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娜 呂華玉 瞿麗娟 劉寒妮
江西省九江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江西九江 332000
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期存在個人、社會不良因素或某種并發癥等,會對孕婦、胎兒健康造成嚴重威脅,需加強妊娠期間的健康管理,以改善母嬰結局[1-2]。妊娠作為女性的特殊生理時期,會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變化,高危妊娠會加重孕婦應激反應,更易出現心理問題,影響妊娠期間日常管理效果[3]。因此,針對高危妊娠孕婦開展護理干預,及時排解其不良心理情緒,對提高孕產婦及胎兒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常規健康宣教形式單一,缺乏實踐性操作,宣教效果欠佳。情景模擬健康教育是指為解決某一健康問題而采用實物、模型等方式進行情景模擬的一種教育方法,可有效豐富教育形式,促使宣教內容更加直觀、易于理解[4]。因此,本研究對高危妊娠孕婦實施分階段的情景模擬教育。
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九江市婦幼保健院產檢的高危妊娠孕婦86 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 例。對照組中,年齡22~41 歲,平均(31.60±3.25)歲;孕齡28~35 周,平均(31.63±2.11)周;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24.10~29.13 kg/m2,平均(26.67±1.84)kg/m2。觀察組中,年齡21~43 歲,平均(30.79±3.46)歲;孕齡28~35 周,平均(31.94±2.07)周;BMI 24.16~28.97 kg/m2,平均(26.53±1.68)kg/m2。兩組患者的年齡、孕齡、BMI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醫療診斷為高危妊娠,如合并妊娠高血壓、妊娠合并內科疾病等;②初次妊娠;③孕齡≥28 周;④能定期參加產前檢查。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或精神病史;②近服用過抗精神病類藥物;③合并傳染性疾病;④智能障礙,無法正常交流者。本研究經九江市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入選患者和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進行孕期保健知識口頭宣教,向孕婦介紹妊娠、分娩過程,囑其遵醫囑用藥;孕期自護指導,告知高危妊娠產婦常見問題、預防及處理方法;記錄孕婦病情和一般資料,了解其心理訴求,給予心理護理;做好產時分娩及產后康復指導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分階段情景模擬教育:由護士長擔任組長,3 名工作經驗5年以上的專科護士組成護理小組。小組成員以“高危妊娠”“健康教育”“心理狀態” 等作為關鍵詞在各文獻庫搜索資料,針對孕婦孕晚期、分娩時和分娩后三階段特點制定階段化情景模擬健康教育方案及內容,通過模擬分娩和產后情景進行分娩、產后康復等指導。(1)孕晚期(孕28 周后):①分娩過程模擬:帶領孕婦進入分娩預演室,利用模型演示分娩時宮內情況,并講解常見分娩問題,30 min 左右。②分娩情景模擬: 設置分娩情景,包括“先兆臨床、見紅、規律宮縮、分娩球訓練、分娩體位、胎兒娩出”等,模擬過程中講解分娩對應方式、呼吸調節、分娩配合等,共20~30 min。③指導孕婦練習瑜伽運動,包括“山式、貓伸展式、提肛契合法、頸部練習”等動作,指導產婦運動的同時調節呼吸,20~30 min/次,在運動后即刻、2、4、6 min 采用指觸法測定孕婦心率,并觀察孕婦呼吸狀況,出現運動心率比靜息心率增加10~15 次/min、呼吸不暢等異常情況立即停止運動。(2)分娩后:創設母嬰照護情景,從產后第2 天開始,護理人員利用模型演示乳房清潔、按摩、母乳喂養方法,產婦觀看后進行模擬練習,20 min/次,1 次/d;并設置母乳喂養不耐受等情景,向產婦說明照護要點及注意事項,指導其自行練習。
兩組患者均干預至分娩后1 周。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分娩前后)心理狀態和自我效能水平。(1)心理狀態:采用病人健康問卷中抑郁自評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5]進行抑郁心理評估,共9 個條目,采用0~3 級評分,總分0~27 分,劃界分為5 分,評分越高,抑郁程度越嚴重;采用狀態-特質狀態焦慮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6]進行焦慮心理評估,共20 個條目,采用1~4 級評分,總分20~80 分,評分越高,焦慮越嚴重;采用疲乏嚴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7]進行疲乏狀態評估,共9 項內容,每項得分1~7分,總分為得分總和/9,評分越高,疲勞程度越嚴重。(2)自我效能水平: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8]進行評估,共10 項內容,按1~4 級計分,總分10~40 分,評分越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 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PHQ-9、STAI、FS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PHQ-9、STAI、FSS 評分低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的PHQ-9、STAI、FS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PHQ-9、STAI、FSS 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PHQ-9、STAI、FSS 評分的比較(分,±s)
