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
一本雜志,讓教師說話,說教師的話;零距離貼近教師的生活,給他們的成長帶來了美好的、感動的、新奇的故事,此刻我用文字記錄我與它的故事,且聽我娓娓道來。
零距離貼近教師
從我登上小小的三尺講臺,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那天起,我就立志要做一名受家長稱贊、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然而事與愿違,我整天被各種調皮搗蛋、狀況百出的孩子們折騰得頭昏腦脹,根本不知如何應對。天降神兵!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公眾號上看到《中小學班主任》雜志,從點開它的那一刻起我發現,原來這些作者的名字平凡到誰都不會注意,我們都在經歷著同樣的事情:初上講臺得到善意而富有人情味的師長幫助,與學生相處的喜怒哀樂,和同事相處的真情和矛盾,等等,從這里我找到了答案,我收起了臉上的愁容,心里綻放開了花朵。我嘗試著把從雜志中學來的小妙招用在與學生的溝通中,此后我的班級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帶班第三年,我就被評為區級優秀中隊輔導員,我深知這個榮譽歸功于《中小學班主任》雜志。
每天早晨上班路上,我都會打開《中小學班主任》公眾號閱讀,碎片化時間成了我了解教育新聞的最佳時間,我把每一篇教育文章中的觀點案例截屏并標記,摘抄到我的手機備忘錄中,學習全國各地教師們的班級管理小妙招。
有一天,我看到了《擁抱情緒小怪獸》這篇班會設計,讓我們眼前一亮、備受啟發,文章中提到用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和繪本《生氣也沒關系》以及“尋找鑰匙”的小游戲相結合,讓學生擁抱消極情緒,學會面對和處理生活中的負面情緒,讓我們有了“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的感覺。于是,我們也創造性地在班級開展了關于心理健康的班會,引導學生做一個積極樂觀的陽光少年。
在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背景下,《中小學班主任》(課程育人)乘勢而上,探尋統編教材的變與不變,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活動,邀請名師專家學者或一線教師進行文本解讀,為我們指點迷津,指引方向,促使我反思并改進課堂。經過實踐,我發現孩子們的課堂參與度更高了,學習也更加高效了,真正做到了減負提質。它告訴我要以學生為中心,把課堂還給學生,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合作解決問題。每次做公開課或是教學評優活動,我都會根據提前做好的筆記重點,翻閱查找其中相關的文章,當文本解讀遇到瓶頸時,是這些文字給我注入“營養”,最前沿的理論讓我撥開云霧,柳暗花明又一村。十幾年的相依相伴,我由一名普通的小學語文教師成長為教研組長,多少次區級展示課,多少次研究論文的創作,《中小學班主任》(課程育人)給予我無盡的知識源泉。就這樣在不斷地追求與探索中,我的專業素養得到了有效的發展,并獲得了語文路上的幸福感和歸屬感。“高大”的思想傳遞中,“接地氣”的教學實踐里,零距離地貼近教師所想,我一路上追尋著《中小學班主任》的足跡。
《中小學班主任》公眾號平臺還有一個非常好的活動,就是閱讀打卡,每晚9點都會準時提醒我今天有沒有靜下心來讀書呢?此時,我就會放下手機或是離開電腦,拿起書靜下心來看上幾頁。編輯老師們不只督促我們堅持閱讀,還會有精美的小禮品和雜志免費郵寄到家,每月統計一次,有一次我把打卡日歷發給余編輯核實信息,她回復我:“王老師我知道您的郵寄地址,因為您一直在堅持閱讀。”這簡單的一句話讓我倍感溫暖,一個每天面對大量文章的編輯,竟然記得我,這也給了我繼續閱讀的動力。就這樣,不知不覺我一直堅持了825天,一度成為1776人的打卡群里的第一名。有時我看到群友的閱讀感悟也會買來相應的書去閱讀,還會在平臺上和全國各地的老師們交流閱讀心得,更多的是討論如何更好地提升和管理班級。
讓教師說話
這本雜志成為我的老朋友,陪著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新教育方法……“潛水”若干年之后,我嘗試著“冒冒泡”,開始投稿,起初投出去的稿子都泥牛入海、杳無音信,但只要有征稿我都會積極寫。同時,我認真研讀雜志,初步思考選定了一個實踐性強的班級管理方法,經過幾天的思索,精心撰寫了文章《走進學生心靈,喚醒積極體驗》,我的文字終于變成了鉛字,在《中小學班主任》(班級育人)2019年第11期上“露臉”,這讓我實現了從學習到與人分享交流的跨越式提升。這如同神奇的強心劑,對于剛剛加入教科研隊伍的我給予了極大的鼓舞。接下來,我先后參加了雜志社舉辦的情感教育和沖突解決等主題投稿,均獲得獎項。我從一名讀者、受益者,成為一名作者、傳播者,是《中小學班主任》在我教師職業生涯的時光里,灑下一抹溫暖的光,用遙遠卻鏗鏘的聲音告訴我,我的文字也有光,如我一般平凡普通的小老師也可以發出屬于自己的教育之聲。
“三言兩語”當主持
2019年,《中小學班主任》開設了一個全新的欄目“三言兩語”,以 《中小學班主任》讀寫交流群為基礎,以專題研討的方式,以教育教學中的典型案例和問題為切入口,充分討論,廣泛研討,并邀請專家名師進行實踐指導,集全國各地教師的智慧,助力教師們專業成長。
不同于其他欄目,“三言兩語”是由教師自行申報擔任主持人,負責每期話題討論的,與雜志社編輯老師共同探討、準備本期話題的相關資料,共同設計宣傳本期話題海報,包括開場語、結束語以及把控話題討論的節奏導向和時間,討論結束后整理相關討論結果,挑選精彩發言,由雜志刊登發表。看到這則招募消息和條件,我馬上填寫申報表,最終我有幸成為8位老師中的一員。我激動地從座椅上跳起來,快樂得像個孩子。
我成為“三言兩語”第9期和第11期話題的主持人,在3個讀寫群里和1500多名老師們一起探討“如何處理‘5+2=0’壞風氣的現象”和“如何設計出彩的課堂互動形式”兩個話題,在反復溝通與修改主持稿中,不知不覺對編輯老師們心生特別的敬重。每期他們都會輔助教師們更好地在群里討論并提出自己的教育觀點,每篇文章都要反復修改。編輯老師們嚴格敬業,對于可以錄用的稿件,都會和我一一確認溝通,通過郵件和微信多次修改、定稿。他們嚴謹的態度,讓我感動和佩服,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對語言文字的態度。
《中小學班主任》雜志作為一個教育媒體,給我提供的不僅是班主任工作的知識和對我工作的肯定,更給我提供了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收獲,讓我的教育追夢人生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前行的動力。
在看到創刊五周年征稿時,我的心弦觸動了,想去寫一寫,寫著寫著發現原來我和《中小學班主任》有這么多美好的回憶。所有美麗,皆因遇見,所有遇見,皆因有緣,20年漫漫歲月懷揣夢想,且任鶯聲鬧,唯聞墨跡香。值此創刊五周年之際,祝《中小學班主任》越辦越好,成為更多教師前行路上的點燈人。
王 萌? ?北京工商大學附屬小學。
338550190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