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璐
(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陽泉 045000)
近年來我國國有企業在推動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工作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內部審計信息管理平臺以及各種輔助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電子軟件,也已經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F如今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信息系統可分為審計管理系統和審計業務系統:第一,審計管理系統。審計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建設成果主要包括審計統一門戶和制度管理系統等多個組成部分;第二,審計業務系統。審計業務系統主要包括審計信息化工具以及審計信息分析平臺等多個部分[1]。整體來說,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都在持續增強信息化元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立了對國有企業財務信息系統有效監督的審計系統,提高了審計工作的效率,增強了審計工作的準確性,更有效地發揮出審計的監督功能。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還有一些國有企業在開展內部審計信息化工作的過程中,表現不積極、應用效果不顯著、使用質量不夠高,難以持續地為內部審計工作作出貢獻。
1.2.1 資金與人才不足
1)資金投入不足。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內部審計的信息化建設必然依賴于比較充裕的資金,這些資金將會應用于購置硬件設備與軟件設備。但就目前實際現狀而言,部分國有企業還不太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的信息化建設,無論是在硬件設備的投入上還是在軟件設備的投入上都略顯不足。在互聯網信息時代下,越來越多的行業領域,甚至國有企業內部很多的部門都在加快推動信息化建設工作,但是由于內部審計部門的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缺乏一定數量的信息化內容,無法有效地提高審計工作效率?,F有的硬件和軟件設備難以與其他部門或者外界其他系統進行有效匹配,對相關數據造成了不良影響。最終導致一些信息難以及時獲取,無法把已掌握信息及時上傳,最終影響了數據處理的效果,降低了審計工作的質量。
2)人才不足。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信息化建設必然依賴于專業的優秀人才,所以從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角度來說,擁有強大的信息素養,能夠熟練掌握各種電子化信息系統,將會是幫助內部審計信息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果的必然要求。所以作為審計信息化工作開展的核心力量,如果內部審計人員只停留在傳統的工作觀念上,那么必然就會對于新的發展環境產生畏懼情緒,不主動接受新思想、新觀念和新知識。與傳統的審計工作方式相比,互聯網信息時代下審計工作所面臨的新形勢是數據的海量化、內容的全面化以及對象的客觀化,而就目前現狀而言,部分審計工作人員缺乏信息技術素養,缺乏數據分析能力,缺乏熟練應用審計信息軟件的能力。與此同時在審計工作團隊中不僅應當有囊括專業的審計從業工作人員,而且還應當要保護互聯網技術、IT技術人員,審計人員負責專業的知識,而IT人員則負責系統的維護和開發。如果只擁有專業的審計人員而缺乏專業的IT人員,那么就容易導致信息系統更新不及時,不能夠滿足實際的工作要求[2]。以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為例,因為其人才動力欠缺,在進行抽檢時發現部分問題,其中報廢文件顯示累計折舊15 000元,營業支出20 000元,固定資產40 000元,這些報廢的材料均沒有達到年限,這些給企業也帶來風險。
1.2.2 信息化程度不高
1)對于內部審計信息化工作的定位不夠準確。部分國有企業在推動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過程中出現了應用場景比較少,應用次數比較少,應用階段比較初級的問題,還并沒有將其應用到更為復雜的場景中,所以所發揮出來的作用和效果也就比較有限。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就是因為國有企業對于內部審計信息化工作的定位不準,簡單地認為信息化就是電子化,信息化就是數據化,只從表面上去轉變審計工作方式和工作形式,沒有從根本上創新審計工作的流程,更不會重視如云計算、大數據等其他技術。
2)信息化應用程度較低。國有企業承擔著“走出去”的重要責任,而近年來在世界全球化趨勢的背景下,國有企業的海外資產規模也越來越大,這些資產對于企業自身以及我們國家來說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海外一些國家的環境與國內完全不同,風險程度也有所區別,比如地緣政治風險、法律風險等一系列風險,都會使國有資產的海外資產面臨著更多的不可控因素。但由于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水平仍然有待提升,現階段應用的信息軟件數量和種類都比較多,與其他各國和各地區的軟件有一定的區別,再加上受語言種類、網絡等多個其他原因的影響,專門針對海外而開展的審計信息化工作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難以實現全面覆蓋。
1.2.3 信息共享度有待提升
1)信息的共享程度有待提升。對于任何一種審計信息系統來說,它們都會依賴于其他部門所產生的數據而進行二次開發和應用,但是當前很多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系統數據的開放性和共享性有待提升,尤其是一些核心關鍵的數據還會停留在各自部門。與此同時國有企業內部不同部門或者不同分公司和子公司,都可能會存在著多種多樣的信息管理系統,而如果國有企業無法把這些信息系統來進行統一收集,那么也難以讓審計工作獲取到全部的信息。除此之外,國有企業的一部分下屬公司的業務信息系統并未預留審計接口,所以當所產生的大量信息被調取到審計系統后,那么則需要工作人員再去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重新篩選,給審計工作人員產生了極大的工作量,也影響了他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準確度[3]。
2)審計信息的安全保密問題愈發突出。在當前的互聯網信息時代下,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等大幅提高了審計工作的便利性,但是審計信息數據的安全性又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審計數據被竊取或者不慎泄露的情況時有發生。國有企業在推動內部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很多信息都是由審計工作人員所掌握,統一的管理并實現安全管理是國有企業應當注重思考的問題。另外在審計工作結束后,一些還未處理的審計項目信息可能會由相關審計人員來進行管理,那么這也會進一步加大信息的泄露風險。
