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路標
這是一支插在北緯90°的北極冰層上的路標。由于這里人跡罕至,它幾乎沒什么機會幫人指路。
阿特拉斯“解鎖”新技能
跑酷界又添一員大將!波士頓動力公司的機器人阿特拉斯在1分鐘內完成了跨斜坡、空中跳躍、過平衡木、手撐跨欄和連續兩個后空翻等動作,落地之后還不忘帥氣地拍拍肩膀。這一系列動作并不是事先編排好的,而是阿特拉斯根據感知到的障礙物自行做出的反應。
3D人工眼球:更遠、更清楚
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研制出一款名為“電化學仿生眼”的3D人工眼球,它成像清晰,比人眼看得更遠,還具有夜視功能。同時,它還無須外接電池,自身人造視網膜上的每個感光器都可以像納米晶太陽能電池一樣,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維持機械運作。
白色沙漠里的“大蘑菇”
在埃及的法拉夫拉沙漠里,矗立著很多巨大的白色“蘑菇”——風化的白色石灰巖。這種石灰巖主要是由白堊紀的古生物的殘骸聚集形成的,因此也被稱為“白堊”。
長頸鹿的“諾亞方舟”
假如人類有翅膀在肯尼亞,人們費盡周折,花了15個月的時間,特制了一款箱形大木筏,將9只長頸鹿從即將被水淹沒的小島轉移至陸地上的動物保護區。搬家必經的水路有1.6千米,水里還有鱷魚出沒。圖中這只名叫Asiwa的長頸鹿是第一位被營救過河的乘客,它非常配合,看起來甚至有點兒享受這次“旅行”。
最短航線:只飛90秒
世界上最短的商用客運航線是從蘇格蘭的韋斯特雷島到帕帕韋斯特雷島,全程2.7千米,預定飛行時間為90秒,最快飛行紀錄僅為47秒。這趟航線從1967年開始運營,至今已搭載了超過100萬人。
假如人類有翅膀
生活在600萬年前的滅絕動物阿根廷巨鷹體重約70千克,和一個體型中等的成年男性差不多。阿根廷巨鷹的翼展可達7米,而科學家推算,如果一個1.8米高的人長出可用來飛行的翅膀,翼展大約為9米。
繞月球走一圈要花幾天?
“阿波羅號”的宇航員在月球上的步行速度大約是2.2千米/時,約為地球上正常步行速度的一半。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理論上人類在月球上最快的行走速度為5千米/時。如果按照這個速度在月球上行走,一個人不眠不休地連續行走91天,就可以繞著月球走一圈(約10900千米)。
你能寫出10個完全位于長江以北的中國省會城市嗎?
你知道嗎?
螞蚱比恐龍更早出現在地球上。
這家伙應該管我叫大哥!
為什么貓會掩埋排泄物而狗不會?
在狗和貓被人類馴養前,狗是群居動物,它們會用排泄物來標記自己的領地;而貓是獨居動物,為了防止自己被捕食者發現,它們則必須小心翼翼地掩埋排泄物以免暴露行蹤。貓的這種本能延續至今,即使是完全沒有被捕食危險的家養貓,也依然保持著掩埋排泄物的習慣。
電腦知道自己是電腦嗎?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雖然電腦看起來“無所不知”,但截至目前,還沒有一臺電腦真正明白自己是一臺電腦。它們只關注特定的數據和問題,并不擁有像人類一樣的自我覺知。
機器人警察當街執法
新加坡的街頭機器人警察Xavier以5千米/時的速度在大街上巡邏,監測路人的違規行為:在禁煙區吸煙、非法擺攤兒、不按規定停放自行車……
一旦發現上述不文明行為,Xavier就會向指揮中心發送警報,并用自帶的平板電腦向“犯罪嫌疑人”公示他的違規信息。
可以充電的水泥路
美國印第安納州的研究人員正在研制一種新型水泥路面。它用混入了磁化顆粒的水泥來建造,這種公路能將電能以95%的效率無線傳輸給行駛的電動車輛。
海灘上的大冰球
在芬蘭海盧奧托島的海灘上,密密麻麻地躺著一顆顆圓滾滾的冰球,其中最大的冰球和足球差不多大。出現如此罕見的景象,是因為當空氣和水組合接近冰點時,冰會緩慢地聚集在類似凝結核的小物體周圍,在風的助力下,逐漸被海浪打磨成現在這副光滑的模樣。
軍犬的酷裝備
美國西雅圖的一家公司專門為軍犬設計了一款AR(增強現實)眼鏡。士兵可以通過這款設備看到軍犬所看到的一切,并利用視覺提示(導引)功能,遠距離向軍犬下達指令,使其執行搜救或偵察任務。
17米高的“大菠蘿”
南非的巴瑟斯特是一個以種植菠蘿而聞名的農業城市。在這座城市中,矗立著一個超大的“菠蘿屋”。它由金屬和玻璃纖維搭建而成,里面是一個菠蘿博物館。這個“菠蘿屋”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站立”了近40年。
一只螃蟹4米“寬”
日本的蜘蛛蟹生活在太平洋水平面500米以下的海域。它們個頭很大,體重可達20千克,胸足完全展開的話,跨度可達4米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