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靈利(鄭州科技學院 財經學院)
游市場也在不斷擴張,因此僅傳統的旅游景區、自然風光等不再滿足人們高質量的生活追求,人們對個性化、差異化、創意化的深度旅游需求量不斷增大,特別是一些民族文化、風俗文化、創意文化等。文化產業獨立化發展也過于單一,受眾面較小,因此一些大型的文化演出、主體文化節等多種文化傳播方式,大都在旅游景區進行,一些文化產品也在旅游區銷售。這既增添了旅游市場的形態,又提供了文化產業可呈現的平臺,豐富了旅游形式,進一步滿足廣大群眾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推動了文旅產業多樣化、全局化的發展。因此就市場需求而言,大眾的需求推動著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融合。
近年來,河南省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打破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邊界,推動二者的融合發展。《河南省“十三五”旅游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推動旅游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實施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民的基本矛盾已經轉變為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基本的物質追求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人們更加注重精神追求,因此文化和旅游成為人們追求的熱點。而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特性表明,兩產業融合式發展更加符合市場的需求,達到互補的作用。
本文基于產業融合的理論基礎上,從國內國外兩個方面選取了旅游產業的相關指標,結合文化產業相關指標,以河南省2013-2019年數據為基礎,運用灰色關聯法進行定量分析,從而分析河南省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現狀,并提出相關建議對策,為河南省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旅游產業本身含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是一個多學科關聯性較強的產業,特別是河南地區的旅游產業多帶有一定的文化符號,旅游產業繁榮發展離不開文化元素的注入,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促使旅游產業產生更多新創意,從而推動旅游產業不斷創新;文化產業多以文化產品為載體,以旅游產業為依托,文化中的子行業中的文化娛樂業、廣播影視業等也與旅游業有著較強的聯系,如建業電影小鎮,就融洽地做到了文化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帶文化,打響了河南文化產業的品牌。就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自身特點而言,兩者融合發展,能促使文化和旅游產業產生更多新創意產品、創新性品牌,從而延長產業鏈條,因此文旅產業自身特征推動兩者的融合。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產業的市場需求量逐漸增大,旅“旅游+”戰略,進一步促進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相融合,挖掘古都、民俗、農耕等文化元素,開發特色旅游區,創建國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進一步促進文旅產業相結合。開拓旅游產業新領域。2018年河南省文化旅游廳成功完成改組,標志著文化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將成為必然。特別是2020年印發的《關于建設文化旅游強省的意見(討論稿)》中提出,到2025年,要將河南打造成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由此可以看出,政府的相關政策成為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的強有力支持。

表1 無綱量化處理后的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相關數據
指標選取:本文文化產業指標以文化產業增加值為參考指標,用X0表示,且選取2013-2019年時間段,統一了文化產業數據口徑。旅游產業的指標主要考察了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影響,主要選取了國內旅游收入、創匯收入、國內旅游人數、入境旅游人數,用X1-X5表示。
灰色關聯法,也稱為鄧的灰色關聯分析模型,是反映兩個系統指標的動態相關程度的一種測度方法,主要處理步驟為以下幾步:
(1)搜集相關數據,將相關數據形成反映特征的參考數列以及影響行為因素的比較數列。

ρ為分辨系數,一般在0~1之間,通常取0.5-0.6,本文取0.5。計算結果見表2。

表2 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關聯系數


參考數列和比較數列關聯的強弱可用灰色關聯度來衡量。灰色關聯度Ri≥0.7時,則證明兩者關聯性較強,即高度相關;0.6≤Ri<0.7,則證明兩者中高度相關;而0.5<Ri <0.6證明兩者中低相關;Ri≤0.5時,則說明兩者相關性較低。
表3數據表明,灰色關聯度均大于0.6,說明河南省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關聯度較高,且除了星級飯店個數外,其余指標均大于0.7,說明河南省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都在中度或者高度相關。指標的排序結果為:國內旅游收入>國內旅游人數>旅游創匯收入>入境旅游人數>星級飯店個數。

表3 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灰色關聯度
從以上排序結果可以看出,旅游產業中與文化產業關聯度最高的指標為國內旅游收入,達到了0.8953,其次為國內旅游人數說明國內旅游收入,整體說明國內旅游市場對文化產業的關聯度最強,影響最大,國內旅游收入及人數的增加會促進文化產業增加值的增長。
因此要在國內旅游吸引度較高的區域注入文化元素,推動文旅產業相融合。創匯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數的灰色關聯度次之,說明國外來國旅游者不及國內游客對中國的文化元素追求高。星級飯店個數的灰色關聯度最低,究其原因,由于民宿、客棧等一系列的民間住宿+飯店模式興起,人們更加傾向于有文化氣息的休閑住宿方式,從側面反映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的市場需求。
從灰色關聯度的測度表明,河南省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有較強的關聯性。本文以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條件為基礎,結合河南省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獨有特點,給出以下建議:
(1)要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與旅游資源,切實做好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深入挖掘河南省黃河流域文化旅游資源,在打造自然景觀的同時,注入相關文化元素,推出多功能休閑旅游文化區,打造亮點黃河文化旅游帶;推動文化與旅游產業集聚式發展,建設以鄭州為中心,攜手開封、許昌、洛陽,以快捷交通為依托,打造一體文化旅游區。強化品牌意識,加強品牌宣傳,除了強化宣傳已有的“老家河南”等品牌外,還要培育一批獨有本地特色的文旅品牌,進一步打響河南文化旅游業。因此,利用好本地旅游文化資源,融合式發展,打造亮點。
(2)充分了解市場需求,提供創新創意的產品
從市場角度出發,結合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充分了解國內外游客的不同市場需求,不斷開發新產品,延長產業鏈條。在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研發階段,文化產品的研發可代入旅游消費者的偏好,擴大文化產品受眾者的面積;旅游產業的研發可注入相關文化元素,形成獨有的旅游創意,提升旅游產品的品質。在產品的生產階段,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組合要做到最優,提供更加符合兩個市場需求的產品。在產業的銷售階段,可在旅游地區提供具有文化元素的產品以及大型的文化演出,如開封的實景演出、鳳凰古城的篝火晚會,將景區融入文化元素,文化借助旅游平臺,提高兩大產業的經濟效益,推動兩大產業的發展和融合。
(3)強化政府職能,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首先,強化政府職能,政府積極落實好各項政策,讓政策真正落到企業中去,發揮好引導和激勵作用,真正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而引路。其次,在資金方面加強扶持力度,適當減免稅收、擴大投融資渠道,為產業的融合解決資金問題。最后,推動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設施建設、旅游文化硬件設施建設,建設便利的旅游文化地區。要強化服務意識,簡化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審批手續;同時,完善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服務體系,提升酒店餐飲的服務意識,進一步提升游客的觀感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