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梓豪
[瀚藍綠電固廢處理(佛山)有限公司,廣東 佛山 528251]
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只有做好戰略管理,才能夠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中國環保產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結構中的新興產業,與環境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與恢復等息息相關。
首先,我國很多環保企業都是由企業家一手創建的,企業家在日常的管理中擁有很大的發言權。企業的實際管理水平取決于企業家的個人管理能力。其次,很多環保企業的財務管理不夠規范,融資渠道以民間借貸為主[1]。在完成融資之后,沒有安排專業的人才進行資金管理,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再次,很多環保企業內部既沒有形成系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也沒有建立健全人力資源組織機構,這對環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最后,很多環保企業的組織管理架構設置存在很多不合理之處,經常出現高層領導直接管理基層部門的現象。
首先,戰略管理思維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較大,很多環保企業在創業初期存在僥幸、浮躁心理,只想著在短時間內實現盈利。在獲得第一桶金后,沒有認真考慮企業接下來的戰略規劃。其次,部分企業家存在“小富即安”的心態,當企業處于穩定發展階段之后,沒有足夠的發展壓力和發展動力,戰略規劃更無從談起。再次,很多環保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沒有思想理論的激勵,企業文化、價值信仰沒有建立,企業發展的深層次價值取向無法獲得認同。最后,很多環保企業的領導者并沒有接受過系統、專業的理論知識教育,綜合素質偏低,不具備較強的戰略經營管理思維與能力。
首先,一些環保企業的戰略規劃制定大多停留在表面,一些企業甚至只是在向銀行貸款或者應付政府部門檢查時,不得已制定戰略規劃[2],制定出來的戰略規劃內容幾乎照搬其他企業,不僅不符合企業實際情況,也不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其次,環保企業大多沒有規范化的戰略管理平臺,沒有形成科學規范的戰略管理制度,員工只是按照領導的指令開展相關工作,工作效率偏低,工作質量較差。
將戰略管理落實到中國環保企業的日常經營與發展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戰略管理可以對企業管理者進行引導,使其站在整體角度,對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判斷。第二,戰略管理可以將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因素充分結合,使企業管理者對影響企業經營發展的因素保持較高的警惕性,預防某些問題的出現,或者在出現問題之后,能夠第一時間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第三,戰略管理可以讓企業管理者對企業的未來發展予以高度關注,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好謀劃與決策[3]。第四,戰略管理可以幫助環保企業探索其他具有潛力的業務發展領域,為企業的穩定發展做出最優選擇。第五,戰略管理可以引導環保企業對現有的企業內部資源結構進行優化,提高資源配置的科學性、合理性,發揮資源的最大效能。此外,戰略管理可以幫助企業增加資源投入,擴大企業發展規模,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第六,戰略管理可以幫助環保企業對當下的戰略決策方法進行改進,對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優化,并以此為基礎提高企業內部日常管理的系統性與有序性,有效提高企業的溝通、協調與控制能力,實現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七,戰略管理能讓更多的員工參與到戰略醞釀、戰略決策及戰略實施過程中,引導員工利用自身的智慧與專業能力,助力戰略目標的實現,增強環保企業的內部凝聚力。
環保企業是資金與技術密集的新型企業,政府部門提供的資金遠遠不能滿足環保治理市場的實際需求。環保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如果僅依靠政府部門的投入,而不對民間資金和國外資金進行有效應用,那么其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將難以得到滿足。鑒于此,環保企業必須制定出相對健全的環保投融資機制,從制度層面為環保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造血能力[4]。
在環保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擁有規范的市場管理手段非常關鍵。只有擁有規范的市場管理手段,環保企業協會的真正作用才能夠得到充分發揮,環保中介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才能夠持續提高,市場服務體系的功能才能夠持續完善,進而在保障技術與市場信息交流順暢的基礎上,促進環保行業的穩定發展。只有擁有規范的市場管理手段,我國的環保市場才能夠建立良好的運轉秩序,杜絕多頭管理、行業壟斷等不良現象;減少暗箱操作行為,使眾多環保企業能夠公平、公正地參與到市場競爭當中。只有擁有規范的市場管理手段,才能夠強化我國的執法環保力度,防止某些不合格產品或工程流通到市場上,對中國環保產業的穩定發展產生影響。
中國環保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強化科技成果產業化水平。如果環保工藝與環保設備科技含量偏低,自動化控制水平不高,生產過程中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技術規范可以參考,環保產品的生產質量監督不嚴格,那么將無法對環保產品的生產質量提供保證。只有不斷提高環保產品的標準化程度、系列化程度及成套化程度,加強生產材料和生產工藝的控制,提高環保設備和生產系統的運行穩定性,才能夠降低環保工程的造價成本,使環保設備達到預期的使用壽命[5]。此外,我國每年都會研發出至少2項或3項環保技術,但是這些環保技術卻并沒有得到有效應用。只有對這些環保技術進行持續地轉化和利用,才能夠充分發揮這些環保技術的價值,減少對國外環保成套裝備和技術的依賴。
