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寧
(首都師范大學)
在現在的社會中,大多數的企業都追求商業利益,都選擇了轉型的道路,有先見之明的設計師們踏入“民族化”的個性“道路”。隨著時代的興盛發展,蒙古族文化不再局限于居住在當地人的“孤芳自賞”,而早已深入全國乃至世界各地人的“心”。在現代插畫設計中將蒙古族文化與其結合,對傳承蒙古族文化和振興地域經濟蘊藏著“無限潛力”。
在當今全球化發展迅速的時代,民族文化已經普及到大街小巷融入人們思想,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日益密切,國與國之間有著頻繁的文化交流,而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讓文化趨同的現象愈加嚴重,追求國際化大融合并不能滿足于現代人喜“新”、求“變”的消費需求。近幾年一些敏銳的設計師“英雄見略同”,強調“地域標簽”以及民族化、多元化的發揚,與當地的文化特色、審美個性相結合,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促進了現代設計的發展。
①蒙古族文化是由草原上世世代代的蒙古族人民共同努力創造的,散發著悠久歷史的光輝,富有個性,使中國傳統文化充滿朝氣,是世界文化的寶貴財富,對民族文化的挖掘、理解和傳承具有意義和價值。
②將現代插畫和蒙古族的傳統節日“白節”相融合,傳達其中所包含的蒙古族特色文化及迷人風情,創作出既包含藝術意境又能傳播蒙古族地域特色的插畫設計。
③視覺在審美活動中直觀地扮演著展示信息媒介的角色,生活在北方的蒙古族有著很強的地域特點,巧妙地提取蒙古族“白節”的視覺元素應用于插畫設計中,給人視覺上的享受,讓消費者通過插畫設計對民族文化產生認同感,提升其價值的影響力,最終把蒙古族文化推向更高的臺階。
無論什么民族,人們都對自己最主要的節日有著最強烈的眷戀,在蒙古族,有一個傳統節日,和漢族的春節一樣重要,漢譯過來稱為“白節”,是蒙古族很重要的節日。生性豪爽、向往自由的蒙古族,對生活及自然的熱愛隨處可見。如今處于“顏值”的時代經濟,單純的創新功能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引起他們的消費欲望,消費者開始注重“商品”的感情抒發,讓消費者可以產生過目不忘的視覺文化體驗。善良勤勞的蒙古族除了在生活中創造物品之外,休閑安逸的生活并沒有讓他們放棄精神美的追求,在現代設計中,必須打好情感牌,讓消費者進行視覺上的溝通,獲得內心的喜悅與滿足,創造出令人感觸的設計,從而提高現代的審美高度。
在插畫設計中,顏色成為抒發情感的重要方式,依據蒙古族傳統文化選擇插畫主題色彩,使畫面突出跳躍,掌握好色彩關系,利用色彩語言傳遞蒙古族“白節”的溫情,從而進行畫面的良好溝通,構建出不一樣的視覺盛宴,使蒙古族“白節”插畫的畫面呈現不一樣的美。
1.蒙古族“白節”的起源
作為馬背上的民族,他們有一個特殊的節日——白節,這是蒙古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就像漢族的春節一樣。自古以來,蒙古族將白色譽為具有傳統吉祥的顏色,所以春節被他們稱為“白節”(查干薩日)。
2.蒙古族“白節”的文化內涵
白月是蒙古族的大年初一,在初一的時候,蒙古包的頂部被蒙古人改成了白色,正月的第一天,蒙古族人全家身著盛裝,攜帶著美食和奶茶,扔進點燃的火堆里,這些供品祈求來年五谷豐登,四季平安。
白節(白月,查干薩日)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相當于漢族春節的年節,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內蒙古蒙古族的節日時間與漢族春節時間大致相符。比特翁(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拜祭、敬奶茶、敬酒。
