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貴倉
【摘 ?要】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教師與學生的接觸較為密切,提升教師高中班級的管理能力,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實際需求。當下,教師對班級管理工作技巧不足,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發展。因此,管理者應采取有效的提升策略,確保高中教育的順利開展。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提倡人本理念,保證高中學校的教學管理質量。許多高中教師也認識到提升教學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在實踐教育階段確立了全新的教學管理模式,這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還為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有人本理念下的教學管理模式中,學生能獲得人性化管理方式,以及積極的內心體驗,比以往的教育方法有更大的優點。
【關鍵詞】人本理念;管理要點;管理策略
一、高中學校的管理要點
(一)圍繞學生設計教學管理方式
在高中教學管理中,教師要融入符合學生個人情況的教學管理方式,把一些命令式管理方式變成生動的語言引導,給學生留下一種全新的校園印象,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進而達到更好的學校管理效果。高中學校在規劃教學管理內容時要融入一些新穎的設計,選取一些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管理方式,讓學生樂于接受學校的管理,提高高中教學管理的工作成績。教師要鼓勵學生去領悟和發現,比教師講給學生聽有更好的效果。現代教育應當致力于改善學生的內心感受,這樣學生就能用積極的心態接受管理,也能進行一定的自我拓展。比如許多學生渴望得到教師的鼓勵,但是處于青春期的他們又不屑表達。因此,教學管理者在開展高中生教育管理活動時,應注意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個性發展,正確樹立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用情感建立教學管理的渠道
高中學生即將面臨高考,進入大學成為社會的儲備人才。高中教師承擔著培養人才的重要任務,這不僅要求教師要有良好的教學能力,同時必須具備超前教育理念。人本理念的教育管理重點之一,就是改善工作態度,對教師職業的最大尊重,讓教師時刻帶著優秀的職業素養參與到工作中。目前,部分教師工作態度不端正,沒有形成對“以人為本”理念的思考,部分高中教師對教學管理工作還存在一定疏忽,甚至部分高中教師的工作狀態就是閉著眼睛上班,睜開眼睛下班,像工廠的工人一樣,以至于師德師風不斷下降。這種錯誤的工作態度,導致教師沒有培養學生綜合發展的教學觀念和開拓進取的工作理念,只是模式化地完成教育工作,缺少感情投入,造成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隔閡。教師應建立以情感交流為基礎的教育管理工作體系,傾注更多的愛與責任在學生身上,從而得到學生發自內心的認同。教師應為學生創設舒適、陽光、積極向上的德育氛圍,學生通過與教師的接觸,得到思想品質良好的熏陶,知道什么可以做,應該怎樣做,這就是學校管理中“動情”的價值。
(三)強化教師專業能力
人本理念下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展現,還需要加強教師專業能力,教師必須擁有足夠的教學和管理能力。近年來,教育部門不斷增加教育試點,進行教學創新和實踐,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越發重視。校園教育是培養人才的重要路徑,是考驗教師管理能力的前沿陣地。高中學校應深入調研,幫助教師完善自我,提升其教學管理能力,提高教學管理質量。尤其對高中教育來講,教師的管理能力與教學能力缺一不可。尤其體現在專業教學能力上,部分教師依舊缺乏創新精神,盲目地為了完成教學指標,照搬或者復制其他現有的教學管理模式,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性。這是人本理念“缺失”的一種體現,以至于教學質量下降,學生錯失了形成核心素養的關鍵階段。高中教師應深入探析,開拓有效的教學管理路徑,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教學目標。高中學生身心成長較快,需要多元化的發展方向,也需要得到與時俱進的教學管理模式的培養。高中學校必須幫助教師及時提升專業能力,為學生提供優秀的教育管理引導。
二、高中學校的管理策略
(一)落實人性化的管理措施
《新教育之夢》中有一句話,優秀的管理模式是教育的前提。以人為本,實事求是,學生便是陽光下最幸福的人。教育環境的改變是外部的保障,在落實人本理念的過程中,要從改變管理理念入手。這樣就使高中教師在日常教學管理過程中,強化了個人能力,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隨著教學體系的深化改革,對教師的要求已經不再是簡單地完成教學工作。在人本理念的高中學校管理的視角下,教師的自我修正意識、開拓進取的精神,也是學校改革的目標,對教學效率、質量有直接影響。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關愛應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只有在工作中發掘學生的優秀和閃光點,學生才能喜歡教師,激發出更多的熱情。對待這群活潑可愛的學生,要“嚴”中有愛。管理學生之前,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針對學生的差異化優化管理措施,例如樹立優秀楷模,不完全依靠考試成績去評判,可以從學習、娛樂、思想等多方面設定楷模的評判標準,學生爭先恐后當楷模,在良性競爭中,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就此養成。只要做到以人為本,“小惡魔”也能變成“小天使”。高中學校要敢于大膽探索,施行新穎的管理模式,強化個人核心素養,并能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使學生能夠快速自身定位,為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打好基礎。新時代的教師要積極學習,轉變教學管理方式。要設身處地與學生易地而處,不可主觀臆斷;同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意識,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最基本的辦法便是改善現有的教學管理模式。另外,高中學校需要結合合理的鼓勵性措施,需要注重對教師的管理創新鼓勵,充分結合一些榮譽評比、評優制度的制定,激勵教師積極進行管理工作創新,促進教師創新性管理思維與創造力的構建與發展,使高中教師能夠在有效的措施激勵下,不斷進步,為教學改革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構建與學生溝通交流渠道