行業進入門檻越高,進入難度越大,進入的企業就越少,行業壟斷問題也就越容易出現。行業進入門檻越低,進入越容易,進入的企業就越多,行業壟斷問題也就越不容易出現。與傳統產業相比,環保產業的發展對于技術水平要求比較高。但是,鑒于我國生態環境問題比較嚴重,為了使更多企業進入環保行業,可以適當降低環保產品的技術性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設置合適的行業進入門檻,才能夠保障環保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確保高科技企業或規模較大的企業和小規模企業、鄉鎮企業都能夠順利進入環保行業。
(1)重點集中戰略。這是一種將經營戰略集中到某一特定目標市場上的戰略,需要為特定目標市場提供特殊的產品或服務。與其他戰略形式相比,重點集中戰略需要環保企業圍繞某一特定的目標,組織開展大量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或服務。一般情況下,當企業確定目標市場之后,就可以利用差異化的產品或者成本領先法形成重點集中戰略[6]。例如,某環保企業擁有國內領先的污水處理技術,市場上其他企業生產的污水處理設備很難滿足特殊的污水處理要求,即便是能夠滿足特殊的污水處理要求,也需要付出非常高的代價,沒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進入污水處理這一細分市場。鑒于此,該環保企業就可以選擇與自身優勢、能力相符合的目標小市場。
(2)一體化成長戰略。這是一種對企業內部產品優勢、技術優勢及市場優勢充分利用,以物資流動為方向,推進企業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的戰略。例如,某環保企業在污水處理技術方面具有領先優勢,可以選擇一體化戰略,利用企業自身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原材料優勢、半成品優勢,自主制造成品,或者與成品企業合并。
環保企業在戰略管理中,需要制定針對性的戰略目標,明確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所期望的理想值。在制定戰略目標的時候,需要重點突出戰略目標的以下八大特點。第一,宏觀性。戰略目標是對企業全局的設想,是一種宏觀性目標。第二,長期性。戰略目標中涉及的,應當是環保企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發展方向和發展任務,應當是企業員工通過自身努力奮斗可以實現的目標。第三,相對穩定性。戰略目標是環保企業總的發展方向與發展任務,所以應當是相對穩定的。第四,全面性。戰略目標應當是放眼于未來,又要對當下實際情況有所兼顧的整體性要求,是環保企業現實利益與長遠利益的結合,是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綜合。第五,可分解性。制定的戰略目標應當能夠從時間或空間上,分解為多個具體的發展目標、發展任務及發展要求。只有對戰略目標進行分析,將其轉化為切實可行的內容,才能夠保證戰略目標的有效實現。第六,可接受性。戰略目標的實施依靠企業內部員工和外部公眾。戰略目標只有被他們理解和認可,才能夠保證戰略措施的有效實施。所以,環保企業在制定戰略目標的時候,不僅要對內部員工和外部公眾的利益予以充分考慮,還要做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確保戰略目標可以體現企業的發展使命與功能且不會遭到員工的誤解和排斥。第七,可檢驗性。戰略目標應當是具體的、明確的、可以被檢驗的,可以對企業管理活動進行校驗,明確在何時達到何種效果。第八,可挑戰性。目標具有激勵的作用。當戰略目標將企業員工的共同利益進行充分考量的時候,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員工的奉獻精神和工作激情。
(1)加快規劃建設。建設具有特色化的新型環保企業,需要企業明確發展方向,推動環保企業的全面發展。同時,針對環保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針對性的發展戰略規劃。在制定發展戰略規劃的過程中,環保企業需要充分考慮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中長期環境目標及環境保護趨勢,在明確環保企業發展目標、發展重點、發展規模、發展結構及發展門類的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發展戰略規劃。
(2)打造品牌企業。環保企業需要對市場推廣予以高度重視,與國際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研發品牌化產品,形成品牌企業。此外,要在全國范圍內設立營銷點,與行業內的兄弟企業在技術層面上建立合作關系。
(3)加強環保人才培養。環保企業需要與各大高等院校簽訂人才培養協議,將企業內部的員工送去高校進修,并從高校中引入專業人才,借助人才優勢實現企業生產效率、服務水平的提高,增強環保企業的發展動力。
(4)吸引國外投資。環保企業可以借助外國投資保障企業的穩定發展。例如,受到資金的限制,部分環保企業在污水處理設備研發方面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對此,企業可以將吸引到的國外投資應用到技術開發方面,在引進國外環保技術與設備的時候,環保企業需要對有發展需求和縮小需求的環保產品予以重點關注,例如全自動進水器、純水設備、一體化進水器等。環保企業可以將這些產品打造為明星產品,借此吸引國外投資。
(5)創新環保科技。環保企業的經濟性需求、員工與管理者的創新意識是創新環保科技的動力。在市場與環境因素的雙重影響下,創新環保技術,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因此,環保企業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將國外先進的環保技術引進來,加大國內環保設備的研發與升級,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做好環保技術戰略性技術研究,從思想、理論及工藝技術等方面,為環保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6)引入EOD模式。EOD模式即生態導向發展的模式。在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EOD模式是一種實踐性較強的創新模式,在生態保護修復、環境治理、區域產業升級及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將EOD模式作為環保企業的主要發展模式,可以有效促進生態產業化發展,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在環境保護事業持續發展的過程中,環保企業較以前有了明顯的不同。目前,我國政府部門已經將環保產業作為重點扶持、重點發展的產業。環保企業需要在準確把握各種企業發展影響因素與面臨阻礙的基礎上,做好戰略選擇、制定戰略目標,并給出具體的戰略實施策略。與此同時,環保企業需要結合時代的發展和自身需求對戰略目標進行調整,探索出更加高效、科學、先進的戰略實施策略,為環保企業的可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