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馨
童謠融入幼兒體育游戲策略探析
夏家馨
(江蘇省昆山市錦溪中心幼兒園,江蘇昆山215300)
在當下愈來愈重視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時代,幼兒教育也將教學重心逐步從室內教學走向室外學習活動,不光重視學生的文化知識,也在品德、體質等多方面開展教學工作。為了將文化知識的學習融入于課外活動,實現(xiàn)幼兒階段的寓教于樂,當下幼兒游戲教學方法的研究不斷深入。童謠游戲作為民間廣為流傳的娛樂形式之一,非常適合幼兒戶外教學,在學習和娛樂的同時感受當?shù)匚幕芍^一舉多得。
幼兒教育;童謠;體育游戲
隨著幼兒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由于游戲教學十分契合幼兒的特性,使得當下幼兒教育越發(fā)重視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多的幼兒教學工作者開始積極探究如何有效地將游戲與幼兒教育進行融合。體育游戲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靈活性,利用游戲對幼兒的吸引,很容易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同時利用游戲內容的靈活性,適當?shù)馗脑旌腿诤掀渌乜梢杂行У貙⒅R融入于游戲之中。例如,語言文字、數(shù)字、童謠等元素都能很好地與幼兒體育游戲相結合,碰撞出精彩的火花。童謠游戲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和文化性,十分契合幼兒游戲教學理念。本文著重探討童謠與幼兒體育游戲的融合策略。
在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人們不光重視文化知識教育,也同樣注重文化教育的培養(yǎng),“民族的才是永恒的。”因此,在幼兒階段開展文化教育,幫助幼兒樹立民族自信是有必要的。結合幼年兒童愛玩的特性,童謠游戲就是適合幼兒園教育開展文化教育的方式之一。
除此之外,童謠由于其唱法自由,歌詞內容符合幼兒心理特征,有助于幼兒的全身心健康發(fā)展。同時結合多地區(qū)優(yōu)秀的童謠游戲,也能極大地豐富幼兒在園生活,鍛煉身體的同時幫助幼兒拓展我國多地區(qū)民俗知識。
幼兒園游戲教學旨在通過歡樂的游戲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既然是學習知識,首先應該遵循漸進性原則。即幼兒童謠游戲的開展要有計劃、有程序,有明確的目標,有層次地逐步深入。其次,在保證幼兒運動量的前提下合理搭配,做到動靜結合,合理分配運動時間。針對不同性質、不同類型的教學活動遵循動靜交替原則,既要使幼兒在園生活學到文化知識,也不能過度疲勞。最后要堅持多方面鍛煉原則,要在體育游戲中合理安排游戲內容,使身體多方位得到鍛煉,全面協(xié)調腦力和體力的全面發(fā)展。
在我國五千年文明發(fā)展長河中,民間歌曲和民俗是我國璀璨文明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謠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之間存在鮮明的差異,極具地方特色。童謠是根據(jù)當?shù)孛袼籽葑兌鴣恚瑢儆诿窀柚械囊粋€分支,由于其獨特的趣味性和休閑性,多數(shù)人的童年生活中都能找到童謠的影子。童謠不僅是民間音樂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地方文化的縮影,蘊含著當?shù)厝藗兊纳顟B(tài)度和語言習慣,在童謠中獨特的方言魅力有助于人們體會當?shù)孛袂椤τ诋數(shù)氐挠變簛碇v,童謠也是學習語言表達的一種方式,同時有助于幼兒在童謠中感受故鄉(xiāng)文化,當未來背井離鄉(xiāng)時,若能聽到親切的家鄉(xiāng)方言,也是一種心靈上的慰藉。
童謠游戲具有較強的休閑娛樂性,使得其在幼兒教育中大放異彩。尤其是在低齡兒童教育中,游戲教學是當下較推崇的一種方式,讓幼兒在娛樂開心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在休閑游戲中有所收獲,是當代幼兒教師不斷追求的理想教學方式。童謠游戲由于其易開展、易學習的特點,使得幼兒園在選擇體育活動時大多數(shù)會優(yōu)先考慮將童謠游戲作為首選之一。
目前多數(shù)幼兒園在組織童謠游戲時,缺乏合理的安排和組織,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隨意安排或由幼兒自主選擇,教師沒有明確的活動目的。這樣的游戲活動將失去游戲教學的部分意義,游戲教學的目的不只是游戲,也需要盡可能在游戲中讓幼兒能有所收獲。
幼兒在學校的時間有限,增多戶外活動時間并不是讓幼兒在校園內隨意玩耍,教師要結合童謠游戲本身的特點和優(yōu)勢,有目標地合理安排游戲活動,結合幼兒的個性,有針對性地設置游戲。例如,針對學生反應速度和鍛煉幼兒數(shù)學能力時,可以選擇如“打年糕”等童謠游戲。“打年糕”游戲內容為: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圈扮演“年糕”,選擇一名幼兒在圈內“打年糕”,圍圈小朋友一起唱“打呀打呀打年糕”圈內幼兒隨機說10以內數(shù)字,如說到5就需要圍圈的小朋友5人一組抱在一起,沒有在第一時間組成5人小組的幼兒就要立即逃跑,最先被圈內幼兒抓住就要在下一輪進入圈中打年糕。幼兒園可以在幼兒學過10以內數(shù)字后,利用童謠游戲的形式加以復習,鍛煉學生反應速度。總之,童謠游戲有很多,但在幼兒園內教師要盡可能選擇有教學意義的游戲,合理設置體育活動目標。
