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新興 劉子涵
摘要:在當前黨員發展“控量提質”的新形勢下,本文深入分析了構建高校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的價值意蘊,從高校學生黨員發展現行體系存在問題及成因為切入點,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
我國黨員總量穩步增長,現已突破9500萬。在此背景下,黨員發展工作作為黨的基礎建設工程發揮著至關重要作用。高校學生黨員是我國黨員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高校學生黨員發展逐年增長,高水平高標準高質量的黨員發展工作成為高校黨建工作關注的重點,如何構建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保障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構建高校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的價值意蘊
1.必然要求:構建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大學生黨員是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之一,高質量的大學生黨員對于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至關重要,同時也是保證未來黨員隊伍整體素質的關鍵一環。高校擔負為國育才,為黨育才的重任,其黨建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因此,積極有效地構建高校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具有重大意義,是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2.內在需要:構建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是保證黨的事業健康發展的內在需要
中國共產黨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學生黨員作為黨員隊伍的重要組成力量,其素質高低,直接影響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進一步影響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因此,積極推動構建大學生黨員發展保障體系,進一步提升大學生黨員質量,對于中國共產黨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有著積極意義,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著重大意義,也是進一步保證黨的事業健康發展的內在需要。
3.現實需要:構建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需求
新時代涌現出不同的思想文化,他們之間互相作用,互相碰撞,彼此融合,彼此促進發展,形成了各有特點的意識形態和思想觀念。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學生面臨不同的文化滲透,容易產生不同的價值觀念。特別是網絡媒體的迅速發展,為不同的文化傳播提供了傳播平臺,使得大學生在這樣的傳播環境中處于被動狀態。通過構建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積極提高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通過黨員隊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輻射影響全體同學,達到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這也是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需求。
二、高校學生黨員發展現行體系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
1.認識存在薄弱區:對黨員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意義認識存在不足
高校部分黨務工作者在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中,未能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高度去看待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認識上存在著薄弱區,導致在實際的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中缺乏使命感,缺乏緊迫感,只是機械式地湊數量,麻木地完成任務,甚至出現了一些錯誤觀點。由此發展,認識上的薄弱區最終導致了部分大學生黨員質量堪憂的局面。
2.制度落實不到位:對黨員發展制度落實存在不到位之處
為了規范黨員發展,保證新發展的黨員質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各高校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黨內有關規定制定了本校的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從入黨積極分子的確定和培養教育、發展對象的確定和考察、預備黨員的接收,再到預備黨員的教育、考察和轉正,歷時兩年多,材料多達三十余項,有嚴格的制度要求。部分高校黨員發展工作未能按照黨員發展工作細則嚴格執行,存在“缺什么補什么”、“審核不嚴格”的問題,從質量和數量上都無法形成黨支部發展黨員常規態勢。
3.工作隊伍力量弱:學生黨務工作隊伍力量過于薄弱一是基層專職組織員配備不達標,組織員對大學生黨員發展有著監督指導作用,現在大多數組織員由專職輔導員兼任,業務能力和經驗都有所欠缺,且輔導員隊伍流動性較大,勢必對黨建工作的連續性造成一定的影響。二是基層學生黨建工作者晉升平臺和激勵保障難以形成,大多數高校未能有學生黨建工作者清晰地晉升路線,極大地影響黨務工作者的積極性,同時激勵保障難以實現,導致學生黨建工作隊伍不穩定,難以專業化、職業化發展。
4.教育管理不細致:黨員的教育與管理落實不夠細致
黨員的教育與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且全面的工作,目前高校針對大學生黨員的教育與管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重視黨員的組織入黨,輕視黨員的思想入黨,很多學生黨員對黨員的這個角色理解不夠深刻,在平時未能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未能在同學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存在缺少歷史使命感、缺少責任意識、理想信念淡薄等問題。二是黨員的教育與管理不夠細致,部分黨支部存在“三會一課”制度執行地不夠細致,方式方法不夠創新,無法適應現代大學生黨員,缺少黨員教育的全過程化,注重前期培養,忽略入黨后的教育。
三、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構建
1.夯實基礎:加強黨建工作隊伍建設,為黨員發展工作打下基礎
為進一步保障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高校應將加強黨建工作隊伍建設作為黨員發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一支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的組織工作者夯實黨員發展工作基礎。一方面高校應按照基層組織建設要求及“雙創”黨支部相關要求,積極進行基層黨組織建設,努力為基層黨組織配備一支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的的黨務工作者,充分促進學院專業教師、輔導員和行政工作者與學生緊密聯系,便于開展工作的優點,積極動員優秀教師、優秀輔導員或團總支書記擔任學生黨支部書記,選拔優秀學生擔任學生黨支部委員,建設規模適度、黨務工作者配備齊全的學生黨支部,為后續黨員發展提供組織保障。另一方面加強學院黨委組織員建設,根據學院黨員規模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組織員,有效發揮專職組織員作用,監督并指導學院黨支部黨員發展工作,為黨員發展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2.規范制度:規范黨員發展工作制度,細化黨員發展工作流程
制度是推動高校大學生黨員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各高校黨委組織部要進一步規范《發展黨員工作規范流程》工作手冊,用制度引導黨員發展及教育管理。黨員發展周期長,流程多,各支部要嚴格遵守黨員發展制度,尤其要重點把握四個關鍵環節: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正式黨員,對這四個環節所涉及的流程要細化;著重關注黨員發展過程中的四項制度:推薦制度、公示制度、談話制度、票決制度;結合大學生黨員的四個素質進行綜合考察:思想道德素質、專業與理論素質、實踐創新及個性發展素質、身心素質。通過規范黨員發展工作制度,細化黨員發展工作流程保障大學生黨員高質量發展。
3.創新教育:創新黨員教育方式方法,強化教育貫穿黨員發展全過程
一是要創新黨員教育方式方法。高校應努力推進黨建網絡工作陣地建設,結合現代傳媒技術,孵化出具有影響力的黨建專題網站、微信公眾號、在線交流平臺、微博等黨建網絡陣地。同時,高校應探索以結合校園文化活動、專業競賽、社會實踐、志愿者服務、貧困地區支教等系列活動為載體的黨員教育方式,打造一批有特色的黨員教育基地,將黨性教育滲透于大學生日常點滴中去,融化于學生黨員的內心深處去。二是黨員教育貫穿黨員發展全過程。黨員教育要貫穿黨員發展的全過程,從最初的提交入黨申請書、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再到擇優確定為發展對象,被黨組織接收為預備黨員,最后經過一年預備期,轉正為正式黨員,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特點,且涉及大學階段四個不同的年級,具有“范圍廣、周期長、特點多”等特征。黨務工作者應以以上特征為切入點,緊密聯系黨員,充分借助“三會一課”、團日活動、校園文化活動、課堂等載體,著重大學生黨員的提前教育和后續的持續教育,進一步保障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 PR
參考文獻:
[1]黃鍵裕.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1(03):64-66.
[2]陳飛瑩.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研究[J].長江叢刊,2020(26):193-194.
(作者簡介:康新興,助教,碩士,西安工程大學新媒體藝術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劉子涵,助教,碩士。西安工程大學新媒體藝術學院輔導員,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 )
(責任編輯:姜秀靚)
379250033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