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班主任隊伍建設對學校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針對校情和德育工作的特點,學校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推動班主任隊伍建設。本文以哈爾濱市復華小學為例,從頂層設計、制度體系等方面出發(fā),闡述學校在班主任隊伍建設方面的具體做法,以供探討借鑒。
[關鍵詞] 班主任建設;高品質發(fā)展;特色路徑
哈爾濱市復華小學始建于1928年,曾被授予全國綠色學校、全國體育基點校、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省級文明單位標兵、省一類學校、市教育系統標兵單位等百余項榮譽稱號,是一所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公辦學校。
自擔任復華小學校長以來,針對學校新時期、新特色和新時代德育工作的特點,重點強化班主任隊伍建設,班主任整體工作風貌煥然一新,打造出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班主任團隊,成為校園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一、聚焦特色,高位定標,引領班主任“三全育人”的校本實踐
班主任隊伍是學校教育教學提質增效的生力軍,更是學生道德和品格修養(yǎng)教育的領路人,是學校、社會、家庭三方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支柱。學校引領班主任進行“三全育人”的校本實踐,“三全育人”的內容是指在班主任教育教學實踐中要統籌學校、家長和社會三方,形成教育合力,達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我們聚焦復華小學“持續(xù)和諧發(fā)展,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育人特色,針對班主任隊伍中經驗豐富的教師偏多這一特點高位定標,確定復華小學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總體設計目標: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致力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建設一支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能適應新時代發(fā)展的高素質班主任隊伍。
要有效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必須結合學校的實際,以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對當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勢、新問題,首先從加強頂層設計與制度建設入手,健全班主任成長發(fā)展機制,構建具有鮮明校本特色的班主任管理培訓模式,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強班主任隊伍的師德建設和能力建設,為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們采取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制度上狠抓落實、工作上穩(wěn)健精細的班主任團隊建設策略,與德育團隊共同探索德育工作規(guī)律,轉變班主任教師的封閉型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導、幫、勵的開放型模式,積極實施班主任準入制度,有序推進全員導師制,優(yōu)化班主任隊伍結構,完善班主任隊伍激勵保障機制,打造一批百姓口碑好、具有一定感召力的市、區(qū)級骨干班主任以及班主任名師。讓每一位班主任在復華這片沃土上快速成長,形成自己鮮明的教育特色,讓學生得到優(yōu)質均衡的教育,以促進全面發(fā)展。
二、加強頂層設計,營造正確輿論導向,突顯班主任的師德師風建設
一是完善德育管理網絡。為了提高學校德育管理水平和戰(zhàn)斗力,學校精心挑選和穩(wěn)定了一支師德高尚、專業(yè)能力強、敬業(yè)精神強的德育工作隊伍,建立了由教導處、少先隊、班主任為主體的德育工作網絡。形成以校長為德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以班主任為核心成員的德育團隊。團隊成員努力貫徹落實各項方針政策,通過專題班小組會議、校訓、實踐活動等方式,形成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合力。
二是營造正確的輿論導向。學校進行有效宣傳和貫徹,使教師們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不斷提高認識。學校是培養(yǎng)少年兒童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陣地,而班級是實施育人功能的基本單位。班級能否形成樂學、善學、向上的班級氛圍,影響著學生是否健康快樂成長,也會直接影響良好班風的形成。班主任作為學生的指導者和班級的管理者,在優(yōu)良班風的形成中起到最直接、最關鍵的主導作用。
