提出申請,爭取清潔專業知識在職業教育院校立項,盡快成為獨立專業并開展試點工作,也可采用天津城市學院做法在相關專業嵌入清潔專業知識,先行先試。
目前清潔行業有一大批梳理清潔行業基礎理論、研究清潔專業化體系、制訂清潔專業標準規范、編寫清潔專業知識教材、致力清潔專業人員培訓的機構和人員,要加強頂層設計、形成行業統一的格局,更加有效的發揮專業人才作用,為推動清潔行業參與“1+X證書制度”服務。
聯合職業院校探索完善清潔學科體系和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以實踐能力為重點,按照現代職業教育要求,參與“1+X證書制度”中有關教育成果和實踐能力的綜合評價,提供認證證書。
以省市清潔行業協會商會為主導,緊貼綠色生態文明建設和行業發展中的新科技、新要求、新模式,將職業教育與培訓相結合,與時俱進,建立突出培訓內容規范化、培訓對象層次化、培訓方法現代化、培訓效果典型化的體系,在有條件的企業建立現代化、符合機械化智能化設備設施實訓要求的培訓場地,滿足職業院校學生實操實習和在崗從業者專業培訓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