童謠游戲在民間流傳時已有相應的規(guī)則和童謠,很多教師在體育活動中直接照搬游戲內容。但是,時代在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也在改變,游戲規(guī)則不能一成不變,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培養(yǎng)目標適當改變游戲內容,可以根據(jù)游戲內容創(chuàng)新適合幼兒的童謠和游戲規(guī)則,以實現(xiàn)更有效的游戲教學。
例如傳統(tǒng)的沙包游戲,各個地區(qū)的游戲規(guī)則大同小異,但是游戲童謠大多不盡相同,有些童謠詼諧有趣,適合幼兒學習,但有些可能包含粗俗語言,不宜教給幼兒學習。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游戲內容自主編寫童謠,利用押韻的童謠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如丟沙包的童謠可以改為“丟沙包,丟沙包,小小的沙包速度快,……小小沙包,飛得高,看我一跳牢牢接住這沙包,……”在游戲教學活動中選擇適合幼兒的游戲規(guī)則和童謠,也能使童謠游戲更好地融入幼兒園教學活動之中。
許多幼兒教師由于教學理念落后以及專業(yè)水平有限,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指導幼兒體育游戲。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讓幼兒自主玩耍,并不重視游戲教學。即使有一定的游戲教學的意識,但囿于部分教師缺乏專業(yè)培訓,游戲策略老套,指導缺乏有效性,導致游戲教學難以在幼兒園體育游戲中順利開展。
為了有效提高幼兒園游戲教學效率,首先應當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全面提高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幼兒園要定期開展專業(yè)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同時將游戲教學列為教師考核之中,激發(fā)教師創(chuàng)造幼兒游戲教學內容的積極性。
童謠扎根于華夏大地,接近民生,來源于地方民俗。千百年來口口相傳,生生不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童謠游戲是特別適合我國幼兒的一種民間娛樂方式。在幼兒體育游戲中融入童謠,教師要結合童謠的特性,發(fā)揮童謠自身的優(yōu)勢選擇適合的結合方式。
首先童謠具有極強的節(jié)奏性,非常適合鍛煉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性,選擇合適的童謠可以有效地鍛煉幼兒節(jié)奏感。例如,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榜R蘭開花二十一”,在童謠的節(jié)奏下可以幫助游戲者更有節(jié)奏地完成游戲動作,鍛煉身體協(xié)調能力。此外,童謠朗朗上口的歌詞也具有極強的韻律性,教師可以在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中,利用童謠的韻律性開展戶外語言游戲,利用童謠押韻的歌詞內容,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最后,童謠的趣味性和娛樂性也是不可忽視的。為了有效激發(fā)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體育游戲的趣味性是必不可少的,大多數(shù)幼兒游戲都配有各自的童謠兒歌,像傳統(tǒng)的踢毽子、跳皮筋都有其專屬的童謠,在游戲中輔以童謠兒歌,能有效地提高游戲的趣味性。
童謠廣泛分布于民間,為了有效開展童謠體育游戲,首先需要進行童謠游戲資源整合,將不同類型的童謠游戲進行分類匯總,以便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時使用。童謠可能出現(xiàn)在街頭巷尾的兒童嬉戲之間,也可能是奶奶在夜晚哼唱的搖籃曲。因此,要教師走到大街小巷開展童謠收集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可以通過電子圖書館或市級圖書館利用書籍查閱相關資料,也可以利用當下發(fā)達的互聯(lián)網(wǎng),查閱相關研究資料和論文期刊,在搜集過程中精心整理并設計童謠游戲在幼兒體育活動中的開展方式。
基礎教育與家長聯(lián)系密切,幼兒教育尤為如此。如果教師能有效利用父母對幼兒的影響,發(fā)揮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促進作用,無疑可以大大提升幼兒體育游戲的豐富性與實效性。因此,除了以上整合方法以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幼兒園內親子交流活動,積極與幼兒父母溝通,探討幼兒家長兒時的娛樂項目,拓展民間童謠游戲收集途徑。同時,利用父母在家中與幼兒的交流提升幼兒參與游戲興趣,并且可以有效拉近學校和父母之間的關系,構建融洽的家校關系。例如在過去耳熟能詳?shù)摹锻馄艠颉分小皳u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拉大鋸扯大鋸》中“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門口,唱大戲……”等等。在校園親子活動中開展這些父母熟悉的童謠游戲,既能提高幼兒家長的參與積極性,也能利用父母對幼兒的影響,激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利用多樣化的資源整理,提高幼兒體育游戲的豐富性。
