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現在哪個行業日子最好過,幾乎所有了解工業發展現狀的官員、專家們都認為:鋼鐵行業。
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季度冶金行業利潤額同比增長了2.5倍。2002年,我國鋼產量達到破記錄的1.82億噸,一年增長了3000萬噸,無論是絕對量還是增長幅度,在世界鋼鐵發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國的人均鋼產量達到140公斤,超過了世界人均產鋼量的平均水平。
在這種情形下,自2002年下半年以來,國內部分鋼材的價格就開始非理性地上漲,特別是去年底至今年初,漲價的頻率和幅度日益加劇。1季度我國鋼材價格上漲10.8%。在強大的市場需求和高額利潤的刺激下,各家鋼廠都鉚足了勁擴大規模,增加產量,1季度,鋼鐵行業投資增長153.7%。
業內人士提醒,在市場一片大好的時候,千萬要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抬頭,一些已淘汰、關閉甚至已破產的“小鋼鐵”絕對不能讓其死灰復燃。
當前國內鋼材市場自發的價格調節能力較弱,部分生產廠家和經銷商短期行為嚴重。因此,下游企業千萬別把希望寄托在外部價格的變化上,要立足于企業自身的改變來適應市場的變化。
專家們指出,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必須將數量增長和結構調整相結合,特別是要在品種結構和產品質量上下功夫,在降低消耗上下功夫,在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治理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