查干薩日,在蒙古語中,意思是白節。是蒙古族的“春節”。
蒙古族自古以來,以白色為純潔、吉祥之色,他們最崇尚的是白色,故稱春節為白節。與國內其他民族一樣,生活在中國境內的蒙古族也十分注重過春節。但由于生產生活條件和客觀環境的不同,蒙古族過春節,草原游牧文化特色十分濃厚。
蒙古國白節與藏歷新年相同,蒙古國有自己的蒙古歷,也就是過蒙古歷新年(白節)。習俗與內蒙古蒙古族過年習俗相同。
現在蒙古族人把白節作為最隆重的節日。臘月三十日晚上,全家即穿上節日盛裝,歡聚一堂,拜賀新年,徹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燒香拜佛,然后晚輩向家長獻哈達、敬酒、禮拜。初一凌晨,全家老少以及族人走到蒙古包外,在長者的主持下舉行向長生天祈禱儀式。據說這是蒙古族信薩滿教遺留下來的傳統。然后家族親友開始互相拜年,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結束。
除節日間人們互相拜年、敬酒、聚餐、縱情歌舞、賽馬、娛樂以祝賀全年納福、吉祥如意外,佛教傳入后敬獻潔白的哈達,持續至今。
整個白月期間,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紛紛騎上駿馬,帶上嶄新的哈達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戶給各浩特(定居點)的親友、家長拜年。不過現在,草原上看到的更多的是騎摩托車或開吉普車的男女青年。拜年的路途,是青年男女賽馬、追逐、嬉戲的絕好機會。身臨其境的人無不感到馬背民族不拘一格的生活情趣和粗獷豪邁。
1.蒙古族的造型特征
在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族人,穹型造型的蒙古包顯得格外突出,在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因為交通落后,所以蒙古族人使用勒勒車作為交通工具,這也就使蒙古族的家具體積很小,很多家具都是一些形狀方正簡拙、輪廓簡練的樣子,這樣也提供了極大的運輸便利。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蒙古族人民形象,在某傳統家具外形和輪廓描述的同時,也注重細節的刻畫。此外,在家具上要充分利用點線面的關系,如桌角、桌拐、箱板等傳統家具。這也從側面表現出蒙古族的審美觀念也遵循著實用的造型原則。
2.蒙古族的色彩特征
蒙古族生活的草原地域比較遼闊,草原上的顏色比較單一,所以對于蒙古族人民喜愛用一些產品純度比較高的顏色,用于日常的生活、建筑、器具中。這些色彩也體現出蒙古族的顏色審美,傳達了共同的民族文明。例如,紅色代表傳統的拜火觀念,給人們歡樂和溫和的感覺,意味著幸福和成功,是蒙古族的民族特征之一;黃色代表藏傳佛教的宗教色彩,具備崇高、神圣的意義。
3.蒙古族的紋飾特征
蒙古族的紋飾特征主要表現在蒙古族的傳統家具上,在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族人們,他們的紋飾大多數以植物、動物為主,例如羊、牛、馬等動物的樣子來裝飾于家具上,也有將動物植物的形狀變換出一些紋路,頗為豐富。還有一些關于宗教的圖案,聰明的蒙古族人們加以提煉演化出多姿多彩的圖案。
4.蒙古族的特殊工藝
因為蒙古族大多數都生活在內蒙古高原,因為北方的氣候比較干燥、寒冷,從而也讓蒙古族社會人們的工藝設計流程也發生了巨大變換,他們用泥糊、紙糊、泥草結合等方式制作,在與高純度的色彩相結合,它用厚重的油漆展現了蒙古族人民家具的特色。漆色的協調從側面直接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審美取向與傳統風俗。蒙古族人巧妙地利用自然資源來裝飾家具的表面,如羊血、羊角、牛奶、駝奶、酸奶漿等材料搭配使用。涂抹在家具等粗糙的木質表面,可以防止家具、變形、受潮、磨損。