在此基礎上,復華小學認真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活動,接受社會監(jiān)督,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通過學生和家長的問卷調查、學生和家長的座談等方式,定期了解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和作風,并及時將反饋的問題告知老師們,督促其認真整改。堅持邊學邊糾正的原則,把學習教育、查擺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在學中查,在查中糾,在此過程中進一步提高認識,鞏固“學”的效果。對于學校存在的面上問題,經過認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突出整改重點,落實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切實予以整改。
三、探索隊伍建設新機制,構建高素質專業(yè)化的班主任團隊
一是建立班主任選任機制。學校在班主任的選拔任用上,注重挑選師德高尚、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熱情高、干勁足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同時,培養(yǎng)有共同愿景的青年教師和新入職教師擔任班主任,讓他們在實踐歷練和培訓提高中迅速成長、成熟起來,成為班主任隊伍新的生力軍。班主任在定崗定責后擔任工作,要做到經驗豐富的班主任帶新人,新班主任新任務驅動求新求變,促進老班主任更新理念。新老有效結合,高效合作,用“師徒結對”的方式促進新老教師協同發(fā)展,形成更加合理的班主任梯隊結構。
二是優(yōu)化正副班主任機制。根據學校實際配備年輕的或有一定特長的老師擔任副班主任,從而不斷增加班級多元管理的力量。我們把正、副班主任的工作任務細化。對于副班主任,我們的要求:積極配合班主任做好活動組織、督操等工作,平時還要多關心班級建設和班上學生們的學習狀態(tài)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三是堅持班主任見習機制。鑒于學校規(guī)模不斷擴大,班主任隊伍不斷壯大,學校要選擇一批責任心強、有一定奉獻精神的青年教師,與優(yōu)秀班主任共事。讓他們參與班級的日常管理,與班主任一起接受培訓和學習,從而培養(yǎng)一批具有一定管理經驗和管理水平的班主任后備隊伍,適應新的辦學形勢。
四是關愛班主任排憂機制。學校管理注重以人為本,主動關心班主任的工作和生活,對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困難,盡力提供幫助解決。對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教師,及時給予關心和紓困。
四、加強德育科研,創(chuàng)構培訓體系,促進班主任高品質發(fā)展
一是課題牽動,提升科研能力。借力“名師匯”,聚焦核心問題,科研立項,專項研究。我校圍繞獲批的國家和省級德育項目成立了研究小組,以“名師匯”下設的李玉倩名師工作室、王健名師工作室兩個班主任工作室牽頭進行課題研究。學校管理層確定重點研究內容,由工作室主持工作的班主任制定課題式研究目標,有效制定科學的方案,全體工作室成員跟進實踐。聚焦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效研究,注意搜集案例,進行數據分析,形成典型經驗,定期召開專題“小課題”研討會,針對發(fā)現的問題,深入研討、跟進改進,進行階段性總結。班主任工作室的專項研究還有隨機案例的課題研究,及時解決教育工作中每一位教師遇到的教育事件和棘手問題。出現類似問題的班主任教師,可以與工作室負責人直接申報立即召開臨時會議,共商共議討論解決策略,并立即付諸實施,再進行案例反思,梳理典型案例解決策略,存入工作室研究案例集中。教師們分類匯聚整理小課題、小案例,提煉形成典型的成功經驗。通過各級規(guī)劃課題的深入研究,機動事件中隨機案例的及時解決,讓班主任教師不但研究能力大有長進,更提升了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科研項目的歷練,有效提高了班主任團隊的整體科研水平和能力。
二是常態(tài)化培訓,提升專業(yè)能力。學校優(yōu)化了理論培訓和學習體系,每學期為班主任開展5次以上班級管理培訓,常態(tài)化培訓提高了教師們的理論素養(yǎng)、業(yè)務技能及管理水平。培訓內容重點聚焦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教育確定的主題,如關注思想提升的思政教育、關注學習能力的思維方法研究、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典型案例分析和班主任工作方法的妙招分享等。學期初廣泛調研,培訓主題來自班主任教師的困惑和疑難問題,讓培訓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要求新班主任學習老班主任的高度責任感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每年9月新學期開始前,針對新一年的班主任老師都要進行崗前培訓,由二年級班主任教師從入學準備、師生見面第一課、開學第一課如何上、學習習慣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等多方面進行小課題培訓。同時學校主管領導要對一年級班主任進行學科培訓、教材培訓、教法培訓,常態(tài)化、精細化地培訓,讓一年級班主任全方位提升育人能力。培訓中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多元方式,邀請相關專家為班主任做專題講座和經驗報告,組織班主任外出參觀有先進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學校,進一步開闊班主任視野,拓展班級管理與文化建設思路。