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應當要加大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資金與人力投入,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從簡單到復雜、從初級到高級和從部分到全面。
1)國有企業要持續加大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遵循經濟實用的原則,配備比較完善的硬件與軟件設備。
2)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要能夠熟練應用信息系統,善于運用信息系統來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梳理審計線索,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提高工作效率。
3)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要堅持事中審計和實時審計,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各種數據資源,對各類結構與非結構化信息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從而建立起可以實現完全共享的審計查詢與分析數據庫[4]。
4)國有企業審計工作人員要充分意識到信息化建設并不是表面工作,是能夠為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和質量提供關鍵幫助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所以國有企業審計工作人員可以借助風險管理審計而檢查企業風險管理是否有效,內部審計工作最為主要的目的是檢查出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標出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時地把審計結果反饋到專門的信息系統中,提供全面而且客觀準確的報告,從而快速圈出高風險、低風險和中風險區域,為之后提高審計效率和增強審計的專門性而提供幫助。
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并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需要長期的投入,所以應當要始終堅持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抓主要矛盾,完善平臺系統。
1)國有企業在開展審計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應當要重視審計系統與其他數據系統的對接效果比如OA系統、宏觀數據系統等,實現各部門以及總分公司和母子公司之間的有效對接。
2)加強與各業務部門之間的有力配合。因為現如今一些審計系統都是專門獨立于其他的部門系統,所以要想能夠讓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取得成果,那么就要打通與各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系,獲得他們的支持和重視,將其他業務部門的信息系統納入到整個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平臺上,讓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具備查詢數據的權限,從而實現審計信息的部分或者全面共享。
1)國有企業審計部門應當要逐步優化審計人員的選拔和任用流程,積極選拔和任用信息素養高人才,而且國有企業審計部門也要持續優化團隊的年齡層次和知識結構,例如開展技能比賽等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通過引進專業的IT技術人才,培養審計知識與IT知識綜合性人才,努力滿足審計信息化工作的具體要求。
2)加大審計信息化建設培訓力度。國有企業審計部門要認真了解現有工作人員的信息化水平,了解當前系統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圍繞具體的問題而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對審計信息系統進行提優補差。與此同時,國有企業還應當要培養專門的審計信息化聯絡工作人員,將這一部分人員作為學習和傳授最新審計信息技術知識的主要對象,確保全體審計工作人員都能夠掌握高效的信息化操作系統,大幅提高自己的審計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5]。
3)國有企業可嘗試將審計信息化建設工作納入到總體考核框架中。對于國有企業來說,要想能夠確保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取得比較顯著的成果,那么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或者相關部門的積極性才是關鍵。所以未來國有企業可嘗試把審計信息化建設納入到總體考核體系中,針對一些審計信息素質高,并且對于審計信息化建設貢獻高的人員給予專門的獎勵,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可嘗試建立起云審計平臺,對國有企業海外資產能夠做到全面實時的掌控,解決數據、搜集問題,降低數據分析壓力,節約審計資源。
2)發揮好云審計平臺的自動分析功能,給審計工作人員比較科學的風險導向,抓準抓實境外企業的經營管理問題,對于重點問題和重點風險要及時的進行分析,全方位的開展動態跟蹤和監督。
3)加強保密教育工作。未來要向內部審計工作人員持續灌輸“安全第一”的理念,強調他們的風險意識和安全意識,建立信息安全保密的長效機制,落實好信息安全監管員要求。
4)要加強涉密檢查。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應當要設置安全管理崗位,由專門的人員負責審計信息安全檢查與監督工作,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更改,嚴重事件要嚴懲追責。
在當前的互聯網信息時代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在推動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既具備機遇同時也擁有挑戰,所以國企內部審計部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整體規劃審計信息化工作,瞄準信息化建設的方向,正確定位審計信息化工作,提高各部門以及各層級人員對于審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而且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也要依賴于各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合作,實現數據的共享,有效利用眾多數據資源,確保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能夠取得更為顯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