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玲娜,韓 強,蔣曉莉,汪開英,江有意
(1.長興縣畜牧獸醫站,浙江 長興 313100;2.浙江大學 農業生物環境工程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58;3.長興和平肥豬閣家庭農場,浙江 長興 313103)
近年來,從《環境保護稅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相繼修訂,到《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行動方案(2017—2020年)》《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方案的陸續出臺,可以看出國家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特別是對養殖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為解決畜禽養殖環境污染問題,規模養殖場做好臭氣減排工作勢在必行。
養殖場產生的臭氣主要來自畜禽糞便、尿液、體表污物、皮脂腺和汗腺分泌物以及呼吸等,其中以氨氣、硫化氫、吲哚、糞臭素刺激性味道最為突出。畜禽糞污在運輸、放置和處理(如堆肥或厭氧發酵等)過程中被微生物分解也會產生臭氣[1]。
一是連續產生、時段性明顯。由于畜禽養殖是個連續的生產過程,因此臭氣的產生和排放也是不間斷的。但受動物活動、飼喂及舍內清潔等生產活動的影響,臭氣濃度具有明顯的時段性。例如,晨間和午后豬舍的氨氣(NH3)排放量較大[2]。二是易受溫度、相對濕度、通風等因素的影響。夏季溫度升高,加快了微生物的分解速率,臭氣排放速率隨之加快。濕度增加,畜禽舍內墊料和糞污的含水率增加,臭氣的排放速率下降。畜禽舍的通風量增大,會促進尿素中氮的分解,進而增加NH3等臭氣的排放。
基于臭氣的特征,養殖場的臭氣治理應從源頭減排、過程控制和末端處理3個方面著手。本文就末端處理進行闡述,主要包括糞污固液分離、對養殖場各污染源(如畜禽舍、糞污處理區)排出的臭氣進行收集和處理等。此外,堆肥過程中的參數控制以及密封式發酵堆肥也可以減少臭氣產生。
糞污固液分離后,畜禽糞污中的有機固體會顯著減少。有研究表明,豬糞和牛糞經固液分離后,有機固體分別減少10%~15%、30%~50%。此外,固液分離也會使糞污中NH3的排放量顯著減少。固液分離后的干糞主要有堆積發酵和發酵罐發酵2種處理方式,污水主要有工業化處理、膜處理、氧化塘多級凈化處理等方式[3]。
為減少畜禽舍、糞污處理區、堆肥車間等區域的臭氣排放,一般在以上場所的墻壁上安裝負壓風機用以抽取臭氣,負壓風機排出氣體端設置臭氣收集與處理間。臭氣收集與處理間內通常設置除臭擋網系統,通過噴灑除臭劑、紫外光解等措施,降低臭氣濃度。以浙江新擴建的萬頭以上百家豬場為例,末端噴淋除臭技術逐步得到應用和推廣,有67家采用了“在豬舍出風口收集臭氣后噴淋處理”的方法[3]。2021年長興縣有3家新擴建萬頭以上規模豬場均采用末端噴淋除臭技術,其中1家在糞污處理區應用多層過濾減臭殺菌系統對臭氣進行收集、處理,使其達標排放。多層過濾減臭殺菌系統主要由封閉棚、風機、過濾器、噴霧控制器和除臭殺菌劑發生器組成。臭氣通過過濾器時,水溶性成分被吸附,有機成分被微生物氧化分解,最終產物是CO2和水;含氮和含硫化合物被轉化為硝酸鹽和硫酸鹽,使臭氣得到了凈化,除臭效果明顯。另外2家為“高樓養豬”,采用高壓霧化生物除臭技術,該原理是利用高壓泵組,將按照一定比例添加了次氯酸成品藥劑或植物除臭劑的溶液加壓,經高壓管路至高壓霧化噴頭,形成飄飛的霧滴,霧滴快速混合到空氣中,與空氣中臭味因子發生吸附、分解等反應,從而達到除臭、消毒、殺菌的目的,同時還能達到加濕、降溫、降塵等多重效果。
