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含
情境教學法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王雨含
(南京市棲霞區第一實驗幼兒園,江蘇南京210000)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幼兒園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希望,要求幼兒教師要將情境教學方法融入到幼兒園的教學過程當中去,以此激發出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熱情,并進一步提高幼兒教師的教學效率與質量。本文主要對情境教學法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研究了情境教學法在幼兒課堂教學應用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的方法與對策,希望能夠在提高幼兒園教師教學質量與效率等等方面起到一些參考與幫助。
情境教學法;幼兒園教學;運用
幼兒園當中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國家的希望和未來,對于他們進行高質量的培養與教育,對于加速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之下,幼兒園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思維都在不斷地革新與優化,促進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當中全方面地發展與進步。3~6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想象力非常豐富,每天有著用不完的活力與精力,因此,幼兒教師需要遵循兒童這一特點展開相關的教學,通過將情境教學法加入幼兒園教學過程當中去,在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等等各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并通過啟發與引導的方式,讓幼兒主動地參與到教師設計的活動當中去,幫助幼兒全面地發展。基于此,本文將對情境教學法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情境教學法的主要內容包括:學校當中的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有目的地將一些具有色彩和情緒的東西以形象為主體的情景加入教學過程當中去,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師設計的內容,讓學生對于課本當中的內容有深入的了解與記憶,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諸如榜樣作用、生動的語言、課內游戲、角色扮演等,都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的情境之中,能激起幼兒對知識的好奇,從而積極主動地探索。
如果人們受到了一些主觀和客觀條件的影響和制約,那么就會對其自身的認知過程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人們的情緒非常高漲和熱情,那么人們的認知過程就會變得十分順利。但是如果人們的情緒非常低落且敏感,那么認知的過程就會困難重重。
當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會發現每一個幼兒都有著強大的好奇心,對于事物有著特殊的探索欲望;但是如果幼兒心情低落的話,那么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就會極慢,也無法更好地參與到教師設計的活動和內容當中去。因此,必須要對幼兒的情緒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幫助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活動當中去,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當中慢慢地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并確保幼兒身心全方面地健康發展。
我們國家的所有文化知識都是通過先輩們不懈地努力和堅持總結出來的。在幼兒學習的過程當中,如果加入一定的情境,勢必提高幼兒學習的效果與質量。讓“知”與“行”可以相互影響、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在相輔相成中共同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情境認知理論必須將“以人為本”作為基礎,通過將學習的目標進行明確,然后營造出正確、健康的情境與環境,鼓勵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當中去,并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當中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在幼兒園的教學當中,需要幼兒教師不斷地激發幼兒將自己的想象力全部發揮出來,突出幼兒在課堂當中的位置,讓幼兒在情境教學方法當中更好地學習教師設計出來的活動與目標,并且幫助幼兒在活動的過程當中與其他的幼兒進行良好的溝通與合作,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能力了解世界、學習知識。
之所以幼兒教師無法將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全部激發出來,主要是因為幼兒教師并未對幼兒學習的興趣與特點進行仔細的了解與分析,所以在應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當中還存在著些許問題。幼兒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也并未對幼兒實際的年齡特點、學習的興趣等等各方面加強了解,例如,如果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當中缺乏讓幼兒感興趣的要點,自然收獲不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通過對于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方式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之后發現,情境教學法應用的方式具有多形式、多樣性,但是縱觀幼兒教師在幼兒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的應用十分有限。如果幼兒教師在實習教學的過程當中沒有將這一重點完全地把握,也勢必無法激發出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與熱情。
還有些幼兒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并未真正地認識到情境教學法的重要性和意義,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依舊運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所以導致自己的教學效率差強人意。
幼兒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當中常常會運用相同的模式。例如,關于童話故事的情境創設,讓幼兒扮演童話故事當中的角色進行教學,這樣的方法雖然也算得上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過程當中也易于進行情境創設,但是具有單一性,無法長時間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園課堂教學,因為各個班級幼兒的年齡不同、特點不同、情況不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也應該運用不同的情境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具有單一性的情境創設勢必會導致幼兒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慢慢地失去興趣,雖然在故事內容上發生了變動,但是本質上卻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首先,幼兒園當中的教師需要對于本班級幼兒的學習特點、年齡特點、心理特點等等各方面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情境教學過程當中將游戲的主要內容全部突顯出來,這樣能夠快速地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并激發出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與積極性。對于3-6歲的幼兒來說,愛玩是他們的天性,所以幼兒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當中設計出來的游戲內容一定要具有多形式與多樣性。例如,在角色扮演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科學、合理地加入一些互動性強的小游戲,并在實際教學之前將相關的小道具準備完善,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運用已經準備好的小道具讓幼兒扮演情境當中的各種角色,同時教師還可以進行游戲,游戲的內容也可以是多樣性的(可以是競賽的方式,也可以是具有趣味性)。教師還可以加入一些幼兒感興趣的動畫片當中的內容,例如《汪汪隊》當中阿奇、小力、灰灰等等,讓班級當中的每一個幼兒都能夠扮演其中的一個角色,并制定出健全、完善的游戲方法和相關的規則,如將捉迷藏的方式加入進去,讓幼兒扮演隊長萊德,尋找扮演小力、灰灰、阿奇的幼兒。總而言之,在情境創設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將游戲的主要內容全部突顯出來,運用游戲的方法激發出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與積極性,進一步提升情境教學法在幼兒園教學過程當中的作用和意義。