童謠游戲雖然與幼兒游戲具有較強的適配性,但隨著社會和時代的進步,部分童謠游戲內容并不能完全契合當下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師在選擇游戲內容時要甄選符合當下幼兒教學的游戲內容,既要選擇合適的游戲內容,也要針對幼兒自身的接受水平適當調整游戲方式,選擇貼近幼兒生活、易于幼兒理解和學習的童謠游戲。
為了更有效地提高童謠游戲與現(xiàn)代幼兒教育的適配性,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興趣、幼兒發(fā)展需要、各區(qū)域地方特色,進行童謠改編,適當調整內容。例如,《你拍一我拍一》這首童謠兒歌有很多種版本,但由于童謠誕生的年代較早,兒歌中的很多內容并不適合用于現(xiàn)代幼兒教育,教師可以適當改編,如將歌詞內容改為:“你拍一,我拍一,常洗澡來常換衣。你拍二,我拍二,千萬別吃爛東西……”。此外,我國南北方和東西方地區(qū)文化差異較大,隨著氣候、時區(qū)的不同民間游戲也大不相同。針對不同地區(qū)的文化差異,教師也應該因地制宜,結合當?shù)氐胤教厣x擇適合孩子們的游戲內容。
事物的發(fā)展離不開創(chuàng)新,童謠與幼兒體育的結合也不能止步于現(xiàn)狀,教師要積極探究新的融合方法,以求更高效地將二者結合。自發(fā)的童謠游戲雖具有較強的文化性和休閑性,但畢竟來自民間,有時游戲內容缺乏科學性,并不完全適配現(xiàn)代幼兒園教育。
為了使童謠游戲可以更契合幼兒體育活動,教師首先要針對游戲內幼兒的肢體動作做出適當改變,例如人們熟知的“剪刀、石頭、布”,游戲內容簡單,非常適合用在其他童謠游戲前,用于分組。教師可以從肢體動作出發(fā),將原本的手部活動改為全身活動,如四肢展開即為布、雙手叉腰兩腳前后分開即為剪刀、雙手抱于胸前即為石頭。這樣的改變可以讓幼兒全身都動起來,更快地進入游戲狀態(tài),同時可以作為其他游戲前的準備活動。除此以外,教師對“剪刀、石頭、布”游戲也可以進行游戲內容的創(chuàng)新,將游戲內容改為“孫悟空、唐僧、白骨精”,或是其他幼兒喜歡的動畫片。除了上述內容以外,教師也可以針對游戲器材、游戲規(guī)則、游戲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只要教師愿意結合幼兒興趣進行創(chuàng)新,哪怕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改變,也能有效提高幼兒的參與興趣,從而有利于童謠游戲與幼兒體育活動的結合。
童謠作為民間文化的載體之一,也是我國傳統(tǒng)民間文化傳承的一種方式。童謠之所以可以在民間廣為流傳,不光是由于童謠本身的趣味性,也是由于在游戲過程中,參與者們對于童謠的誦唱很容易營造歡快的游戲氛圍。因此,要想讓童謠元素有效地融入幼兒體育活動,在校園內營造童謠兒歌氛圍是有必要的。所以,幼兒園日常生活中積極融入童謠元素不僅有助于傳播我國傳統(tǒng)文化、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也是有效提高童謠與幼兒體育游戲結合效率的一種方式。由于幼兒的年紀較小,缺乏規(guī)則意識,利用童謠元素可以幫助幼兒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生活習慣,鍛煉幼兒聽到相應的童謠兒歌時做出相應的行為。例如,在早操時融入童謠兒歌元素、飯前引導幼兒唱洗手歌等,利用童謠在潛移默化間鍛煉幼兒守規(guī)矩的意識,這樣在開展體育游戲時就可以很好地利用童謠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
總而言之,由于幼年兒童天性好玩,在幼兒園教育中積極開發(fā)游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此舉不僅可以滿足幼兒愛玩的天性,還可以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童謠游戲作為一種源自民間的游戲形式,更能契合我國的幼兒教學理念。因此,幼兒教師需要善于發(fā)現(xiàn),積極創(chuàng)造,將童謠更好地融入幼兒體育教學活動中。
[1] 劉玥.淺析幼兒園課程中童謠與幼兒體育游戲的關系[J].教育教學論壇2020(08):81-83.
[2] 趙艷華.童謠在體育游戲活動中的運用[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8(Z4):61-63.
[3] 徐惠.民間童謠在中班幼兒體育游戲中的運用[J].科普童話,2018(33):97.
[4] 莊燕春.快樂游戲快樂成長——戶外體育游戲促幼兒發(fā)展的實踐研究[J].散文百家;2018(09):44-45
[5] 陳小靜.融入民間體育游戲,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03):51-53.
[6] 劉玥.童謠融入幼兒體育游戲的實踐研究[D].喀什:喀什大學,2020.
[7] 張海英.創(chuàng)新民間體育游戲豐富幼兒戶外活動[J].當代家庭教育;2018(07):121-123.
[8] 徐晶晶.基于父職教育的幼兒民間體育游戲范式研究[J].新課程(綜合版),2019(03):111-113
G619,I286.2
A
1002-7661(2022)01-0067-03