除臭擋網一般采用塑料網材,設置兩層或兩層以上過濾網膜,用于吸附排出氣體中的粉塵。同時,擋網上的水能夠吸附臭氣中的可溶性成分,達到除臭的目的。此外,除臭擋網還可以結合噴灑除臭劑或配套紫外光解技術等綜合除臭。因除臭擋網系統運行費用低和處理效果好,被逐步推廣使用。該系統目前常用的裝置為“擋網+噴霧”裝置[2]。應注意擋網的安裝位置,安裝距離過近,會影響舍內風速;安裝距離過遠,加大占地面積。對于裝置中噴淋液的使用,應根據季節和地理環境等特點,使用1種或2種及以上噴淋液[2]。需要注意的是,除臭擋網應進行定期清潔,以保證通風順暢和除臭系統正常運行。
3.3.1 改善堆肥條件 可通過改善堆肥條件減少臭氣排放。通風、翻堆頻率和C/N比是影響堆肥品質、臭氣排放的重要因素。通風速率越大,NH3釋放量越高[4]。同時,通風方式對NH3排放也有影響。研究表明,高強度通風、間歇性通風比持續性通風產生的NH3量均少[5]。翻堆頻率通過影響堆肥的發酵速度而影響臭氣排放。翻堆頻率越大,NH3排放量越高。趙晨陽等[6]研究發現,豬糞條垛堆肥的翻堆頻率提高,NH3的排放量相應增加。選用合適的C/N比不但能夠保證堆肥質量,還能夠減少臭氣排放。
3.3.2 外源添加法 除改善堆肥條件外,好氧堆肥過程中加入除臭劑,也能顯著改善堆肥質量并降低NH3釋放,同時不會對堆肥產生負面影響。堆肥除臭劑主要包括化學除臭劑、物理除臭劑和微生物除臭劑。
化學除臭劑主要有2種:一種是磷酸、檸檬酸等弱酸和硫酸鋁、明礬等含酸的鹽,由于氨在堿性條件下比在酸性條件下更容易揮發,當糞便中pH值下降時,NH3轉化為NH4+,NH3的排放量減少。弱酸及含酸的鹽就是通過降低堆肥中的pH值來調節NH3和NH4+的比例,從而減少堆體中NH3等臭氣的排放。另一種是金屬鹽類,如硫酸銅、氯化鎂、硫酸亞鐵等。金屬鹽類可與氨發生水解反應,生成銨鹽,從而達到固氮減排的目的。黃懿梅等[7]研究發現,與未加磷酸鈣的堆體相比,加入磷酸鈣的堆體NH3減排50%。需要注意的是,金屬鹽類的加入使銅、鐵等重金屬沉積,肥料施到種植基地后可能使土壤受到污染,因此建議該方法少用。
相較于化學除臭劑而言,物理除臭劑的減排方式以吸附為主,較為緩和,且除臭劑價格低,無二次污染。物理除臭劑主要有沸石、鋸末、秸稈及膨潤土等。這類物質表面孔隙較多,通過分子間的范德華力將臭氣吸附。李冰等[8]研究發現,向堆體中分別添加食用菌渣、稻草、油菜秸稈3種輔料,可分別降低61.55%、35.12%、17.26%的NH3排放。不過不同材質的物理除臭劑對臭氣吸附效果不同,且物理除臭劑在使用過程中,隨著溫度的升高,可能會釋放已經吸附的臭氣,吸附效果不穩定。
生物除臭劑主要有枯草芽孢桿菌、嗜糞乳桿菌、假絲酵母菌等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乙酸、乳酸等會在堆肥中形成酸性環境,從而抑制腐敗物質的產生,但單一微生物除臭效果較差。目前常見的生物除臭劑是多種菌種復合使用,以改善堆肥中菌群體系,達到最佳除臭效果。孫瑞鋒等[9]向雞糞中添加0.1%枯草芽孢桿菌,NH3排放量減少了16.75%~20.35%。生物除臭劑除臭效果好且無二次污染,但由于不同微生物菌種對臭氣的影響不同,有些微生物菌種起不到除臭作用,所以需謹慎選擇。此外,在堆肥過程中,隨著腐熟程度的加深,堆體溫度不斷升高,有些不耐高溫的微生物可能會失活甚至死亡,因此需及時調整菌種類型和接種量。
傳統的敞開式堆肥周期長,堆肥過程中臭氣會散發到環境中。密閉式堆肥不但能大大縮短堆肥時長,且由于密封性好,臭氣經過處理后排放,不會逸散到空氣中。密閉式堆肥系統一般由堆肥反應器、進料系統、通風和攪拌系統、傳動系統等組成。堆料進入反應器后,由葉片對肥料進行攪拌,同時向反應倉內部通入空氣。該系統可調節攪拌頻率和通氣量,使肥料在反應倉內均勻發酵,提升有機肥品質。
隨著畜牧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畜禽養殖場產生的惡臭所造成的危害已引起廣泛關注,因此要做好養殖場除臭管理工作,推廣應用減臭技術,實現養殖臭氣的科學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