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亮
山東省夏津縣黃河故道千年椹樹園被聯合國評為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了!
當我們走進這片古老而神奇的椹樹園時,當我們親近這些被歲月雕刻成千姿百態的老樹時,當我們用心同她們竊竊私語時;她們笑了!笑得是那么愜意—她們含著老淚向我們訴說著衷腸,訴說著艱難曲折的過去和幸福美好的今天、明天!
這里,有周定王(公元前602年)時期流經的黃河故道,泛濫的洪水不知吞沒了多少村莊和生命,肆虐的風沙摧毀了無數沃土良田。
這里,有北宋時修筑的千里防洪大堤—陳公堤,積淀了許許多多感人的、悲壯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這里,有燕王掃北的鐵蹄的烙印,深深的痕跡里留下永遠抹不掉的哀曲悲歌。
也許是天意,更是這方人們的疾呼!我們帶著上蒼賦予的使命,從四面八方,跋山涉水聚集到“天高皇帝遠”,令人恐怖而驚嘆的地方。
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春夏秋冬,多少個三百六十五里路。我們昂起頭,挺起胸,手牽著手,與“風妖沙魔”拼搏斗爭,筑起一道道固沙造田的長久屏障。我們守護在大堤上,心連著心,用根系織成防洪密網,筑起一道讓洪水屈服的綠色長城。
千百年來,我們把根深深植于這片熱土,遭受著風沙的摧殘,忍受著貧瘠的痛苦,接受著日月的洗禮。有多少生命被洪水沖走,有多少生靈被旱魔熔化,有多少幼樹夭折,有多少古樹遭雷劈后堅強地重生。但是,不管多么艱難,不管多么危險,我們一代一代一如既往默默地堅守著、耕耘著,把大堤筑成不可攻破的綠色長城,把風沙征服,處處張開綠色屏障,把沙丘穩固,變成造福人們的良田。
我們全身投入這片熱土,從不求索取,自然而然地為人們奉獻。古人說“桃三杏四梨五年”,是說從成活到結果子的時間。然而,我們只要成活,第二年就開始結椹果,小小的椹果甜而不膩,熟后即摘即食,亦可曬干后食用,養活了這方一代又一代的百姓。桑樹葉可養蠶,桑樹皮和根可入藥,具有清熱定神、祛風通絡之功效,即使枯死腐爛的樹干、樹枝,誠心仍不死,它們要生長出桑黃菌奉獻給人類。據中國最早的本草學著作《神農本草經》記載,桑黃菌具有醫治心肺受熱受暑吐血,治婦人勞損、月水不斷,治心臟陳病,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等功效。就連多余的“退役”的老樹干仍然造福百姓,能工巧匠們讓他們搖身一變,有的做扁擔,有的做小擺飾,有的做圈椅,桑木圈椅既美觀又耐用,坐百年不變樣,明末清初登上了皇宮,成了慈禧的愛物。
千年等一回!
2018年4月,千年椹樹群被聯合國評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受到國家的保護,得到了世界的公認。
古老椹樹煥發青春,令世人刮目相看,令世人贊嘆不已!
老樹們笑了,笑得是那么的愜意,那么的開心。
你看,在人們的精心呵護下,多少棵老樹發出新芽,長出新枝,結出新果。令人矚目的是那兩棵臥龍桑,煥發青春、精神矍鑠,像是在龍騰飛舞,給椹園濃抹一道亮麗的風景。
你看,曾為封沙造林立下大功的清朝知縣朱國祥紀念館修復一新。他愛民愛民、頑強治沙、無私奉獻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在這里弘揚傳承。
你看,椹茶廠、椹酒廠、椹果飲料廠、桑椹廠等拔地而起,桑樹得到了充分開發和利用,充分體現了自身價值。
你看,椹樹園內的太平湖清澈見底、碧波生輝,湖面有好多鳳頭??鳥、斑頭秋沙鴨和白天鵝等各類珍稀候鳥在水中戲逗,讓游客觀后非常開心。
你看,整個園區打扮得靚麗宜人,多姿多態的椹樹們相互守望,齊聲為新時代點贊!
他們的笑聲隨風飄蕩……
17975005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