三是分享式交流,提升解決問題能力。每學期召開8次班主任管理工作經驗交流會,老師們把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成功經驗或失誤教訓盤點出來,一起交流分享,同頻共振相互學習,同心同行共同提高,助力學校德育工作有效實施,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根據優(yōu)質學校創(chuàng)建標準,學校還定期開展班主任案例解析活動。針對日益增多的特殊學生,集思廣益,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關愛策略。針對青年教師進行特殊案例現場解析,讓師德點評幫助青年班主任快速成長。
五、健全多元激勵評價,增強班主任的責任感、榮譽感和獲得感
首先,學校建立和完善了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如日常班主任例行會議制度、每周班會制度等,明確班主任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增強班主任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形成良性競爭氛圍,同時通過各種舉措,切實提高班主任的地位,調動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校把班主任的年度考核、優(yōu)秀評價放在優(yōu)先位置,重新修訂學校《班主任工作制度》,規(guī)范檢查和考核的方式方法,以制度約束人的同時,激勵班主任做好每一項工作。每學期對班主任工作進行全面考核,用考核凸顯優(yōu)秀班主任的工作,發(fā)揮模范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在考核中發(fā)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考核過程和結果整理存檔,為教師的后續(xù)發(fā)展需求提供數據支持,助力實現班主任隊伍的整體優(yōu)化。
學校在黨建工作中,十分注重在優(yōu)秀班主任中發(fā)展黨員。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大力表彰優(yōu)秀班主任,通過新聞媒體及時向社會推介優(yōu)秀班主任。
學校對班主任教師激勵性評價還會從證書和獎章中呈現出來,變成更加鮮活生動的情感激勵,產生共情、引起共鳴,讓每一個人彼此溫暖,相互感動。學校把教師節(jié)定為學校的“施愛節(jié)”,意為教師愛學生、給予學生全部的愛。在教師節(jié)那一天的升旗儀式上,讓優(yōu)秀班主任做升旗手和護旗手,光榮變成新的驅動,也成為優(yōu)秀班主任教師的高光時刻。在每年“三八”節(jié)進行“魅力教師評選”活動,評選“默默奉獻教師”“銳意創(chuàng)新教師”“青春活力教師”等,表彰以班主任為主體的優(yōu)秀教師群體。在表彰會上還會表彰優(yōu)秀教師的家屬。一次,當班主任郭教師的愛人以視頻的方式出現在大屏幕上,講述著最樸實又最動人的故事時,一聲:“孩子們的郭老師,您辛苦了!我是你的堅強后盾,累了回家我給你做好吃的!”打動了在場的100多位教師,淚光閃動。此刻,學校對班主任教師的獎勵已經變成了一種溫暖、一種感動,足以讓每一位老師滿懷堅定信念,去爭做優(yōu)秀的班主任。多元激勵機制的實施,讓班主任進一步增強了責任感、榮譽感和獲得感。
總之,優(yōu)秀班主任團隊建設是一項需要久久為功的系統工程,管重在有法,理貴在得法,但管理好班主任隊伍沒有定法。我們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深耕細作,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自我革新,不斷科學有效地完善和改進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方法,全面探索出一條新時代的班主任隊伍建設和“三全育人”的全新道路。
韓吉青?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復華小學黨支部書記兼校長,高級教師。黑龍江省法治教育協會副會長,哈爾濱市師范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曾榮獲全國法制教育先進個人,黑龍江省優(yōu)秀教師、省語文學科最佳教師、省優(yōu)秀實驗教師、省三育人先進個人,市優(yōu)秀教師、市班主任標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