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嵐,林愉快,李譯華,唐喜樂
(惠州市口腔醫院有限公司正畸科,廣東 惠州 516007)
大部分輕度牙周病患者通過常規的藥物治療能有效緩解其牙齦出血、疼痛等情況,但隨著牙周組織感染情況的加重,不僅會對患者的咀嚼功能產生影響,還容易出現牙齦炎癥、牙齒移位等不良情況。若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影響患者牙齒的美觀度,還極易出現牙齒脫落的情況。針對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治療,目前臨床上大多采取套筒冠式牙周夾板固定的方式,其可有助于穩固患者松動的牙齒,改善患者牙齦出血與疼痛等臨床癥狀,但對于糾正患者前牙移位、推動牙齒復位等效果并不理想[1]。隨著臨床醫學的快速發展,口腔正畸治療已被應用于多種口腔疾病的治療中,該治療方法不僅能夠有效消除患者口腔內的致病因素、改善牙齒的咀嚼功能,還可提升患者牙齒的美觀度,整體的治療效果較為理想[2-3]。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討口腔正畸治療對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炎性因子及牙覆蓋距離、齦溝出血指數、牙周袋深度水平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惠州市口腔醫院有限公司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5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分為對照組(33例)和觀察組(3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齡35~53歲,平均(45.22±2.18)歲;病程6個月~2年,平均(1.16±0.25)年。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齡36~54歲,平均(45.31±2.24)歲;病程5個月~2年,平均(1.23±0.3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臨床診療指南:口腔醫學分冊》[4]中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診斷標準,且經X線片檢查確診者;治療依從性良好者;近6個月內無牙周治療史者等。排除標準:有嚴重性心血管疾病者;存在傳染性疾病者;精神障礙和認知障礙者等。本研究已通過惠州市口腔醫院有限公司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的牙周基礎治療,具體治療方式如下:定期修整牙結石與腐敗、軟化的牙骨質層,清理牙周袋中殘留的牙石、病變部位及不良修復體,確保牙齦的壓面能完全貼合,同時使用抗生素凝膠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注意協助患者掌握牙縫刷和牙線正確的使用方式,囑家屬監督患者每天堅持清潔兩次口腔環境。對照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套筒冠式牙周夾板固定治療,具體治療方式如下:仔細評估患者牙槽骨吸收程度和牙齒松動程度,并適當調整患者的冠根比例,根據患者牙周的具體情況設計合理的套筒冠式牙周夾板,指導患者正確佩戴,治療期間定期復查并檢測相關牙周指標,同時給予必要的牙周局部治療與護理[5]。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口腔正畸治療,待患者的炎癥反應有效緩解后,再提供口腔正畸治療,具體治療方式如下:選用直絲矯正器,以磨牙頰面管替代帶環,在患者的前牙牙齦處安置托槽,使用鈦合金絲進行排序;然后使用澳絲弓壓低前牙,使用橡皮鏈持續牽引前牙區,檢查患者牙周組織的支持力,并對上、下牙進行內收,治療應堅持細絲輕力的原則,囑患者1個月復診1次,根據患者復診時牙周組織和牙槽的生長情況適當調整正畸治療的力度,患者每月需進行1次牙周清潔,每隔3個月進行1次X線片拍攝。兩組患者均治療12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依據《口腔科診療常規》[6]中牙周炎致前牙移位的治療標準對兩組患者治療12個月后的療效進行評定,顯效:患者的牙周炎癥狀基本消失,前牙復位成功,X線片顯示牙槽骨吸收程度下降>50%;有效:牙周炎癥狀有所改善,前牙復位成功,X線片顯示牙槽骨吸收程度下降≤?50%;無效:牙周炎癥狀無明顯改變,前牙復位失敗,X線片顯示牙槽骨吸收程度未降低或出現增加。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分別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1個月后的空腹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后取血清,使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及白細胞介素-2(IL-2)水平。③依據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12個月后上前牙超出下前牙牙冠的距離觀察牙覆蓋距離,并采用牙周探針檢測兩組患者的齦溝出血指數[7]與牙周袋深度,其中齦溝出血指數的評分范圍為0~5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牙周出血情況越嚴重。④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統計兩組患者治療12個月后的滿意度,主要包括治療方法、服務態度、治療舒適度及治療有效性4項內容,滿分為100分,評分≥?85分為非常滿意;76~84分為基本滿意;61~75分為一般滿意;≤?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一般滿意率[8]。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12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炎性因子指標 與治療前比,治療1個月后兩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血清IL-2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TNF-α:腫瘤細胞因子-α;IL-6:白細胞介素-6;IL-2:白細胞介素-2。
