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驀凡
藝術是人類創造的具有審美價值和體現思想情感的精神產品,而原始藝術以其純真質樸的視覺形象彰顯著無窮的魅力,是人類審美意識和創作意識的起源。原始藝術呈現的題材則是與原始的生活狀態決定的,或者說是緊密相連的。原始藝術呈現出的造型的高度概括性和線條的意象表現性,都為中國畫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以體現人與自然的審美關系為前提的中國山水畫,直接反映和凸顯了“天人合一”的樸素感情,其中所蘊含的審美追求與原始藝術是一脈相承和息息相通的。

首先,原始藝術簡單質樸的思想感情對中國傳統山水畫有著深刻的影響。石濤在一首題畫詩中寫道:“吾寫此紙時,心入春江水。江花隨我開,江水隨我起。”畫家以內心最為真切的感受,來詮釋由物象引發所構成的心靈之境。山水畫所呈現的自然情境和原始藝術中體現的質樸情感有許多相同與相通之處。原始巖畫的圖像和中國山水畫都是以自然景象為依托,反映對環境與景物最真實的認知和感受。例如陰山巖畫中所反映的原始狩獵生活,是對自然的真實情境的刻畫并加以生動的體現。而山水畫中描繪的自然景物,是通過筆墨語言的表現把真山真水演繹成繪畫中的“山水”,二者的關系都是在追求對“大自然”真實情感的抒發與表達,都是在體現人與自然的融合。石濤說:“夫畫者,從于心也。”有感而發、有感而為正是體現了藝術創造的原動力。從心說涵蓋了畫家最為真實的情感表達,也是對山水畫意境的營造與追求。意境是來源于心與物的融合,以及主觀與客觀的高度統一,而山水畫中質樸的思想情感從一定程度而言反映了原始藝術對其表現方式的影響。

其次,原始藝術中表現物象的線條所體現的寫意性,對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筆墨構成賦予了審美價值和造型理念。上古時代,先民通過形象思維用線條記錄原始社會的生活和生產,給人一種最為直觀的感受。例如我國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呈現的圖案紋飾,體現著人類繪畫藝術的最原始的探索,其粗獷和稚拙的線條呈現出遠古時代燦爛的文化。從彩陶紋飾線條所形成的節奏韻律傳達出內在的情感和意味,線條的抽象性為中國畫的發展提供更為多元的參照,也為中國畫的發展預先儲存了能量,提供了持久的活力。人物畫是中國繪畫史最先成熟起來的畫科,強調以形寫神、形神兼備,講究筆墨意趣與人物形象的完美融合,并且逐步完善了用線的表現方式和“骨法用筆”的表現力,為山水畫的形成與發展起到了鋪墊作用。線條具有的形象塑造力和豐富表現性,往往帶有畫家個人濃重的情感色彩及審美意識,畫面二維空間的物象呈現不是客觀真實的存在。比如,山水畫中的山石、樹木、云水等自然景色是通過描繪物象進而體現意境,并以此逐漸建立和豐富了山水畫特有的筆墨程式,以線的生動變化和組合呈現了具有寫意性的情感狀態與物象表達。寫意性,首先是“寫”字,古語中“寫”與“瀉”相同,其意亦可相聯,即情感的傾瀉與抒發。“寫”在繪畫中的另一含義,則是用筆的方法,線條所體現的千變萬化或實或虛、或剛或柔、或粗或細、或濃或淡相互交融,形成獨特的表現語言和藝術韻味。“線”的韻味在八大山人的作品中體現尤為明顯。八大山人以花鳥畫見長,其山水畫亦獨樹一幟,且更強調用線的表現力。其創作山水畫作品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尤其是對線的運用與把握,簡潔卻極具內涵,虛實相互交融,體現了筆墨豐富的表現性,在此已不僅僅是“潦潦草草”的“寫”,而是“自由自在”地發揮線條所具有的獨特藝術魅力。畫家已將“寫”出的“線”的表現語言轉化為對精神境界探索,創造一種生命符號,形成獨具意味的精神圖像,從而詮釋了線條寫意性帶來的更為直觀的情感表達,回歸“線”性表達的樸素本源,即與原始藝術中對于線條的運用以及所反映的精神面貌是相通的。“線”是最原始的表達方式,也是人類幾千年文明所孕育的智慧的結晶,中國山水畫中的線則是具有其獨立的審美方式和文化積淀,畫家通過線條的粗細、干濕、濃淡、疏密和抑揚頓挫展現出更為自由且直抒胸臆的表達方式。

再則,原始藝術和中國山水畫都具有體現“天人合一”的共性。距今久遠的原始巖畫藝術,涵蓋了藝術中所體現的社會價值和美學價值,樸素而真誠地反映其內在的形式和所呈現的內容上。巖畫藝術中蘊含的精神指向,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而山水畫的逐漸發展與興盛的原因,正是古人在傳統文化審美意識引導下關注自然、接觸自然、表現自然的結果,同時也體現了注重于對自然山水的審美意趣和表現方法的研究。古代先賢出于對自然的領悟,把人與自然的相互融合體現在山水畫的意境中,從情景交融到物我兩忘,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向往,山水畫所體現的是把人與天地自然萬物看作是一個互相聯系和不可分割的整體。畫家在觀察自然景物時并不是簡單地觀看,而是要通過“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全方位地深入觀察了解山的形態與構造。“遠取其勢,近取其質”是山水畫的觀察方法,也是山水畫的造型理念。大自然中的山川草木包含了生機盎然的精神意趣和生生不息的精神指向,與人對生命的認知和精神的向往是有共性的。畫家通過對生命的觀照,表現在對生命律動的體察之中。山水畫在精神境界上追求的并不僅僅是體現自然意義上的山川草木,而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思,山水畫中“天人合一”的內涵即在于此。畫家以物我兩忘的狀態進行創作,把人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用心靈去體會自然山水的清音,達到心靈與自然相互契合。

綜上所述,原始藝術深厚的文化沉淀為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其單純質樸的思想情感為創作山水畫提供了最為貼切的參照。原始藝術線條所蘊含的獨特魅力為山水畫線條的寫意性延展了更為自由的空間,形成一種直抒胸臆的表達方式,兩者所具有的“天人合一”的共性都體現了生命的精神指向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以此我們可以在原始藝術與中國山水畫中找到許多契合點。原始藝術的魅力與價值不僅于此,它應該還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思考。
313150033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