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銀萍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學體育課程將更加重視訓練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其在素質教育環節的作用日益凸顯,儼然已經成為當下助力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目標的關鍵因素。由于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需求等方面存在差異,教師應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因材施教,以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基于此,本文將論述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的中學體育分層教學的優勢,并提出中學體育分層教學的具體應用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分層教學法;初中體育教學
引言: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個性化教學在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傳統的標準化教學模式因環境、興趣、體能等方面的差異已不再適合不同的學生。在教學目標和內容的安排上,教師應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以適應不同學生不斷增長的需求。分層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為學生制定合適的體育規則,而且在于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享受體育鍛煉,提高其心理素質。本文通過分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探討如何有效實施分層教學。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分層教學法應用于體育教學中的優勢
(一)將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全面激活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以及中考的影響,大多數中學生都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體育的重要性,會將全部的身心投入到語數外等主科的學習中,不僅無法挖掘體育的樂趣,更缺乏學習體育的興趣。但是在核心素養分層教學方式下,體育教師則會充分凸顯學生在運動課程中的主要地位,并在核心素質相關規定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運動掌握能力、意識掌握狀況進行分級,并給學生以個性化的引導,由此來改變學生對傳統運動課程乏味、沉悶的觀念,從而調動了學生的運動學習興趣。
(二)增強學生對體育知識理解
大多數學生會誤認為體育課的目的在于放松和玩耍,因此,當教師指導學生進行體育訓練時,學生并不會在意。就算有學生認真聽體育教師的教學內容,但是由于不同的學生接受能力和體能差異,造成部分學生可以快速學會,而部分學生無法學會。此時通過體育分層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避免這一問題,教師首先要告知學生體育核心素質的基本特點和標準,然后再給各個階段的學生制訂學習規劃并傳授知識,從而增強學生對體育基礎知識的掌握與運用,進而促使初中體育教學水平與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提高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在傳統體育課程中,教師往往忽視學生運動知識的掌握程度。大多數的體育教師只會指導學生使用運動設施鍛煉身體,這在學生沒能了解運動常識的情況下就極易在運動過程中損傷。而在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的分層體育課程中,由教師先把體育核心素養知識告訴給學生,進而引導各個層級的學生根據核心素養標準掌握體育運動知識,并通過規范有序的知識教育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四)將學生的身體素質予以進一步提升
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其學習、成長狀態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體育教學能夠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確保學生有足夠的精力進行學習。通過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分層,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適應體育教學內容,并且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之中,這樣才能夠實現學生身體素質全面提升的目標。
(五)保證學生的發展全面性
在當前階段的教學中,長時間的知識學習會消耗學生大量的精力,同時過大的壓力也導致學生得不到放松,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的精神面貌應該是陽光、積極的,應該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因此,使用體育分層模式制定教學方案,在將學生個人身體素質予以提升的同時,也使學生身體獲得充分放松,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二、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體育課程重視度低
大多數初中學校與教師都會受到應試教育對其的思想束縛,認為體育在中考中是可有可無的地位,主科教師占據體育課程的現象十分普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
(二)體育教師專業素養不足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思維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和參與的積極性,因此,體育教師自身的素養尤為重要。然而大部分體育教師由于自身缺乏專業素質,無法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專業指導,也無法更有效地回答學生的問題。
(三)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實踐教學中,不同的學生由于個性和身體素質差異巨大,在同樣的課程中將會收到不同的學習效果,若因此忽略了學生的社會主體地位將不利于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效開展。
(四)體育重要性未能獲得學生的充分認識
由于學生對體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生的學習重心都放在文化課學習上,在參加體育課時并不積極,很多體育活動都是做做表面工作,并沒有積極參與其中,從而導致其遭遇到多種問題,如學生個人身體素質下降、精神面貌與預期不匹配等等。
(五)體育教學內容無法起到引起學生興趣的作用
在初中教學中,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有著一定影響,如果學生對體育教學不感興趣,那么學生就會使用各種理由以達到逃避體育課目的,對其體育課程學習質量的提升極為不利。
(六)為體育課程提供的資源條件不充分
對于初中體育課程來說,教學資源的不足會導致體育教學內容單一,只能通過簡單的運動方式用以達到預設的體育教學目標,例如跑步、快走等。此類教學資源嚴重缺失的情況導致無法進行高質量的教學,使得學生無法在體育課堂中提高身體素質,對學生的良好學習狀態保持極為不利。學生對體育內容的深度理解困難,也無法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之中,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降。
