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
(長沙學院黨政辦公室,湖南 長沙 410022)
視頻文創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產業在互聯網時代的業態更新,是運用新技術創新媒體傳播的新產業。它既是一種商業經營活動,又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文化藝術形式[1]。以數字化、信息化為基礎的視頻文創產業市場呈現出新業務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市場環境日益清朗的蓬勃發展態勢,在文化產業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當前,政策、經濟和技術的支撐,為視頻文創產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近年來,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的建設越來越受重視,國家的政策支持強勁有力。其中,以超高清技術為代表的視頻文創產業更是得到了國家的重點支持。國家鼓勵視頻文創產業的發展升級,陸續出臺了多項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如《關于規范和促進4K超高清電視發展的通知》《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構建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
另一方面,湖南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要進一步促進視頻文創產業的發展與創新[2]。湖南省以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為建設重點,在省、市層面也專門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如《關于支持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支持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建設發展的意見》《關于印發長沙市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系列支持政策的通知》,以加快將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建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區,助力湖南省“三高四新”戰略的實施。
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為視頻文創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支撐。數據顯示,中國的文化及相關產業的增加值從2018年的38 737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44 945億元;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9 064億元,比上年增長16.0%[3]。我國文化產業所占GDP比重持續增長,文化及相關產業已逐步成為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同時,視頻文創產業的受眾群體數量呈持續增長的態勢。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9.27億,較2020年3月增長7 633萬,占整體網民的93.7%,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8.73億,占整體網民的88.3%[4]。網絡視頻市場有序的發展和巨大的潛力,為視頻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優質土壤。
數字時代的勢不可當和無法逆轉,正撬動著各行業乃至整個社會的巨變。以“互聯網+”、5G、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革命,促進了視頻文創產業與科技的融合發展。層出不窮的技術革新,無論是在業態結構、視頻創制、傳播方式等方面都為視頻文創產業的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的技術動力。
在以數字化為核心驅動力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新下,數字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這直接影響了視頻文創產業在創新、生產、傳播和消費等各個環節的巨變。視頻文創產業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浪潮,成為新技術的實驗場、應用場,視聽技術呈現出數字賦能、普惠共享的態勢。數字和文創的深化發展,大力促進了視頻文創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相互交融,使視頻文化產業鏈、價值鏈延伸,引發了巨大的產業效能,為視頻文創產業的穩定健康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移動互聯網和自媒體的快速發展,賦予了視頻文創產業全新的活力。視頻文創產業的發展特點體現在發展的速度、產業融合和技術創新等方面。隨著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視頻文創行業在對優秀文化深入挖掘、科技創新轉型升級、法律要素全面保護及人才體系建設完善等方面出現了新問題。只有結合自身發展特點,解決實際發展問題,視頻文創行業才能夠進一步推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1.行業發展速度快,社會影響力強
視頻文創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國家的重視和支持。政策制度建立健全、經濟社會穩定有序和科技革新不斷深化,提高了視頻文創產業的發展速度。在新技術加速迭代、媒體融合方興未艾的數字時代,視頻文創行業與互聯網、信息科技、數字技術日趨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網民規模已超10億,其中,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6%,手機在移動互聯網和自媒體時代里,成為最主要的上網設備[5]。移動視頻井噴式的發展,擴大了視頻文創產業的影響范圍。