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教師可以結合幼兒實際生活,給其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情景,讓幼兒對講解的內容更加熟悉。了解教師講解的內容,便于幼兒理解與記憶,讓幼兒在生活中將教師講解的內容靈活應用,提高幼兒實操能力。對于大部分幼兒來說,年齡比較小,在學習一段時間以后才能了解學習內容,并在實際生活中靈活應用。為了能夠讓幼兒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感受學習的樂趣,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給其創建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幼兒在一個比較熟悉的環境中學習。在設計生活化教學情景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幼兒實際需求入手,合理控制好教學活動節奏,時刻觀察幼兒情緒變化。在完成教學活動后,教師可以和幼兒主動交流,一同探討活動感受,總結經驗,讓幼兒對教師講解的知識點有深入了解,讓幼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對中班小朋友講解10以內加減法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舉例,如錢幣,通過給幼兒設計一些生活中的場景,如超市購物,提前給幼兒準備好不同面值的錢幣,讓幼兒對錢幣有一定了解。并且,教師可以安排幼兒角色扮演,安排一名幼兒扮演顧客,一名幼兒扮演服務員,如顧客想買一袋鹽,鹽的價格是2元,這時顧客給服務員5元錢,這時服務員需要給顧客找多少錢。通過生活表演,在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能對錢幣有充分認識,并從中學習簡單的加減法運算,培養幼兒計算能力,為幼兒進入小學階段奠定良好的基礎。
依舊要求幼兒園當中的教師對于本班級幼兒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與分析之后,結合幼兒的實際特點制定與之相對應的情境教學方法與計劃。幼兒教師應該明確創設的方法要具有多樣性,并且不僅有角色扮演和游戲等等,也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加入教學過程當中,讓多媒體技術憑借著自身強大的優勢與特點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例如,在課堂當中為幼兒播放喜歡看的動畫片等等。教師還需要對與情境創設方式進行不斷地優化與革新,準確地抓住情境教學法當中的內涵與精髓,為幼兒創造出生動、形象的各種各樣的情景。
在情境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將一些音樂、美術等等與藝術相關的內容加入進去,進一步培養幼兒的鑒賞能力,鼓勵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當中將自己的想象力全部發揮出來,科學、合理地運用幼兒的想象力讓情境教學的方式變得更加豐富。
幼兒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和占據關鍵的位置,所以需要將教學的節奏完全把握,在情境創設的過程當中,能夠將設計好的教學內容全部體現出來,確保教學目標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在進行課堂節奏掌握的過程當中,教師還需要應用一些技巧。如果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味地讓幼兒保持課堂的紀律,勢必會導致幼兒出現煩躁的心理,也不利于課堂的教學效果,所以幼兒教師需要耐心地對幼兒進行指導,既可以激發出幼兒對于情境教學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又要確保在引導幼兒思維的過程當中具有科學性,完美地完成自己設計的教學計劃與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講解的內容提前準備好相應的教學材料和道具,保證選擇的教學材料和道具具備可行性和引導性,輔助教育工作順利進行,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提高幼兒學習興趣。在實際中,教師應該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把情境教學模式引入其中,組織幼兒參與到各種實踐活動中,通過采取各種方式挖掘幼兒學習潛力,讓幼兒在興趣帶動下從中學習更多的知識,提高幼兒學習水平。在教學中,多樣性的教學材料能夠調動幼兒學習興趣。比如,在美術教育中,教師可以準備各種材料,如紙箱、水彩筆、畫筆、紙板等,幼兒在參與教學活動時,可以在這些材料的吸引下積極參與活動,激發幼兒美術思維和想象力,為幼兒提供創造性的空間。此外,游戲教學作為一種以游戲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幼兒通過游戲學習更多的知識,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每個幼兒展現出了活潑主動的性格特點,為了保護幼兒天性,在實際教學中應注重寓教于樂。教師為幼兒設計不同的游戲情境,使幼兒增強學習意識,提高學習興趣,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學中,教師為幼兒設計了捉迷藏游戲,讓幼兒可以在游戲中回顧自己以前的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潛力,在游戲中感受學習的樂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應該對幼兒心理認知要求和特點有充分了解,在教學中掌握教育機會,給幼兒創建一個認知矛盾的教學情景,讓幼兒感受到認知方面的矛盾,引發幼兒思考。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比較與分析,創建沖突情境,打破幼兒之前的認知平衡,讓其對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幼兒可以在處理問題時感受問題探索和處理的樂趣,通過問題之間矛盾分析,促進幼兒思考,從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例如,在講解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幼兒劃分為不同小組,每個小組分配5塊糖果。教師可以要求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討論,之后向小朋友提問,如何分配這些糖果、有哪些分配方法,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小組回答的結果進行總結。通過這種方式在激發幼兒認知沖突的同時,也能引導幼兒主動思考,便于培養幼兒合作和實踐思維。
綜上所述,通過將情境教學應用到幼兒園教學過程當中去,獲得的教學效果十分理想,情境教學法自身存在的一些優勢與特點,完全與幼兒課堂教學的特點相符合、相一致,能夠大幅度地提高幼兒園教學的質量與水平。情境教學法應用到幼兒園教育過程當中的時間尚短,所以其中勢必會存在著些許問題。因此,幼兒教師在日常的工作當中一定要不斷地總結和學習,并且還要進行仔細分析和綜合討論,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促進情境教學法在幼兒教學的過程當中能夠將自身的作用全部發揮出來,為幼兒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并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幼兒以后的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 敖壽平.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探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9(S2):24-25.
[2] 冉林玉.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03):83-84.
[3] 張祺壽.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海外英語,2020(08):210-211+222.
G612
A
1002-7661(2022)01-00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