組別 例數TNF-α(ng/mL) IL-6(pg/mL) IL-2(ng/mL)治療前 治療1個月后 治療前 治療1個月后 治療前 治療1個月后對照組 33 3.21±0.51 2.73±0.62* 7.02±1.75 5.83±1.67* 1.39±0.36 2.12±0.55*觀察組 32 3.22±0.46 1.38±0.35* 6.97±1.68 4.03±1.45* 1.35±0.31 3.51±1.46*t值 0.083 10.764 0.117 4.634 0.479 5.10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牙周指標 與治療前比,治療12個月后兩組患者的牙覆蓋距離均縮短,且觀察組短于對照組;齦溝出血指數與牙周袋深度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牙周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牙周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牙覆蓋距離(mm) 齦溝出血指數(分) 牙周袋深度(mm)治療前 治療12個月后 治療前 治療12個月后 治療前 治療12個月后對照組 33 6.46±1.29 4.35±0.45* 3.87±0.49 2.87±0.37* 5.48±0.83 4.25±0.51*觀察組 32 6.38±1.21 2.31±0.37* 3.82±0.43 1.21±0.32* 5.42±0.74 3.05±0.41*t值 0.258 19.930 0.437 19.321 0.307 10.43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滿意度 治療12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 4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例 (%)]
對于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而言,當牙周因外界因素感染時,其牙齦組織也會隨之萎縮,這不僅會導致患者前牙的支持組織以扇形分散,擴大牙齒間隙,還會破壞患者牙齒的咀嚼功能,降低人體面部的美觀性[9]。傳統套筒冠式牙周夾板主要由基牙上的內、外冠連接組成,可有效將患牙與健牙連接為多根巨牙,并形成新的咀嚼單位,達到改善牙齒功能的治療目的,但該治療方法較為單一,在縮小牙齒間隙、提高牙齒美觀度功能方面效果并不顯著[10]。
隨著現代口腔技術的快速發展,口腔正畸治療作為臨床上綜合性較強、安全性較高的一種口腔治療方法,能通過恢復移位牙齒、改善牙齒畸形的方式,降低患者患牙的受力情況,糾正患者口腔內異常排列的牙齒位置,從而達到改善患者牙齒的松動情況、提升患者牙齒美觀度、促進患者牙周組織恢復的治療目的[11]。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2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效率與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牙覆蓋距離短于對照組,齦溝出血指數與牙周袋深度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口腔正畸治療可提升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相關牙周指標。這是因為口腔正畸治療可以通過外力維持患者的牙周組織,所使用的直絲弓矯正技術有效預防了患者前牙再次出現畸形、移位等情況,且澳絲、橡皮鏈等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患者因牽拉帶來的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和治療依從性,最終提升整體治療效果[12-13]。除此之外,口腔正畸治療還可以矯正患者的前牙咬合區,轉變患者牙長軸的受力方向,降低牙周組織的炎癥反應,增加上牙、下牙之間的咬合密度與穩定性,進而達到改善患者牙周情況、推動牙周組織恢復咬合關系的目的[14]。
據研究報道,牙周病的病情進展與機體內的炎癥反應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其中血清IL-2是一種免疫抑制因子,可有效抑制TNF-α與IL-6等促炎因子的釋放,其水平升高可降低機體的炎癥反應,通過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的TNF-α、IL-6及IL-2水平可更直觀地了解牙周病患者的治療效果[15]。口腔正畸治療通過改善患者牙齒錯位、擁擠等情況的方式,降低患者體內的細胞因子,加速病情康復[1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血清IL-2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口腔正畸治療能夠有效降低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體內的炎癥反應,發揮改善牙周狀態的治療效果。
綜上,口腔正畸治療不僅可以降低炎癥反應,且可有效糾正牙覆蓋距離與牙周袋深度,改善患牙出血情況,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與滿意度,建議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