(七)熱身不充分
在初中教學中,體育并不是主流學科,一周可能只安排了兩節體育課,部分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減少了熱身時間,直接讓學生跑步或者做活動。這種情況很不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沒有經過充分的熱身就進入到劇烈運動中,容易讓學生出現肌肉拉傷等現象,這種情況對于正處在發育階段的學生而言有著致命影響。
(八)體育器材老化
體育器材老化也是安全問題的一種,如籃球架,單雙杠等都是學校固定的體育設備,學生經常會在課余時間使用這些設備,這就導致設備容易出現損壞和老化。如果學校沒有及時對器材進行檢修,就會增加學生安全隱患,比如,籃球架松動、籃板破碎等常見問題。
(九)學生不易管理
在體育課中,教師無法對每一位學生進行監督,特別是在做活動時,學生更愿意自己對事物進行探索,從而遠離集體,一旦發生事故,教師無法第一時間發現,這對于學生的安全問題有著很大影響。
三、核心素養背景下以分層教學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體能分層,提高認知能力
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以分層教學法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時,必須要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進行充分了解,通過體育測試獲取學生的運動能力的基礎數據,并根據測試后的分數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層次劃分。
例如,可根據身心素質及運動能力的強弱將學生劃分。對于身心素質及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除了要傳授基本的體育知識外,還要安排其進行強度較高的技能練習,以鞏固學生的身體素質,并進一步提高運動能力與體育水平;對于一般的學生,在傳授基礎的體育知識以外,還要傳授一些強度中等的技能練習,以增強其身體素質,從而為后期的運動技術練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對于較差的學生,要考慮到其身體原因,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并做一些簡單的有氧、拉伸運動,以此來提高其體育認知能力。這樣的分層方式并不是固定的,還會根據學生的成長情況與學習水平進行隨時調整,使初中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的鍛煉,強化其體育認知的水平與能力,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意識。
(二)愛好分層,提高體育技能
在進行體育運動前,體育教師除了考慮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體育水平外,還需要綜合考慮學生本身的愛好興趣,若強制性地將喜歡某一項目的學生安排到不感興趣的項目上,則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這就要求初中體育教師根據學生的愛好與興趣在不同的學期開展不同的運動項目競賽,并且在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分層之后,體育教師還要對每一層學生的體育技能以及身體素質進行再一次分層,對層次較高的學生進行重點培養,而對于層次較低的學生而言,要使其掌握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能,并且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為后期更加熟練的掌握體育技能做好鋪墊。
(三)理念分層,培養運動能力
為了有效地實施分層教學,教師要有正確的教學態度和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在核心素養課程中,要創新課程形式、因材施教,以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共同進步。
例如,體育教師應為學生建立運動檔案,將學生在不同運動項目中的表現以及能力進行記錄。比如在長跑、短跑項目中的耐力以及速度表現;在籃球、足球訓練中的姿勢規范以及參與積極性的表現。在運動檔案中總結學生各項體育項目的考試成績和學習狀況,量化分析學生的學習過程,并根據檔案資料進行更有效的分層教學,以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
(四)評價分層,激發學習信心
針對各個階段的初中生來說,要采取不同的評估標準和方法,以提高分層教育的實效性。對于體育技能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要以鼓勵、表揚評價為主;對于體育技能基礎中等的學生,要采取激勵評價為主,并為其指導在技術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使學生明確未來的努力方向;對運動技能表現較好的學生要采取競爭評價方式,以貫徹高標準、高要求的評價原則,使其在未來學習的過程中更加謙虛、嚴謹、努力,不斷超越現在的自己,激發出學好體育知識、掌握運動技能的信心,為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課下任務布置的分層,提高完成度
體育分層教學可以實現有效的課下任務布置,對于現在的初中學生而言,空閑時間較多,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游戲任務,讓學生們在課下依舊可以通過體育游戲來提升自身體魄。比如,籃球、足球運動等就屬于運動量大的課下任務,部分學生很可能無法完成這類任務,但是卻可以完成類似于跳皮筋或者丟沙包等小型課下任務,因此,在分層體育教學中對課下任務進行分層有助于學生強身健體。
(六)內容分層,提高針對性
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各不相同,在進行體育課時,很多內容是無法完成的,這就會導致學生核心素養下降,降低了體育教學課堂質量。因此,在體育課堂中,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分層是必要的,比如,一些學生的身體素質差,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基礎運動讓學生達到運動量,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而對于身體素質好的學生而言可以適當加大運動量,對學生身體進行刺激,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體育內容。
結束語
在初中體育課程中,采用分層教學模式已成為一種必然選擇,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與身體素質,還能夠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初中體育教師在積極分層教學過程中,還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作為體育教師應強化學生體育意識培養的重要意義,將體育核心素養融入至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為保證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祝力泳.核心素養下初中體育大課間、體育教學與體育中考的融合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17):119-120.
[2]劉松松,馮培培.核心素養背景下提高中學短跑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9):105-106.
326050033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