2.新技術迭代迅速,行業融合不斷深化
在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浪潮下,視頻文創產業成為新興技術的應用場所。視頻文創行業結合自身優勢,與其他行業融合發展,通過“視聽IP”“視聽數據”等路徑,為關聯產業注入生產要素,在移動醫療、智能制造、數字交通、環境監測等領域得到應用,成為經濟社會數字化發展、智能化轉型的新關鍵。
3.集群效應助力發展,產業創新層出不窮
視頻文創產業作為文化產業新業態,具有鮮明的數字時代特征。產業規模化、集群化在技術創新的加持下,越發明顯。以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為例,園區依托自身區位優勢、湖湘文化底蘊以及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使產業形成規模、集群式發展。馬欄山引進上千家企業,既有頭部企業帶引領,又有中小企業強支撐的產業梯隊,可助力園區打造視頻文創產業千億級集群的發展目標。同時,隨著虛擬藝術、元宇宙技術發展,視頻文創產業深耕數字技術,科技賦能產業數字化發展,產業創新呈現加速度發展態勢。
一方面,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興起、新技術的加速迭代、媒體融合的方興未艾,對視頻文創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隨著國家經濟的穩步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和精神需求的進一步增強,也對視頻文創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面對新局面,視頻文創行業的發展面臨如下問題。
1.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不足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這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大原則。視頻文創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體現到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全過程中。目前,在網絡時代的傳播優勢下,視頻文創產業呈高速發展態勢,相關行業容易過度追求發展速度,忽視挖掘文化價值,出現產業文化價值取向偏庸俗化、娛樂化的現象。
2.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程度不夠深入
數字技術的深化發展和應用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對視頻文創產業和科技融合提出了更深層次的要求。視頻文創產業發展需要更高技術、更新應用場景,要解決新發展階段的產業技術環境的支撐、核心技術的攻克、視頻產業存量市場的爭奪等問題。這就要求視頻文創行業要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聚焦增強數字技術的創新能力。
3.視頻文創產品版權保護法律法規有待完善
國家知識產權案件量年均增長達25%,其中網絡是侵權主要發生地。因為缺少明確的數字化確權取證平臺,收集固定證據方面的難度高,視頻文創產業的版權保護更加困難。另外,知識產權所有人自身權利保護意識不強、維權能力欠缺,也是使網絡知識產權問題越發凸顯、數字侵權類案件數量明顯上升的原因。
4.人才隊伍建設欠缺系統性
視頻文創人才隊伍建設上存在人才制度體系不健全、“高精尖”人才比例不足、人才引進評聘方面針對性不強、配套基礎設施不全面、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問題。系統化的人才建設,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和不斷完善的過程。因此,視頻文創行業要始終把尊重、關心、支持和服務人才作為視頻文創產業發展的牢固底座,加大人才隊伍建設的力度。
目前,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視頻文創產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發生著深刻變革。新技術衍生新業態,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發展進一步加強。掌握行業的發展脈搏,探索視頻文創產業的發展路徑,可引發更大的產業效能,推進視頻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創造性提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創作蘊含豐富優秀傳統文化、記錄鮮明時代精神的精品佳作,創造彰顯我國文化特色的國際影響力文化品牌,在視頻文創產業的快速發展中顯得更加迫切。在視頻文創產業進階發展的過程中,要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積極汲取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并融會貫通,激發產業發展的新活力。
視頻文創行業應立足節目主題內容,深度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和文化價值,將優秀傳統文化與地域習俗文化、非遺技藝等深度融合,結合影視化“真人+特效”的藝術表現手法,在提升內容品質的同時加大對新技術的應用。文化探索類節目《登場了!敦煌》和一批彰顯湖湘文化精神氣質的電影、紀錄片能夠持續出圈,成為“爆款”,正因其抓住了數字時代背景下成長的新青年熱愛傳統文化的顯著特點。《登場了!敦煌》針對文化傳播的缺口與年輕受眾的文化訴求,通過全景技術,展現了敦煌的璀璨大美和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揚了敦煌文化和 “莫高精神”。此類節目增強了中華傳統文化對年輕受眾的吸引力,使其得到有效傳播。
