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忠 賴克光
摘要:當前,我國工礦商貿企業主體數量呈現爆炸式增長,多數企事業單位的安全事故風險和隱患突出,導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頻發,給工礦商貿業廣大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巨大威脅。對于工礦商貿類企業,因危險化學品引發的安全事故數量最多,事故應急處置也更為困難,容易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火災事故。文章旨在基于易燃液體管道的特點和易燃液體的特性,分析易燃液體管道泄漏火災事故的風險控制策略,為易燃液體管道泄漏火災事故應急處置和風險防控提供支持。
關鍵詞:易燃液體;管道泄漏;火災事故;風險控制;分析研究
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具有突發性強、復雜性強、隱蔽性強、成災迅速的特點,一旦發生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就很難及時得到控制,對工礦商貿業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巨大影響[1-3]。基于易燃液體管道特點和易燃液體特性,分析易燃液體管道泄漏火災事故的風險控制策略,為易燃液體管道泄漏火災事故應急處置和風險防控提供支持。
一、易燃液體管道的風險特征
易燃液體具有易燃性、揮發性、流動性等特性,部分易燃液體具有腐蝕性、毒害性等。一旦液體管道破損泄漏,液體流散出來后,容易揮發形成可燃蒸汽,當可燃蒸汽濃度處于爆炸范圍時,遇到明火、高溫、靜電等點火源可引發閃燃、爆炸事故。具有毒害特性的揮發性液體形成的蒸汽云也具有毒害特性,在分布范圍內形成毒害環境,對處于蒸汽云影響范圍內的人員造成威脅。
液體火災爆炸事故、中毒事故等往往伴隨著液體管道破損或超壓泄漏,因此,防范管道破損和管道壓力超過承受范圍也是管道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現實場景中,各類液體管道通常有埋地敷設的情況,對于管道的無損檢測、薄弱點確定是安全防范的重點之一。因此,通常要求企業積極采用管道無損探傷技術,及時發現管道的脆弱點進行補強,防范泄漏事故的發生。
二、易燃液體管道泄漏火災事故的風險防控策略
(一)易燃液體火災事故的風險防范措施
1.嚴格控制點火源
基于火災三要素原理,控制點火源是最容易采取的措施,也是防范火災事故最經常采用的措施,控制點火源是防范火災爆炸事故的主要策略。在易燃液體使用和存儲場所以及易燃液體管道附近,應嚴格控制點火源,常見點火源有熱源、雷電、電火花、靜電火花、明火、動作作業、電器火花、鐵制工具等產生的摩擦火花等。
作為易燃液體管道運營單位,或企業內有易燃液體管道的單位,應制定出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火源管控方案,嚴格控制點火源的存在,管控好易燃管道附近的火種。火災風險較高的企業應加強員工安全教育,規范吸煙管理,重點部門禁止攜帶明火和煙火。容易產生靜電的危險品設備、管道要做好靜電接地;避免使用容易產生靜電的塑料容器。
2.嚴格防范易燃液體泄漏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減少易燃液體使用,減少易燃液體管道敷設。對于設有易燃液體管道的企業應采取措施防范管道泄漏,如定期進行管道完整性檢測、無損探測、控制管道壓力、采取泄漏防范措施等,減少泄漏風險。
3.加強液體管道泄漏監測與應急處置
基于滅火原理,控制助燃物,對空氣進行隔絕,往往是滅火的重要手段。隔絕空氣常用的方法則是二氧化碳窒息法,其中最常見的是干粉滅火器設備。干粉滅火器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干粉把助燃物和空氣進行隔絕,從而快速撲滅易燃液體所引發的火災,最終達到滅火的效果。
(二)易燃液體爆炸事故的風險控制措施
1.控制密閉空間
易燃液體爆炸事故的發生,前提是需要有較為密閉的空間。因此,只有控制好密閉空間,才可以預防易燃液體爆炸事故的發生。控制密閉空間,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要減少易燃液體在密閉空間中的應用,或者直接杜絕易燃液體出現在密閉空間中;二是存儲易燃液體的空間要保證室內和室外的空氣常流動;三是盛放易燃氣體的容器和設備,要增設排氣孔、開鑿泄壓口,這樣可以直接降低易燃液體爆炸事故的危害程度。
2.控制易燃液體蒸汽濃度
易燃液體蒸汽爆炸極限,指的是控制易燃易爆危險品和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控制蒸汽濃度的措施有:一是降低易燃氣體濃度,加強易燃氣體和易燃液體的通風和強排風,保持空氣的流通性;二是加強技術研究,采用高純易燃氣體和易燃液體,避免使用低純性易燃氣液體;三是安裝可燃氣體和液體濃度報警裝置,當可燃氣體和液體濃度超過所設置的度數時,報警裝置直接報警,警醒工作人員及時關注濃度變化。另外,可燃氣體和液體濃度需要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實時掌握,相關工作人員要有極強的化學專業知識和危險處理意識。
3.控制引爆能量
引爆能量指的是可以引起易燃氣體和易燃液體的所有能量狀態,如火源、電源、雷源等。因此控制著火源或引爆能量,也是預防易燃液體爆炸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一是基于實際風險劃定爆炸危險區域,對處于爆炸區域內的電器要進行防爆設計和防爆處理;二是嚴禁在易燃易爆場所穿戴非防靜電衣服、使用手機等行為,避免出現脫衣服、打電話所產生的靜電和明火帶來的點火源;三是要注意隔離熱源,防止日光暴曬,企業工廠要整體安裝防雷設施,避免雷電引發的爆炸事故發生。
(三)易燃液體泄漏后火災事故的控制措施
第一,切斷火勢蔓延的途徑。易燃液體火災發生以后,會在瞬間形成火勢蔓延。現場工作人員需要找出火勢蔓延的途徑,控制住易燃液體燃燒的范圍,并根據掌握的液體的相關特性信息,采取針對性的行動或防護對策。比如,易燃液體的品名、易燃液體的比重、易燃液體的水溶性,是否有毒、是否產生腐蝕、是否會導致噴濺等,通過這些信息的掌握,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易燃液體,從而采取相應的手段進行滅火和開展救災工作。
第二,判斷易燃液體火災后的毒性和腐蝕性。一般易燃液體火災后,會產生帶有毒性或者腐蝕性的氣體和液體,如果是帶有毒性和腐蝕性,撲救人員需要佩戴防毒面具,如果火災較大,撲救人員還應穿防護服,做好自身安全防護。考慮到過濾式防毒面具的局限性,建議可以采取隔絕式防毒面具,對易燃液體火災后的毒性和腐蝕性進行直接隔絕。
三、結語
控制點火源是防范火災爆炸事故的主要策略。在易燃液體使用和存儲場所及易燃液體管道附近,應嚴格控制點火源,制定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火源管控方案,管控好易燃管道附近的火種。對于設有易燃液體管道的企業應采取措施防范管道泄漏,如定期進行管道完整性檢測、無損探測、控制管道壓力、采取泄漏防范措施等,減少泄漏風險。
對于已經發生的易燃液體管道泄漏火災事故,應重點防止事件影響擴大和衍生出次生事故。易燃液體火災后根據掌握的液體相關特性信息,采取針對性的行動或防護對策。
參考文獻:
[1]周國泰.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全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7.
[2]周長江,王同義.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管理[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4.
[3]張廣華.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技術與管理[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4.
319850033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