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駒過隙。2021年,我們在全球形勢嚴峻的新冠肺炎防控中匆匆度過,迎來了開創全球新格局的2022年。全球新冠肺炎防控給學術交流帶來的巨大影響,改變了已有的學術交流模式,催生了形式多樣的學術信息交流范式。更為重要的是,新冠肺炎為影響全球格局變化增添了一個新的要素,為智庫人、智庫機構、智庫研究拓展了思考問題的新空間,增添了智庫研究的新維度和新視角,創造了更多的研究議題。
2021年《智庫理論與實踐》取得了驕人業績,被社科領域重要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收錄,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刊引文數據庫收錄。在此,感謝廣大作者的踴躍投稿,感謝全體編委成員的宣傳和指導,感謝審稿專家的傾情奉獻,感謝編輯團隊的辛勤勞動。在你們的支持和見證下,《智庫理論與實踐》一年一個腳印,2016年創刊,2018年入選中國智庫報告最佳智庫期刊、被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收錄,2020年被評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數據庫管理學學科最受歡迎期刊,2021年被CSSCI收錄,實現跨越式發展。創刊6年來,《智庫理論與實踐》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最新理論進展、方法創新及鮮活實踐經驗搭建交流平臺,擴大智庫對策研究成果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推動新型智庫建設的高質量發展。
回望過去一年,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實現了幾個方面的突破,主要表現在:1、各級智庫研究機構對政府決策需求的認識和把握能力都得到提升。2021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報告發布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確立了堅持將創新置于發展的核心地位,堅持開放,走向國際舞臺中央的國家戰略。國家戰略與目標明確后,智庫機構準確圍繞決策問題開展戰略研究,如圍繞疫情防控、中美競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數字化治理、人工智能治理、法制建設等,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2、智庫機構充分認識到專業研究能力是提高智庫決策支撐能力的關鍵。智庫機構、學術機構、高校等專業性學術研究機構,充分發揮專業技術能力,圍繞決策問題開展深入的規律研究,針對發展趨勢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專業學術機構利用社會化傳媒工具與平臺,傳播學術成果、學術思想、專業建議,為專業化問題解決提供咨詢建議。3、智庫研究能力得到實質性提升。數字化技術、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決策支撐技術等有效應用于學術研究和戰略研究中,數字模擬、模型構建、場景重構、決策嵌入、數字孿生等廣泛應用于智庫研究,優化和提升了咨詢研究能力,豐富了智庫研究的視角。4、各類智庫平臺建設出現了新的氣象。高校機構整合學術研究力量,搭建綜合智庫研究平臺,建立智庫研究數據平臺、分析工具平臺和傳播平臺。專業學術研究機構充分重視數據積累,開展循證研究,構建學術研究模型等,為智庫研究和對策研究打下堅實基礎。地方智庫研究展現了新力量,利用豐富的學術成果,為地方決策和區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將理論研究與服務實踐充分結合。
面向我國2050科技強國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需要在理論體系、科學化、國際化等方面繼續加強,持續推進。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需要在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踐充分結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下,牢固樹立人民利益優先的理念,充分考慮全社會公平公正原則,堅持“國之大者”和大局意識,打破智庫研究的“代言人”觀念,建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發展理論體系。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需要堅持智庫研究的科學化,發展科學文化和科學精神,選擇真問題,真選擇問題,構建新型智庫的議題設置、話語體系,充分借鑒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等開展深度可循證的戰略研究。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要持續關注智庫科學化支撐決策,在智庫研究科學化基礎上,深入決策場景、決策過程,在模擬和現實之間研究智庫議題。最后,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需要加強智庫國際化議題的拓展,探索構建國際化智庫研究網絡,探索研究議題國際化、傳播國際化、人才國際化的道路。我們堅定相信,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未來可期。
主編 ? 劉細文
2022年1月
367050190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