馬欄山建立起了不斷健全、完善、扶持精品創作的長效機制,支持園區優秀內容生產項目申報國家、省市各類資助,支持舉辦全國性優質原創內容大賽,注重提升內容產業創新能力,營造園區內容創作的良好氛圍;加快構建內容IP衍生產業生態圈,打造原創內容IP源發地,建立從創作到出版、節目制作及衍生品市場的全鏈路聯動體系;同時著力于原創內容IP矩陣,加強內容創作頭部效應,進一步深化頭部企業與園區其他企業開放合作,持續打造“爆款級”內容產品。
數字技術作為視頻文創產業的核心驅動要素,對產業高質量發展是至關重要的[6]。在新一代科技和產業革命下,要緊緊圍繞行業建設需求,搶抓科技發展機遇,夯實技術底座,為視頻文創產業高速發展提供技術動力。第一,建立健全數字視頻產業鏈條。根據數字視頻產業技術新需求,不斷提高文創產業規模、集約和專業化水平,延展視頻文創產業鏈條,加快打造數字視頻全產業鏈集群,建設全球數字視頻產業基地。馬欄山順應媒體深度融合的時代趨勢,積極推進國家5G高新視頻內容產業核心基地建設,在人工智能、虛擬數字人、元宇宙等高新技術方面進行全面探索,開展了“元宇宙十大技術及其數據底座建設”“2022年中國新媒體大會”系列文創盛典活動;依托園區音視頻產業,不斷提高視頻技術的應用水平,在4K視頻技術升級上不斷探索,建設了紅色經典影像修復和數字化全產業鏈,修復了一個又一個的紅色經典影像。第二,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和創新服務平臺建設。馬欄山堅定不移地以視頻技術的創造性升級為核心,以技術驅動發展,加速構建更加完善的視頻文創產業新生態,切實提升園區視頻文創產業的競爭力。利用視頻產業云構建以數字態顯示和傳輸為主體的視頻生態體系;以開源、規范的數字基礎平臺,加快推進云技術底座建設;加快布局數字建模、數字特效、人工智能等產業體系;加速推動超高清、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做強做大園區新型研發機構和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切實推動視頻文創產業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
視頻文創產業技術的創新升級必然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重點。只有不斷深化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的“文化+科技”發展路徑,以文化為本,以科技為翼,促進視頻文創內容與數字技術融合發展,才能更好地促進視頻文創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文創產業作為經濟文化領域的新業態,對文化產業、經濟社會的深化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7]。近年來,視頻文創產業市場高速發展,版權保護問題日益凸顯。產業的繁榮離不開好的作品,只有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深度發掘的好作品,才有利于視頻文創產業的健康發展。提高視頻文創產業法律保護的寬度和深度,充分發揮版權機制的保護效應,顯得尤為重要。加強版權機制建設,讓原創作品更有保障,是視頻文創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第一,要依托數字技術。利用區塊鏈技術,從生產、交易、監管、確權、維權等方面建立全產業鏈條,為視頻文創產業的版權生產、保護、交易全流程賦能,加快建設視頻數字版權生態。第二,要完善法治環境。提高對版權保護的重視程度,大力提高執法力度,對版權保護機制中的空白點和盲區查漏補缺,強化版權保護的實際效果。第三,要筑牢版權意識。視頻文創產業中出現的侵權問題,很多是權利人自身權利保護意識不強,維權能力欠缺所致。所以,要做好宣傳工作,提高其版權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視頻文創產業是名副其實的“頭腦產業”,優質人才始終是產業發展所需要的。文化產業也逐漸成為拉動就業的“新引擎”[8]。人才是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多層次復合型人才更是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保障[9]。要緊緊圍繞“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發展理念,始終把尊重、關心、支持和服務人才作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頭戲”,深入實施人才戰略,加快打造視頻文創產業的“人才蓄水池”。
1.完善人才評價頂層設計
一方面,要立足實際,用好用活支持政策,建立健全科學實用的人才評定體系。馬欄山出臺的文化創意企業高層次人才認定目錄的成功推行,助力園區在人才工作上精準發力。另一方面,要加大經費支持,建立健全人才獎勵機制,充分調動視頻文創產業從業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2021年,馬欄山為園區內企業高管、骨干人才,以及多名“青年人才”“緊缺人才”兌現了個稅獎勵,同時在舉辦的高規格會議上,對園區的優秀人才進行了現場獎勵。馬欄山將進一步加大對人才經費的支持力度,切實地將園區人才服務工作做實做好。
2.建強人才發展平臺
首先,要構建職業教育標準,培育特色產業人才。要想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就要立足視頻產業發展特點,結合行業發展新要求,構建市場化、專業化、高效化的“學歷教育+職業培訓”模式。馬欄山成功借鑒了德國職教模式,構建“雙師型”職業教育生態與視頻文創行業職業教育標準,為產業發展輸送專業性強、適配度高的視頻人才。其次,要形成視頻產業規模化、集聚化的發展效應。深化同校企的合作,開展聯合培養、訂單式培養,支持建設一批人才培訓、實訓和儲備基地;加大技術聯合攻關力度,加快打造“超算+高新視頻”技術體系,拓寬技術應用場景。最后,要成立行業人才智庫,提高發展的決策能力。精準選才用才,實現“人盡其才”,推動高校、科研機構、企業聯動創新,提升園區的人才培養能力。馬欄山的人才智庫,聚焦核心人才梯隊建設,引聚產業高端人才、緊缺人才,增強了園區視頻產業創新動力和生產動力。
3.強化人才服務力度
要積極提升視頻文創產業的服務體系建設,加強人才服務力度,健全重點企業人才教育、醫療、住房、評聘等服務保障體系;要加強溝通協調,積極爭取有利政策,解決人才科技成果轉化困難的問題;要推行一體式服務,設置人才服務專網、專區,切實提高辦事效率,讓人才心安心定,為視頻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