中國進入新時代后,出現了新的社會特征、社會矛盾和問題,這就在教育領域對高中教學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過程中,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到良好的培養,加深學生對學習、生活以及日后工作的認識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最終使高中教育順應時代國家的具體要求。教師在人本理念的管理落實過程中應擺正自身心態,用寬容的態度去接受學生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因此,高中學校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建立兩者之間良好的溝通渠道,認真傾聽學生的訴求,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并在學生處于迷茫階段時,通過有效的溝通渠道正確地幫助學生樹立人生方向,切實地傾聽學生生活中存在的困擾,并換位思考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而不是選擇視而不見,認為是學生在自尋煩惱。例如在班級學習期間,文化課的課堂氛圍一度非常低迷,多數學生在課余時間不進行溝通交流,班級學習風氣不好。學生對自身發生的問題不敢與同學溝通,也不敢向教師訴說。教師在細心思考后,將班級空余墻上粘貼了“我的小煩惱”等活動墻,學生不敢說的或者學生的一些小建議都可以貼在上面,等到班級開班會時,教師做出表率。高中學校應切實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以及贊賞,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教師真正的關心。
(三)強化家校共育管理
高中學校與家長的家校合作共育管理也是人本理念管理方式的一種體現。學生在校期間,教師是最了解學生動態的人。高中教師經常與家長溝通,切實建立起真正的、和諧的家園共育關系,引導家長正確地給予學生各種關懷,而不是批評與諷刺。學生的成長過程若是缺失了家庭教育,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教師以及家人的看法尤其認真,如果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在學校時教師又對其成績不好進行批評。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的叛逆心理嚴重,并不利于學生提高文化課成績。還有部分家長長期對孩子溺愛,導致孩子脆弱心理。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每一個過分要求都滿足,孩子遇到問題只會向家長或他人尋求幫助,沒有主見。長此以往,學生的內心需求將會越來越大,自身的優越感也越來越強。事實證明,若是家庭能夠正確參與到學生的教育中,更容易形成學生的身心健康,并得到良好的發展。若是家庭教育長期缺失,學生的內心將充斥著各種“問題”。因此,班主任應與家長建立平等、互助的家校關系。班主任要經常與家長進行溝通,切實達到真正的、和諧的家校共育關系。教師應與家長構建互動橋梁,與家長分享一些關于教育的經驗,切實幫助每一位家長了解自身教育的不足。這樣學校的教學管理與家庭教育能夠做到緊密配合,相互促進,提升高中人本管理成效。
(四)完善教師隊伍培訓機制
教育的發展關鍵在于教師,為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強化人本理念的落實,高中學校需要制訂更多的教師培訓措施,修正高中教師的教學管理觀念與行為,為人本理念的高中管理落實保駕護航,完善教師培養的規章制度,比如先進個人、先進事跡表彰制度,為教師提供充足的學習和交流機會;加強教學管理的指導工作水平,讓高中教師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與角色定位,強化高中教師在工作崗位上的專業素質與能力,展現出優秀的管理素養,為提升高中教育質量打好基礎。首先,高中學校需要優化招聘制度和流程,管理者應根據實際情況篩選出年齡與學歷符合的教師,進行正確定位,使高中教師自身的知識與素質能夠完美地符合人本理念的高中管理的需要,保障在高中教學中提升教學管理成績。其次,合理拓展有效的學校培訓資源,投入更多的經費與措施,組織高中教師進行理論與實訓,結合經驗總結、研討會等有效的形式,完成對人本理念的高中管理能力培訓。高中教師可以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學基本功競賽、教學能手競賽等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其次,高中教師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通過參加各種教師社會文化活動,在社會服務中體現自身價值。最后,高中教師要保持對美好事物的敏銳度,在學生的幸福快樂中去促進高中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高中學校應使高中教師在學習中完全掌握踐行立德樹人理念所需進行的工作內容,培養其工作責任感與使命感,提高高中教師的職業素養和管理能力,學習豐富的技能和知識,促進人本理念的高中管理體系構建。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人本理念的高中管理在保障學生學習狀態的同時,應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與愛護,讓其感受到教師真誠的關心。在拉近彼此的距離后,教師通過多種管理方式,提升學生自身人格的發展,自信心的形成,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學校也要與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使家長切身參與到教育中,而不是只提供物質基礎,同樣應給予學生正確的愛與關心。
【參考文獻】
[1]方東升.以人為本的高中學校管理探討[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9,9(12):21-22.
[2]施彥恒.高中學校以人為本的管理措施[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6(8):9-9,10.
[3]崔世發. 淺談高中學校管理中的以人為本[J]. 中外交流,2017(12):231-232.
[4]趙元成.高中學校管理中的以人為本思考[J].新課程·下旬,2017(2):210.
[5]唐海瓊.以人為本理念下的高中學校管理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7(4):208,210.
37565003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