設計者認為插畫的基本概念是黑白灰及圖形圖案的色彩表現,點線面的基本構成形式是構成審美與實用的重要原則,插圖是一種通用語言,在商業應用中,插圖的設計通常分為人物、動植物和商品圖像。
第一,藝術思維設計是優秀插畫的重要底蘊,思維的延展性與遐想性是創意插畫的審美觀點。第二,插畫的審美藝術需要各種顏色的調配、比例、取舍,來達到設計者想要展示的視覺效果。第三,插畫設計不僅局限于圖形圖案之中,還能延伸延展至文學文字之中。第四,插畫的圖形與圖案排列,應達到符合審美與視覺的雙重高標準。
1.國內插畫設計發展現狀
國內現已有部分關于少數民族的繪本及插畫,例如《中國56個著名藝術家的民間神話故事集》《中國少數民族節日風俗畫集》等,還有民族專題性比較強的,比如藏族《邦錦美朵》圖畫書。但是在這些作品中關于蒙古族“白節”的作品比較少,大多數都是苗族、藏族等民族,相比于蒙古族,他們都比較完善,種類繁多。蒙古族類的插畫以那達慕大會為核心的題材也頗為豐富,但是作為蒙古族傳統節日“白節”的插畫題材比較少。
2.國外插畫設計發展現狀
在國外經濟發展超前的國家,現代插畫藝術已經家喻戶曉,其創作的方式、表現方式層出不窮,插畫已經融入人們的生活。在美國,插畫融入潮流文化、衣服、箱包等,產生激烈的市場,個性、獨特的以插畫為主題的東西也受人們喜愛。在島國,插畫也有獨特的風格,鮮明的“浮世繪”藝術表現形式,帶給人們不一樣的視覺體驗。在韓國,插畫清新、唯美的風格,表現出“輕松”的主旨,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蒙古族人在內蒙古高原上創造了具有北方草原特有的造型藝術,在古代歷史中,蒙古族傳統中所延繼的服飾文化,依舊不忘初衷,展示著民族特色。在互聯網發展迅速的社會中,尋找有亮點的形象也成為了大家期待的目標。以蒙古族白節為基礎,提“形”,不單單是一種“照貓畫虎”的方式,而是將蒙古族白節中的精神內涵的精華,在深刻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提煉,添加一些現代審美的要素,確保整個作品以全新的表現形式進行呈現。
現代插畫設計應當傳承的是“肉眼”所觸及的并感受其“形”所表達的深層次的寓意,成為心底更為實在的精神依靠,體現民族文化的獨特性,是一種民族魂的展示。
在插畫藝術設計中充分發展表現蒙古族的精華元素,合理地體現蒙古族文化,整體畫面由許多元素構成,把握插畫現代設計的圖像,處理好構圖中的主次關系,突出蒙古族“白節”的主題,服飾作為蒙古族獨特的文化符號,采用黑白灰的色彩方式,選取獨特的服飾以及手舞足蹈的舞蹈姿態,體現蒙古族的“白節”。畫面之間要相互呼應,加強灰白對比,讓畫面有視角變化,使畫面效果協調、均衡。加強整體畫面的節奏,讓空間感和層次感凸顯出來,用最直白的方式進行表現,突出蒙古族“白節”的內容。
畫面偏白缺乏內容,把提取出的元素、人物、場景進行排列組合,進行紋飾、點線面的補充,將乏味的線條變得形象起來,讓畫面看得更有層次感。準確地利用黑白灰的關系將畫面的“形”“色”表達出來,使畫面具有好的視覺效果,運用“通俗”的黑白灰藝術形式去傳遞有效的情感,充分結合蒙古族“白節”的內容,傳遞出不一樣的情感。
充分利用黑白灰的特性,將蒙古族“白節”的情感最大化地保留,利用現代技術進行豐富的拓展與應用。
現代藝術的改變影響著人們走向世界,直接有效傳遞信息的方式為社會添加了許多便利,交織著我們的生活。滿足受眾視覺沖擊的期望和獲得強勁的心理的民族感染力,讓人們享受著源遠流長的地域文化,是人類不斷進步的無限動力。以蒙古族傳統節日——“白節”在插畫設計中的運用為基本進行分析和研究,以進一步激發民族的鮮活生命力,彰顯民族的精神面貌。
將蒙古族傳統節日——“白節”運用于創作之中,通過流動線條的展現,弘揚民族文化的精神,讓消費者直觀通過插畫設計對民族品牌的文化產生認同感,提升其價值的影響力,最終把蒙古族文化推向更高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