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蘭云
(淮安市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金港路辦事處,江蘇淮安 223432)
在新時期的發展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也成為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通過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能夠實現共同富裕,助力鄉村振興。同時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這也是促進城鄉融合的關鍵路徑,能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力。
農村集體經濟主要是指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的社會主義經濟。當前我國集體經濟會根據區域進行劃分,并且是在過渡時期中逐漸形成的。農村集體經濟的內涵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在新時期的發展中,農村集體經濟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在新時期的發展中,農村集體經濟的最新界定是集體成員對集體所擁有的集體資源要素進行充分的使用,通過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新經濟形態。
農村集體資產資源存在歸屬不清晰、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這主要是因為當前農村黨組織發展動力不足,所以對于這些問題的存在也不能選擇有效的方式進行處理。通過對當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黨組織領導班子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不難發現,存在著嚴重的集體資產資源管理松懈的問題,同時還有少數村干部利用管理漏洞侵占集體利益,這樣就很容易激發矛盾[2]。這與農村集體經濟管理組織有直接的關系,因為并沒有能夠建立專業的資產資源管理制度,同時也沒有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建立專業的財務管理機構,其中的財務管理人員也存在素質不高的問題,這樣在進行農村集體經濟管理的過程中,不能結合實際情況對集體財產使用相應的保值增值措施,很容易出現嚴重的集體資產流失問題。
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依賴于農村資產資源,因此,所具有的經營性資產資源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在農村市場中存在信息流通效率低的特點,國家為了能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制定了相應的扶持政策,方便上級政府和基層組織間進行及時的交流和互動[3]。但是因為在發展的過程中并沒有重視對農村地區的資產和資源進行充分的使用,所以導致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資產資源不足的問題。
受到家庭承包制的影響,在我國大多數集體經濟組織中所具有的社會化服務能力較低,同時也難以結合時代的要求進行能力方面的提升。受到傳統農業結構的影響,再加上當前市場經濟環境逐漸復雜化,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受到阻礙,并不能為其提供良好的集體經濟支持[4]。在農村鞏固服務的建設中也不能為農民提供良好的幫助。個體農業經濟、技術等方面都處于完善中,并且很多先進的內容都沒有及時得到完善,一旦出現大的變革,很容易受到沖擊。對農村集體經濟進行發展和壯大的過程中,需要使用集體經濟組織對生產和市場之間的矛盾進行及時調節,但是因為當前集體經濟組織匯總存在管理落后和人才匱乏的問題,也導致農村集體經濟在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經濟活動的順利進行與人才有著直接的聯系。因為當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速度比較遲緩,同時內部也沒有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制定優厚的薪資待遇,不僅不能較好地保障農民擁有穩定的經濟收益,同時也與城市的發展速度、發展前景以及具體的生活條件之間具有很大的差異,這也直接導致青壯年農民正不斷地外流。農村地區缺乏勞動力,導致農村內在發展動力不足。因為出現了嚴重的人才短缺的問題[5],使得農村的資金吸引力嚴重下降,導致農業發展的難度在不斷加大,同時也加劇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空洞化,因此出現了惡性循環,致使集體經濟的發展速度難以得到提升。
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首要條件的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因此需要重點對專業人才進行培養,這樣才能建立一支強有力的黨組織,才能在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過程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5]。在對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同時對農村基層干部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進行能力上的培訓,做到基層干部從思想到能力的雙重提高。
黨在引領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重視黨組織在發展集體經濟中的作用。作為基層干部,要發揮自身的作用,帶領集體經濟的發展。在帶領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第一,要重視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并且將此項工作作為實現農村綜合改革深化的重要任務,對于當前國家出臺與農村集體經濟相關政策進行認真學習和解讀。第二要做好村級干部隊伍建設,通過建立有效的考核機制,將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同時,在選拔村干部時要重視綜合素質,重視對基層干部的培養。第三,要建立專門的機構,對農村集體經濟的各項工作進行有效管理,對于內部人員也要進行明確的職責劃分,確保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同時要發揮管理、指導和監督作用。
農村地區所具有的資產和資源對于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有著直接的影響,但是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存在著不能充分利用資產資源的現象,所以為了能夠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對一些閑置的資產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和挖掘,結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以及對市場環境進行充分的了解,實現對這些資產資源的有效盤活,確保資產資源作用可以更充分地發揮,同時,能夠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幫助。
在新時期的發展中,要重視改變經營模式,因為農村集體經濟的界定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出現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下,土地的經營模式也需要結合時代的發展進行轉變,能更好地為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提供幫助,所以要重視土地流轉、進行適度規模經營,對當前土地的歸屬權進行明確的劃分,并且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管理,加強集體產權的改革和推進,以發展農村集體經濟。
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依賴于農村地區的所有資源,在發展過程中要重視鄉村產業的發展,通過提供勞動崗位或者充分利用資源資產,以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同時,創建鄉村產業也能提升農業生產的社會化,在當前復雜的市場環境中能夠實現各項資源的配置,進而使農村經濟的活力和效率可以得到明顯的提升。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有助于實現城鄉融合,提升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對當前農村集體經濟在發展進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對未來的發展路徑進行合理規劃,充分利用農村區域的各項資源,建立高素質、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提升整體的建設能力和經營能力。同時,還要重視內部管理機制的完善,實現對資產的有效監督和分配,逐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完善,為進一步發展經濟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以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