注 PHQ-9:抑郁自評量表;STAI:狀態-特質狀態焦慮量表;FSS:疲乏嚴重程度量表
組別 PHQ-9 STAI FSS對照組(n=43)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觀察組(n=43)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9.86±3.11 6.43±2.58 5.566<0.001 49.63±6.24 41.56±5.10 6.566<0.001 5.72±0.96 4.99±0.57 4.288<0.001 t 干預前組間比較值P 干預前組間比較值t 干預后組間比較值P 干預后組間比較值10.14±3.05 4.52±1.13 11.330<0.001 0.422 0.675 4.447<0.001 50.57±5.82 29.72±4.33 18.848<0.001 0.722 0.472 11.605<0.001 5.98±0.74 3.41±0.62 17.457<0.001 1.407 0.163 12.302<0.001
干預前,兩組患者GSE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GSES 評分高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的GSES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GSES 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GSES 評分的比較(分,±s)
注 G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 t 值 P 值對照組(n=43)觀察組(n=43)t 值P 值25.52±4.14 25.06±3.88 0.532 0.596 29.69±3.36 34.23±3.45 6.182<0.001 5.129 11.582<0.001<0.001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和飲食結構的變化,高危妊娠孕婦的人數不斷上升[9]。高危妊娠不僅會對母嬰健康造成影響,還會使孕婦滋生不良情緒,而不良情緒又會對妊娠結局造成影響。因此,臨床應有效減輕負性心理對高危妊娠孕婦的影響,保障孕婦和胎兒安全。相關研究表明,提高孕婦對孕期、產褥期健康知識的了解,可促使其正確對待妊娠期、分娩期及產褥期心理問題,在改善分娩結局中具有積極意義[10]。
自我效能是指個體有能力執行某一行為操作的信念,它在控制或調整個體行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與心理狀態相關[11]。研究發現,產婦焦慮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對分娩過程的未知和不確定性,而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能夠降低其焦慮水平[12]。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患者PHQ-9、STAI、FSS 評分低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的PHQ-9、STAI、FS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GSES 評分高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的GSES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分階段情景模擬教育能有效改善高危妊娠孕婦心理狀態,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本研究在高危妊娠孕婦中應用分階段的情景模擬教育和護理干預,根據各階段孕婦身體狀況及護理需求確定健康教育內容,采取相應護理指導,包括孕晚期分娩過程模擬、分娩情景模擬、練習瑜伽運動及分娩后母嬰照護情景模擬等。孕晚期,護理人員借助分娩模型演示分娩時子宮內情況,詳細介紹分娩過程,能夠增強孕婦對分娩相關知識的認識,提前做好分娩心理準備,降低孕婦對分娩不確定性的恐懼及緊張感,提高自我效能[13]。孕晚期進行山式、貓伸展式、提肛契合式等瑜伽運動訓練,能有效鍛煉所涉部位的肌群,增強肌肉協調性,為分娩產力做好準備,使胎兒順利娩出,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孕婦心理壓力,降低疲乏程度[14-15]。分娩后開展的情景模擬教育,能夠提高產婦乳房自護、促乳、母乳喂養等技能水平,促進母嬰情感交流,使孕婦盡快適應角色轉變,從而減輕其心理應激反應,降低焦慮、抑郁程度,有利于產后恢復。
綜上所述,針對高危妊娠孕婦實施分階段的情景模擬教育,利于減輕其心理焦慮、抑郁及疲乏程度,并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值得臨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