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梅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 楊凌 712100)
中宣部和教育部聯合發布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要求:“堅持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課相結合......”,這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提出的高等教育新理念、新原則,為高等教育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1]。2017年12月,教育部發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提出“十大”育人體系,其中之一是“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2]。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全過程”,并強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3]。
本文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和實施為例,探索總結課程思政建設的模式和經驗,以期為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借鑒。
2.1 課程設計思路。《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課程重點培養學生對信號設備理論知識、基本操作的掌握,依照城市軌道交通站務“1+X”職業技能考核標準,為從事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及綜合能力培養打好基礎,對學生職業綜合技能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起明顯促進作用。
本課程設計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針對教學目標與重難點進行教學內容重組,圍繞“教學、演練、競賽”開展教學活動。課程設計思路見圖1。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職業標準,以崗位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分為5個項目21個任務,以“聯鎖與閉塞”內容為例,基于工作過程創新設計了“看信號→確位置→明股道→定進路→保安全”能力體系。設計圖如圖2所示。
2.2 課程思政元素設計。課程思政元素設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愛國敬業為思政主線,有機融合勞模精神、科技強國、四個自信及四個意識等思政元素,以期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使命感,激發愛國熱情、學習熱情。
針對職業能力及素養缺乏問題,打造“校企雙協同,過程雙結合”的城運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模式。遵循職業素質養成規律,以學分制改革為抓手,各類實踐活動、實訓活動等均計入學分,每一門專業課程均增設技能考核及職業素養考核,實現了理論講授第一課堂與實踐第二課堂結合、思政融入與實踐職業技能培養結合,“雙結合”融匯進行,立體提升城運專業學生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
在專題學習環節,通過案例引入,確認工匠精神主線,對接1+X站務及崗位要求,為學生在日后工作崗位中能夠具備“工匠精神”打下堅實的基礎。該課程中蘊含的主要思政元素在教學內容中的融入如表1所示。

表1 工匠精神融入課程思政內容設計
3.1 教學組織。結合1+X站務職業技能考核標準,以城運專業崗位需求調研為起點,設計了以交通強國軌道先行的思政主線,圍繞理論知識對應能力主線,結合時事熱點為主的愛國主線,引入國內外影響較大的失敗案例或安全事故工匠精神主線,達到“弘揚愛崗敬業精神,做無私奉獻模范”的課程思政教育目標,以學生為主體完成了知識、理論、實踐一體的教學,同時達到學生能力螺旋式階梯遞進,實現學生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同步提升目標[6]。
3.1.1 學。教師通過播放相關案例視頻,讓學生認識到本節知識技能點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識,增強職業責任感,結合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總結,針對性講解教學難點,從而達到本節課教學目標。
3.1.2 練。教師將練習任務分為基礎及高階任務,發布至平臺,學生分組練習完成任務上傳至平臺。針對高階任務,由學習興趣小組自選參加,其他小組依據學習進度選擇性完成,實現多元多維個性培養,使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實現高階學習內容掌握。在線上增加組內自評、組間互評及教師評價的教學評價環節,不僅推動教師反思教學,更好地分析學生需求,優化課堂管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3.1.3 賽。通過教師發布針對本節知識點的技能演練要求,學生完成競賽比拼,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提高了職業崗位技術能力,培養學生快速處理問題的應變能力,進一步鞏固教學難點。
3.1.4 思。通過在教學實施中增加榜樣人物、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環節,介紹步入鐵路軌道行業工作崗位的“勞動標兵”“道德模范”等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及現階段設備及技術所取得最新成就,使學生在認知職業崗位專業技術能力的前提下,達到“弘揚愛崗敬業精神,做無私奉獻模范”的課程思政教育目標。
3.2 教學方法。教學中緊緊圍繞1+X站務考核標準,從興趣引領、任務導向等方面實施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攻克重點難點,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學中做、做中教的教育理念,達成“熟原理、精操作、明流程”教學目標,使學生熟悉設備工作原理,能準確操作設備,明確操作流程。
3.3 教學評價。通過調查分析得知,90%以上的學生對課程教學方法及信息化手段滿意,85%以上學生認為課程氛圍良好;87%以上學生認為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課程提升了職業認同感、團隊凝聚力和愛國愛崗職業素養,且對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起著重要作用。調查數據分析如圖3所示。

圖3 教學效果評價結果
課程思政設計和教學實施中,本著注重基礎、培養能力、學以致用的原則,通過課程教學改革,將思政內容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愛國愛崗情懷、敬業專注的工匠精神及職業歸屬感,實踐證明“學、練、賽、思”四階段法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將素質教育貫穿始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和技能基礎上,促進職業素養提升,最終以學生為主體完成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真正實現學生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同步提升的目標。
基金項目: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學校課程思政專項研究課題,編號:SGKCSZ2020-543;楊凌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人文社會科學(教改)研究基金項目,編號:GJ1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